高琳
[摘要] 目的 探討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對孕期體重控制及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 方便選取2017年2—10月江蘇大學附屬醫院產科門診行產前檢查的孕產婦156例,按照隨機對照法將其分為觀察組78例和對照組78例。對照組給予圍產期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比較兩組孕婦不同孕周體重指數正常比率、新生兒出生體重及妊娠結局。結果 觀察組孕婦體重指數正常比率在孕28周、孕36周及分娩前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58、5.028、6.430,P<0.05)。觀察組新生兒出生體重在正常范圍內比例為96.15%,對照組為64.10%,觀察組新生兒出生體重在正常范圍內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815,P<0.05)。觀察組孕婦剖宮產率19.23%,對照組剖宮產率34.62%,觀察組孕婦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92,P<0.05)。結論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能使孕期產婦控制體重在合理范圍,降低剖宮產率,減少巨大兒和低體重兒發生率,促進孕產婦及嬰幼兒的健康。
[關鍵詞] 以家庭為中心;孕期;體重控制;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10(b)-014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amily-centered care on weight control during pregnancy and pregnancy outcomes. Methods A total of 156 pregnant women who underwent prenatal examination in the obstetrics clinic of Jiangsu University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October 2017 were conveniently enroll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78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78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perinatal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a family-centered care model. The normal ratio of body weight index, neonatal birth weight and pregnancy outco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ormal ratio of body mass index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28 weeks gestation, 36 weeks gestation and before delivery (χ2=4.558, 5.028, 6.430, P<0.05). The birth weigh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15% in the normal range and 64.1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birth weigh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χ2=10.815, P<0.05).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of pregnant wom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9.23%, and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34.62%.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χ2=4.692, P<0.05). Conclusion Family-center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control the weight of pregnant women during pregnancy, reduce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acro and low birth weight, and promote the health of pregnant women and infants.
[Key words] Family-centered; Pregnancy; Weight control; Pregnancy outcome
妊娠期是女性的特殊生理時期,女性在妊娠期間經歷較為特殊的生理變化,尤其表現為對營養及能量的需求增多,以滿足胎兒的生長發育及機體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1]。研究顯示,孕婦體重過多或過少增加均不利于孕婦自身的健康和胎兒的生長發育,增加妊娠并發癥的發生率,導致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2-3]。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是順應經濟發展所產生的一種新型護理干預方式,它使患者感受到跟家庭一樣的就醫環境,強調醫護人員、患者及其家屬多方共同參與的一種長期護理干預的健康促進行為[4]。近年來,家庭護理干預在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COPD、慢性腎衰等多種疾病中得以廣泛應用,其對患者長期生理狀況、心理健康、家庭及社會功能、生活質量的幫助與提高均有正面報道[5-6]。該研究方便選取2017年2—10月該院產科門診行產前檢查的156例孕產婦,探討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對孕期體重控制及妊娠結局的影響,為孕前保健及孕期體重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江蘇大學附屬醫院產科門診行圍產期常規檢查的孕產婦156例,按照隨機對照法將其分為觀察組78例和對照組78例。納入標準:①孕周≥20周,年齡20~42歲;②所有孕婦同意并自愿參加該次調查研究;③身體健康,無其他嚴重軀體疾病。觀察組年齡20~40歲,平均(26.1±2.4)歲,孕周為(24.2±3.1)周,平均體重(57.6±12.4)kg,初產婦60例,經產婦18例。對照組年齡(21~42)歲,平均(26.9±4.0)歲,孕周為(25.1±2.7)周,平均體重(58.2±9.3)kg,初產婦56例,經產婦22例。兩組在年齡、孕周、體重、孕次等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圍產期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①建立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服務團隊,建立孕婦營養與體質量監測檔案:成立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服務團隊,包含醫療-病患-親屬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由產科護士長任組長,負責統一培訓工作,成員為5名責任護士、1名康復理療師、1名心理咨詢師、1名營養師,負責護理干預的實施。②健康評估:樹立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理念,指導開展健康評估,了解孕前身高、體重、營養狀況及飲食狀態,輔助監測血尿常規、血液中相關營養指標測定;詢問有無高血壓、心臟病、腎病、糖尿病等內科疾病;了解患者有無焦慮、抑郁、偏食、異食等心理問題及對孕期營養知識的了解與需求情況。運用營養監測軟件對孕婦進行營養測評,根據評估結果和營養測評情況給予個性化的孕期營養和體重管理指導。監測孕婦體重的變化,每次產前檢查都要測量體重,妊娠早期孕婦體重增長1~2 kg,妊娠中晚期每周增長0.5 kg,總增長10~12 kg。