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梅
[摘要] 目的 對推拿療法結合中藥貼敷治療小兒風寒泄瀉臨床技術進行探討研究。方法 方便選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108例小兒風寒泄瀉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4例對照組患兒應用中藥貼敷方法進行治療,研究組患兒應用推拿療法結合中藥貼敷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患兒臨床效果和疾病治愈時間。結果 對照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88.3%,研究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98.1%,研究組患兒治療有效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053,P=0.007);兩組患兒治愈時間對比,對照組治愈時間為(131.2±32.1)h,研究組治愈時間為(91.1±20.8)h,研究組治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704,P=0.000)。結論 小兒風寒瀉患兒應用推拿療法結合中藥貼敷進行治療,患者治愈時間短且臨床療效理想,在臨床中應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推拿療法;中藥貼敷;小兒風寒泄瀉;臨床技術;研究
[中圖分類號] R2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10(b)-017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echniques of massage therap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old and diarrhea. Methods A total of 108 children with pediatric cold diarrhea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8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massage therap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curing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88.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98.1% in the study group.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χ2=7.053, P=0.007). The cure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The cure tim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131.2±32.1)h, and the cure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as(91.1±20.8)h. The cure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7.704, P=0.000). Conclusion Children with pediatric cold diarrhea should be treated with massage therap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patients have short healing time and goo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They should be promoted and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Massage therap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pplication; Pediatric cold diarrhea; Clin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小兒風寒泄瀉是因為多種原因所引起,以患兒的大便性狀發生改變和大便次數增多為主要表現的消化系統綜合癥狀,該疾病的發病率僅低于呼吸道感染,屬于常見且多發的小兒疾病,對患兒的身體健康及正常發育造成嚴重的影響[1]。小兒風寒瀉多數情況是因病毒感染所引起,臨床治療存在一定的困難[2]。該院該次對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108例小兒風寒泄瀉患兒使用推拿療法結合中藥貼敷法進行治療,患兒臨床效果理想,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108例小兒風寒瀉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4例。納入標準:患兒經過臨床診斷符合小兒風寒泄瀉確診標準、患兒親屬知情同意參與該院此次研究并簽署相關知情文件。排除標準:先天性心臟病、遺傳代謝疾病、霍亂、細菌性痢疾、營養不良等。對照組患兒男28例,患兒女26例,年齡8個月~2歲,平均年齡(1.3±0.1)歲,研究組患兒男34例,女20例,年齡8個月~3歲,平均年齡(1.7±0.2)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經過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患兒應用中藥貼敷方法進行治療,具體操作步驟如下:將科室常用藥物丁香、肉桂、吳茱萸、延胡索、焦山楂及六神曲作為基礎藥方,根據患兒的疾病時間,利用中醫理論來合理調整藥物[3-4]。
