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洪燕
摘 要:《悉尼協議》為我國職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有效推動高職會計專業建設步伐,通過促進專業建設國際化、打造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課程體系、考試模式改革、優化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搭建和完善專業校內外實踐教學平臺等手段,從而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悉尼協議;專業建設構想;國際化;考試模式改革
一、《悉尼協議》的概述
《悉尼協議》于2001年6月25日在南非簽署,目前有10個成員,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權威協議。認證的主要是工程技師,不僅為我國職業教育國際化提供了良好的載體條件和實施路徑,也為職業教育走出去打通了國際通道和職業資格國際認證。
《悉尼協議》從培養目標、學生發展、畢業要求、課程體系、教師隊伍、支持條件、持續改進等七個方面對工程專業教育及工程技師認證提出了具體要求。協議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變革,設置了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協議構建了“以結果為導向”的教學評估系統,把學生的學習結果即學習的“輸出”作為考察的基點,突出結果導向;協議設置了“倡導持續改進”的質量保證體系,用以持續評價和反饋教育教學工作的效果,發現需要改進的問題并進行修正,保證培養質量的提高。
二、基于《悉尼協議》提升會計專業國際化建設水平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已然提出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化的建設目標:即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職業院校和骨干專業,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培養高地。”高職會計專業要以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通過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法改革、專業師資隊伍建設、考試模式改革、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提升專業國際建設水平。
(一)構建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課程體系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經濟的轉型升級以及創新創業的熱潮,對傳統職業崗位造成巨大沖擊,會計專業人才必須轉變觀念,以適應大數據、移動互聯時代下的新管理理念、新技術的要求,將專業核心課程與職業崗位相對接,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根據學生職業成長規律和認知規律,召開專業指導委員會和實踐專家座談會,科學序化專業課程體系,按照《悉尼協議》 “以學生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倡導持續改進” 的核心理念,對照國際化職業資格標準,形成專業核心課程,建成雙證融通、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課程體系。
(二)基于新時代背景的教學方法改革
1、利用“互聯網+大商科實訓中心”加強仿真實訓
通過與用友新道共建“互聯網+大商科實訓中心”,實現“把企業搬進校園”,營造了實踐教學的高仿真環境,學生能得到真實的崗位體驗,在仿真的業務流程、業務規則中,充分的得到能力的提升。同時通過采用“漸進式”實踐課程體系,分為專業認知實訓、專業課程實訓、專業綜合實訓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通過互聯網技術,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貫穿于會計實踐教學之中,學生充分運用實訓平臺進行綜合實戰演習??梢宰灾鬟x擇工作崗位,全面認知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過程和主要業務流程,訓練在現代商業社會中從事經營管理所需的綜合執行能力、綜合決策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從而培養自身的全局意識和綜合職業素養,為能快速適應社會需要奠定了堅實基礎。
2、加大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力度
在大數據、移動互聯時代下,企業經管體制出現重大變革,會計人員的工作范圍出現了較大變動,其工作性質也被改變,會計從核算向著決策的方向逐漸轉變,財務會計工作管理模式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要,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成為必然,從明年會計技能比賽項目可知,比賽分為兩個部分,上午財務會計,下午管理會計,并且管理會計占部分的30%,由此可見管理會計的重要性。因此會計專業在培養學生時,必須順應新時期的變化,利用專業購買的管理會計實訓教學平臺軟件,加大對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力度,提高學生管理會計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3、改革考試模式
傳統的用幾張試卷進行期末考試,長期以來是評價學生的重要手段,這種考試模式不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因此必須進行考試模式改革,使得考試形式和內容逐步多樣化,考試方式靈活多樣。改革考試模式,制定可行的考試方案,形成完整的評價機制,實行多元化評價,特別是行業企業專家評價,將工作內容移植到考試之中。這樣能有效引導學生學習、練就專業技能。
(三)培養優化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根據學院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加大對專業帶頭人培養,提升行業影響力,通過完成優質高職建設項目、教改科研課題、教改實踐、企業頂崗實踐、國內外培訓進修、學術交流、技術指導、社會服務、指導學生技能大賽等進行多途徑培養。通過積極引進高職稱高學歷的教師和提升現有教師水平、外聘行業專家及企業導師等措施;同時加大對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力度,提升專業建設能力;新教師繼續實施助講導師制,建立以老帶新的幫扶機制,促進專業年輕教師快速成長。從而形成一個“以專業帶頭人為核心、以教學骨干為中堅、以青年教學能手為兩翼、以企業導師為后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團隊。加強師德教育,建設一支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合理,德才兼備、愛崗敬業、能滿足專業教學和科研工作要求的高素質“雙師型”師資隊伍。
(四)搭建和完善專業校內外實踐教學平臺
鑒于會計專業的特殊性,學生主要在校內實訓,通過對原有設施、設備進行更新、補充,對原有實訓室升級改造,從而滿足學生實訓要求。同時建設“互聯網+大商科實訓中心”,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的,產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主題,財經商貿專業高技術技能人才知識、素質、能力要求為依據,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和人才培養模式,突出職業教育特色,構建以應用型為主旨和特征的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走產學結合之路。
校企共建校外實訓基地,基于會計專業能力提升建設項目,全方位建立校企合作單位,合作單位應是世界500強企業,挖掘合作項目,實現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
通過校外實訓基地,按照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對接最新的國際國內行業標準,會計專業組織跨專業的競賽項目等綜合實訓項目,實現學生多崗位輪訓;積極推行職業體驗、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實習形式,采用集中或分散頂崗實習。
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基地的設備資源全面開展社會服務,多渠道多層次開展社會培訓和技術服務。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努力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就業。加強與庫區中、高職學校的合作交流,促進三峽庫區職業教育的協調發展。
在新時代背景下,以《悉尼協議》促進高職會計專業建設任重而道遠,這要求不斷創新思維、更新觀念,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學習國外先進的專業建設理念和經驗,提升會計專業國際化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丁繼安.強化立德樹人 整合《悉尼協議》推進高職人才培養改革[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4):6-7
[2]李超鋒.“互聯網+”背景下基于《悉尼協議》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建設構想[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7(10)
[3]黃旭偉.引入《悉尼協議》加強高職工程技術教育類專業建設[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
[4]齊星辰.實踐教學視角下的高職會計教學方法改革[J].才智,2018(9)
(作者單位:重慶三峽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