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亞琴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建筑事業有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的融合問題,而怎樣才能更好的應用地域文化,成為當前建筑設計人員工作的首要任務。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的融合是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所謂地域文化就是傳統文化,通過在建筑中將地域文化有效的融合能夠體現出當地的建筑特色。因此,本文我們將圍繞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的融合問題為主題來展開分析,通過詳細的了解地域文化在建筑設計中具體表現形式來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更好的促進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合。
關鍵詞:建筑設計;地域文化;融合問題
一、針對于地域文化在建筑設計中具體表現形式的研究和分析
(一)文化符號的具體表現形式
針對于每一個地區發展的分析,在經過長期的發展以后都會逐漸的形成當地地區特色的文化符號,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能夠根據這些文化符號來體現出建筑的文化特色。例如,以我國著名的蘇州園林的建筑設計為研究對象,那么要想體現出蘇州園林特有的文化符號一定要促使建筑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注重在花紋、繪圖以及雕刻等方面上地域文化特色的體現。除此之外,我國還能夠體現出文化符號的典型建筑還有石家莊的火車站,在石家莊的火車站中融合了當地趙州橋這一種地域文化符號,讓當地人民在火車站中能夠深深的體會到家鄉的美好和特殊情感[1]。
(二)建筑材料的具體表現形式
地域文化在建筑設計中的機體表現形式還可以通過建筑材料來體現出來,因為不同的地區所使用的材料都是不同的。例如我們以大西北地區的建筑為研究對象,由于大西北地區常年大風、干旱,所以居住在當地的人民大都把居住場所建筑成為窯洞,窯洞的建筑特點是能夠有效的抵御外界的風寒,體現出建筑材料和地域文化的融合。另外還有我國著名的河北磁州窯博物館,河北磁州窯博物館在建造的過程中注重外形裝飾材料的選擇和使用,從而也充分的表現出建筑材料和地域文化的融合問題,其中河北磁州窯博物館主要通過采用具有陶土特征的磚材為材料,不僅體現了當地的特色,也更好的滿足當地人民對文化內涵的需求。
(三)空間結構的具體表現形式
在建筑設計中空間結構是和地域文化有效融合的關鍵,同時也是建筑中的工作重點。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建筑設計人員正在不斷的創新和優化新型的空間設計結構,但是在創新空間結構時也不要忽略了地域文化的融合,當前我國比較著名和代表性的空間結構和地域文化相互結合的建筑有高黎貢的手工造紙博物館,博物館位于我國云南騰沖,在設計手工造紙博物館的空間結構中相關設計人員充分的將地域文化和建筑設計結合在了一起,凸顯出來群體部落的空間結構并且我們還能夠看到當地傳統的農村文化[2]。
(四)文化精神的具體表現形式
在地域文化中文化精神是最重要的,也是一個地區的地域文化核心。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悠久歷史的長河中各個地域中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底蘊并且漸漸的形成了豐富的文化精神,但是每個地域的文化精神不同,從而也就促使每個地區建筑設計的文化需求不同。這就要求相關管理人員在進行設計建筑時要充分合理的把控好每個地域中不同的文化精神,盡最大可能的滿足當地人民的基本精神需求,更好的將抽象的地域文化精神和形象的建筑結構有效的結合在一起,要求設計人員一定要合理的應用各種文化符號,最終達到將抽象的文化精神賦予在具體文化符號上的目的,真正意義上實現建筑文化內涵的有效表達[3]。
二、針對于促進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融合措施的分析
(一)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建筑設計和物質層面地域文化的相互融合
要想更好的促進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融合就要注重其和物質層面地域文化的相互融合,建筑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盡量設計出符合人民物質生活需求的結構形式,因此通過有效的選擇當地物理環境以及地域性特征的建筑材料有著深遠的影響。針對于不同的地域其自身的物理環境都是存在一定差異的,這也就是地域文成層面的具體表現。其次,要想更好的滿足地域文化的物質層面還需要相關設計人員合理的進行通風設計、采光設計以及給排水系統的設計等。最后,建筑材料也要體現出地域文化特色,例如有一些地方竹子資源特別豐富,那么就可以適當的采用竹子來建造竹樓。
(二)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建筑設計和非物質層面地域文化的相互融合
首先,我們先來信息的了解一下什么是地域文化中的非物質層面的文化內涵,它所指的就是當地人民的生活習慣以及意識形態等,不同的地區具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意識形態,藥酒需要相關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或者能夠綜合考慮當地人民的主要需求,把握住不同的文化模式的要求,從而有針對性的設計出符合當地文化長遠發展的建筑風格和形式。如果一個人在一處地方經過長期的生活以后,就會習慣當地的社會聯系和主要規則,因此建筑設計人員就要考慮到非物質層面地域文化中的政治、經濟以及宗教等。
(三)傳統鄉土建筑文化和建筑設計之間的融合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每一個地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鄉土文化和建筑,從而也就形成了著名的鄉土進駐文化。因此在建筑設計中還要注重和傳統鄉土建筑文化的融合,可以通過借助鄉土建筑形式并且完善鄉土建筑的主要功能來體現出建筑的外觀美感和當地人民的需求。除此之外,在傳統鄉土建筑文化和建筑設計融合中還要注意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地形條件,促使與其高度符合[4]。
總結:
通過上訴問題的分析,我們詳細的了解了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融合的相關問題,其中地域文化在建筑設計中具體表現形式主要包括四種,分為文化符號、建筑材料、空間結構以及文化精神的具體表現形式,只有注重這四種具體的表現形式才能進一步促進建筑設計和物質層面地域文化的相互融合、建筑設計和非物質層面地域文化的相互融合以及傳統鄉土建筑文化和建筑設計之間的融合。除此之外,相關建筑設計行業也要積極的關注設計過程中的地域文化要素,充分更直接、更全面的體現出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融合的價值和意義,為實現建筑的藝術性和現代性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麗佳.基于地域特色的哈爾濱地鐵視覺導向設計研究[J].設計,2015(55).
[2]于焱.論地域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工程技術研究,2017(03):253-254.
[3]楊慧.地域文化視野下的傳統商業街建筑外立面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7.
[4]萬力.地域文化特色的度假酒店設計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7.
(作者單位:南京中建未來城市投資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