1.2.2 研究組 患兒應用推拿療法結合中藥貼敷進行治療,該組患兒中藥貼敷方法同對照組患兒使用方法一致,推拿療法具體如下:揉外勞宮、運內八卦和補脾經分別300次,并同時進行摩腹5 min,補大腸200次[5]。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兒臨床效果和疾病治愈時間。臨床效果評價標準依據我國中藥臨床研究指導手冊將療效分為4個級別?;純褐委?2 h之內,臨床癥狀消失,相關實驗室檢查指標恢復正常為痊愈;患兒治療72 h之內臨床癥狀有明顯好轉,患兒大便的性狀和次數有明顯好轉為顯效;患兒治療72 h之內臨床癥狀好轉超過1/2為有效,患兒治療72 h之內,臨床癥狀無任何好轉為無效。痊愈患兒例數加顯效患兒例數加有效患兒例數等于治療有效率。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治療有效率對比
研究組治療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疾病治愈時間對比
研究組疾病治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經過大量臨床研究之后,在小兒風寒泄瀉臨床治療工作當中,雖然西醫藥物治療有一定效果,但是患兒在出現重復性的腹瀉之后,患兒的小腸粘膜會發生病理性的病變,粘膜隨之變得纖薄,繼而絨毛出現糜爛和萎縮,致使所使用藥物的藥效得不到徹底吸收,達不到相關標準[6]。因此,患兒大便情況會出現改變,其食欲也在慢慢減退[7]。
小兒風寒泄瀉臨床治療過程中,使用中藥內服方法,部分研究結果顯示同樣存在爭議性[8]。中藥內服方法,因中藥的味道問題,大部分患兒無法接受,因此患兒的治療依從性較差。但是如果使用推拿療法和中藥貼敷方法進行治療,可以將上述問題有效解決,而且對患兒的腸胃不會產生任何不良刺激,各項操作較為簡潔,患兒更易接受推拿療法和中藥貼敷方法進行治療,藥物價格經濟,患兒的親屬更容易認可和接受,對于臨床推廣和應用有極大幫助。西醫藥物治療小兒風寒瀉,常規情況都是對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進行補充,從而對細菌感染進行有效防止,但如果小兒風寒瀉是病毒所導致,上述藥物的治療方法不會很理想,并且會出現濫用抗生素藥物的相關問題。此外,西藥治療小兒風寒瀉的難度較高,患兒親屬還要承擔較高的醫療費用[9-10]。
推拿療法結合中藥貼敷治療小兒風寒瀉,可以避免發生患兒對藥物抵制情況的發生,起到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我國中醫學理論認為小兒脾胃功能發育并不完善,對營養的需求量極大,因此患兒消化系統的負擔則較重,而且患兒抵抗力較差,極易發生風寒泄瀉和濕熱泄瀉等癥狀,病情進一步發展則會對脾胃造成嚴重傷害。在小兒風寒瀉臨床治療過程當中,要使用疏風散寒的治療方法配合健脾化濕方式相結合,患者臨床治療中,要根據其疾病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的加減治療,使用推拿療法,捏脊和推三關,在很多程度上能夠起到溫陽作用,補大腸方式則能對止瀉效果進一步完善,達到健脾益氣目的。吳茱萸具有較好止疼效果,同樣對嘔吐癥狀地緩解也有較為明顯效果、丁香等則有清熱化痰效果[11]。藥物被患兒吸收之后通過經絡可以遍布全身,對患兒的氣血和經絡進行疏導,讓患兒可以正?;顒?,在增強腸胃的吸收能力的同時能夠固腸止瀉。該院通過該次研究發現,兩組患兒治療有效率對比, 對照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88.3%,研究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98.1%,研究組患兒治療有效率優于對照組(P<0.05),在趙錄利等[12]的研究中,應用推拿療法結合中藥貼敷的治療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87.5%,而對照組為66.7%,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結果同趙錄利和孫艷萍的研究數據一致。
推拿療法結合中藥貼腹治療小兒風寒瀉,中藥貼敷在患兒穴位處,可以讓藥物被局部快速吸收,對穴位有較強的刺激性,同時和推拿療法結合使用,患兒的治療效果提升明顯。
綜上所述,風寒泄瀉患兒應用推拿療法結合中藥貼敷進行治療,患者治愈時間短且臨床療效理想,在臨床中應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白金山,見國繁,付國兵,等.特定穴推拿配合艾灸治療小兒風寒咳嗽經驗[J].環球中醫藥,2016,9(7):854-855.
[2] 魏薇.穴位推拿聯合中藥敷臍治療嬰幼兒遷延性腹瀉60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藥,2016,48(12):63-64.
[3] 劉煜,王琳,崔艷慧.復方舒肩通痹湯配合手法按摩治療風寒濕痹證肩周炎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4):443-445.
[4] 唐波,單佳婧.溫針灸結合中藥湯劑內服外敷治療風寒濕痹型膝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127-130.
[5] 王列,馬鐵明,于本性,等.基于“冬病夏治”論穴位貼敷結合小兒推拿治療小兒慢性咳嗽[J].遼寧中醫雜志,2017(12):2623-2625.
[6] 曹治,孫武權,黃湧,等.推拿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綜述[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294-296.
[7] 初丹.按摩與貼敷治療小兒腹瀉療效觀察與護理對策[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5):241-243.
[8] 鄧正瓊.中藥穴位貼敷配合護理干預治療小兒腹瀉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16,1(2):203-205.
[9] 陶洪芹,李志山,徐玲.推拿治療小兒腹瀉研究進展[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6,38(4):381-384.
[10] 張小利,黃捷,馮春輝.中醫推拿按摩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的臨床療效觀察[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6(2):937-938.
[11] 張磊,駱偉,陳杰,等.復方丁香開胃貼神闕穴外貼輔助治療風寒型非感染性小兒腹瀉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師雜志,2017,19(7):14-18.
[12] 趙錄利,孫艷萍.推拿聯合中藥熱敷序貫護理風寒型小兒腹瀉的療效[J].中醫藥導報,2017(9):118-119.
(收稿日期:201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