③營造家庭化的病房環境:根據每位孕婦的需求,營造干凈、舒適、溫馨的病房環境,使孕婦感受回歸家庭的溫暖。④體重自我管理:教會孕婦計算BMI的方法,根據BMI值判斷體重增長是否在正常范圍,結合營養咨詢給出個性化指導方案,調整飲食結構、量及比例。⑤量化飲食指導:將孕婦體重評估,血糖、血壓、水腫情況評估結果輸入軟件進行分析,得出每日總熱量及三大營養素的比例,再根據孕婦的習慣和信仰等幫助她們制訂合理的飲食計劃,遵循均衡飲食原則,選擇的食物宜重質不重量,采用正確的烹飪方法,避免破壞食物的營養素。⑥強化非正式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包括患者家屬、親友及鄰居等,向患者家屬說明家庭成員的支持和照顧有利于提高孕婦的,鼓勵家屬、親友、同事經常探視,給予情感主動支持;囑咐丈夫在孕期要對懷孕的相關知識有所了解,并與妻子一起觀察和討論,協助妻子記錄胎兒情況。⑦情緒釋放:可以使用一些溝通交流的技巧,如傾聽、鼓勵等方法幫助孕婦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即使有時她們的感受可能跟護理人員想象的完全不同,護理人員也應予以接受,不要用簡單的對或錯來評價孕婦的情感。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孕婦不同孕周體重指數正常比率、新生兒出生體重及妊娠結局。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所有計數資料均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孕婦體重指數正常比率比較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后,觀察組孕婦體重指數正常比率在孕28周、孕36周及分娩前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新生兒出生體重比較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新生兒出生體重在正常范圍內比例為96.15%,對照組為64.10%,觀察組新生兒出生體重在正常范圍內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孕婦妊娠結局比較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后,觀察組孕婦剖宮產15例,占19.23%,正常分娩63例,占80.77%;對照組孕婦剖宮產27例,占34.62%,剖宮產率51例,占65.39%。觀察組孕婦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懷孕是女性一生非常重要的階段,對孕婦來說也是一段非常艱難的過程[7]。如果有家庭的積極支持和陪伴,這個艱難的過程將會變得非常的幸福、難忘,一個新的生命將在家庭的濃濃情愛中誕生、延續[8]。孕期在胎盤產生的激素作用下,母體各系統發生了一系列適應性的解剖和生理變化,調整其功能,滿足胎兒生長發育和分娩的需要,同時為產后哺乳做好準備。孕早期體重無明顯變化,孕中后期每周增加350~500 g,妊娠足月時,體重平均增加12.5 kg,主要來自于子宮、胎兒、胎盤、羊水、乳房及增加的血容量等[9]。研究發現,孕期出現的組織水腫和營養過剩會影響妊娠結局和母嬰健康[10]。因此,適時控制和監測孕婦體重變化,有利于促進母嬰健康。
孕婦的營養狀況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自身和胎兒的健康。妊娠期間孕婦必須增加營養的攝入以滿足自身及胎兒的雙重需要,但孕婦的飲食過多或過少均會影響胎兒發育,導致并發癥的發生。觀察組孕婦體重指數正常比率在孕28周、孕36周及分娩前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現低體重兒1例,巨大兒2例,對照組出現低體重兒9例,巨大兒8例,新生兒出生體重在正常范圍內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96.15%>64.10%)。說明通過營養評估了解孕前身高、體重、營養狀況及飲食狀態,配合一對一的量化飲食指導,對孕婦的飲食結構進行適時有效的調整,改善孕婦的飲食規律,從而維持體重指數在正常范圍內,降低巨大兒和低體重兒的發生率,改善妊娠結局。李霞等[11]對143例妊娠期產婦進行系統性家庭飲食和生活方式指導發現,與常規產前檢查相比,更能有效預防孕婦BMI過快增長,改善不良妊娠結局。
WHO調查統計顯示,妊娠期孕婦保持體重增長在11.5~16.0 kg,胎兒體重在3.1~3.6 kg時,母嬰發生并發癥幾率最低。該研究中,觀察組孕婦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19.23%<34.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應用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能夠促進孕產婦知信行的改變,幫助孕婦了解育兒保健知識,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同時建立有效的健康教育咨詢渠道,為孕婦及家人解答疑問,幫助孕產婦判斷是否真正臨產,防止過度緊張和過早的住院等待,有利于正常順產,降低剖宮產率。蔡曉紅[12]對妊娠中晚期孕婦分娩方式分析發現,觀察組120例產婦剖宮產率為20.0%,明顯低于對照組剖宮產率35.0%,與該次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能使孕期產婦控制體重在合理范圍,降低剖宮產率,減少巨大兒和低體重兒發生率,促進孕產婦及嬰幼兒的健康。
[參考文獻]
[1] 任婷,陳潔,王循紅,等. 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優質護理對產后抑郁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3):479-481.
[2] 徐曉娟,褚佩君. 孕期體重管理和助產士連續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北京醫學,2017,39(4):420-421.
[3] 徐曉波. 基于配偶支持的自我管理干預對妊娠期高血壓孕婦遵醫行為及血壓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8):75-76.
[4] 曾莉,羅順清,程婷,等.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家庭照料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 護理管理雜志,2017,17(1):52-54.
[5] 鄧莉,沈千敏. 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護理模式對初產婦產后抑郁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6,32(16):2575-2577.
[6] 陶花,林征,黃曉萍,等.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對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家庭環境及血糖控制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1):1342-1346.
[7] 張升平. 綜合護理干預對門診妊娠糖尿病孕產婦預后結局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4):66-67.
[8] 何花,陳若愚,李敏,等. 孕期知信行教育對提高初產婦盆底肌康復相關知識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3):53-55.
[9] 陳紅. 綜合護理措施對孕前超重肥胖孕婦妊娠期糖尿病預防效果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7,25(4):250-253.
[10] 董完秀,劉姿,文多花. 孕前體重指數和孕期增重速度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3):2848-2851.
[11] 李霞,張俊峰,朱麗紅. 孕前體重指數和孕期體重控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 護理研究,2016,30(25):3141-3143.
[12] 蔡曉紅. 量化飲食指導對妊娠中晚期孕婦體重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上海護理,2018,18(1):41-43.
(收稿日期:201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