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軍
摘 要: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迅猛發展,隨著不斷擴大的城市規模,城市人口隨之急劇膨脹,越來越多的發達城市不同程度上出現了土地資源緊張、生存空間不足、交通堵塞、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和環境逐步惡化、基礎設施落后等問題,這些稱之為“城市病”,嚴重影響了人類居住的舒適度,對社會和經濟的持續發展形成制約,成為現代城市發展的主要障礙。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使經濟與社會、環境的發展相協調,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難題。本文提出應加強土木工程各學科間的交流,促進土木工程的更大發展。
關鍵詞:土木工程;現狀;發展
土木工程的發展滿足了城鎮居民的生活需求以及企業發展的建設需求,近年來,高層房屋建筑行業發展迅速,為城鎮的人口居住提供了有力保障,高層建筑的施工,提高了城市土地資源的利用率,未來土木工程將在高度上繼續延伸,為城市節約更多的土地資源。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建筑結構的抗震研究以及新型建筑材料的應用等也將作為未來土木工程的發展方向。土木工程企業應從這幾方面進行土木工程未來發展的思考,并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
1土木工程發展的意義
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和工程的總稱。土木工程的含義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層含義是指與人類生活、生產活動有關的各類工程設施,如建筑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和水利工程、鐵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開發空間利用工程等。另一層含義是指為了建造工程設施應用材料、工程設備在土地上所進行的勘察、設計、施工等工程活動。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土木工程的實踐和研究已經取得顯著成就,無論是結構的力學分析,還是結構設計的理論和方法以及結構的施工手段,都有了巨大的突破,展望未來,土木工程仍然有許多課題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
2對土木工程建設發展的現狀分析
2.1近年來土木土程取得的成就。隨著社會科學的突飛猛進,建筑行業的技術也隨之逐步換代。近幾年,我國的高層建筑猶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而且高度越來越高。我國的民用建筑大部分都向百米高度發展,對于綜合性的大樓,更是達到五、六百米,由此可見,土木工程的發展勢頭之猛。據報道,我國正籌建位列世界第二、第三的超高層建筑。同時,道路、橋梁事業也發展迅速,早在2007 年,我國的高速公路已經以七千公里的里程位居世界第一。橋梁方面,目前,有約32 萬多座各類橋梁橫跨在187 萬公里的公路上,其中有717 座長度超過千米,屬于特大型橋梁。值得一提的是,我國6 座有斜拉橋在跨徑前十位的世界各類橋型中占一席之地,懸索橋我國內地占了兩座,充分展示了我國在橋梁領域的先進水平。
2.2建筑材料、施工工藝的發展。早在20 世紀80 年代,建筑行業興起了一種新型材料--碳纖維,這種建筑材料的應用研究可謂是土木工程在這一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隨之而產生的碳纖維鋼砼梁、板、柱進行加固的研究,目前也已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這一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奠定了我國在該領域的世界領先水平。
3土木工程未來的發展趨勢
3.1向地下發展的發展方向
對于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的今天,相關工作人員除了可以將土木工程建筑向高空方向延伸之外,也可以將土木工程建筑向地下進行延伸。而我國對于地下空間的開發技術也已經初具規模。而對于土木工程建筑物向地下延伸的這一概念一般在我國的發達城市應用的比較多,比如在我國的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而隨著這些發達城市將土木工程建筑物向地下延伸這一概念的成熟應用,我國越來越多的城市都已經將土木工程向地下延伸這一概念應用于城市的空間開發之中。而對于土木工程向地下延伸不僅僅是指在地下建立一些商場、儲物室等,也可以建造地鐵等現代化交通體系。這樣不僅可以將城市有限的空間節省出來,也進一步的發展了我們的城市智能化、現代化,并且也對加快推進城市的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對于現代私家車的不斷增加,環境污染的逐漸加重,地鐵等地下交通系統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也可以有效的解決城市所發生的交通擁堵狀況,并使城市居民的出行越來越方便,幸福感也得到了增強。
3.2 向高空延伸的發展方向
由于上述的原因我們知道,我國的人口眾多,所以造成了我國的土地資源緊張的現狀,因此,將土木工程建筑向高空延伸是必然的發展方向。并且,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藝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所以也有一定的資本來制造高度更高的建筑物。并且根據我國目前所具有的技術水平來說,我們可以建造超過500米高的高層建筑物。而對于將土木工程向高空延伸的發[2]展方向也是現在世界各國所考慮并采取的一種對土地資源緊張情況所改善的有效方法。
3.3向防震抗風與減災的發展方向
自從2008年以來,我國的地震災害發生較之前相比較頻繁了很多,除此之外,泥石流、海嘯等自然災害也是對人類的危害很大的。因此,將土木工程建筑向抗風防震和減災的方向發展是十分必要的。而對于我國以往對于土木工程的建筑過程中我們可以知道,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會根據荷載和地震荷載制約著結構進行設計的[3]。但是隨著土地資源的不斷緊張,土木工程逐漸向高空方向和地下方向進行延伸,因此,在防震抗風和減災方面的建造程度是有所下降的。因此我國從事土木工程建造的相關工作人員也正在致力于將防震抗風和減災與建筑物的向地下或高空延伸相結合,并力求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的生活水平,提供更安全、更舒適的生活空間。
3.4新型建筑材料的應用
傳統土木工程建筑材料成本高,用量大,循環利用率低,造成了大量建筑垃圾的產生。為構建節約型社會,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當前土木工程的發展將新型建筑材料的應用作為土木工程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如,高層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模板,用量較大,是工程中的重要建筑材料,為避免工程垃圾的產生,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用可循環利用的新型材料代替傳統的材料,以此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促進土木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3.5基于可靠度的結構優化方法的應用研
究將成為土木工程中的一個熱門結構優化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建立起來的,目前已在飛機、船舶、機械等制造行業和重要的大型土木工程中得到應用,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但這種優化方法尚未在土木工程中得到普遍應用,優化的要求也未能在規范中得到體現。
4結束語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土木工程的發展已取得不少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在建筑高度上,我國超高層建筑的數量以位居世界前列,這標志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以顯著提高,土木工程施工工藝及結構設計已趨于成熟。面對當前日益競爭的國際經濟環境,我國土木工程企業應當以當前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作為參考,利用自身技術優勢與資源優勢,將建筑物高度現高空不斷延伸;借鑒發達國家先進的抗風抗震施工技術,提高我國土木工程建筑的抗風抗震等級;地下空間的開發要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發揮地下空間開發的優勢;采用可循環利用的工程建筑材料代替傳統的建筑材料,減少工程垃圾,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參考文獻
[1]黃禹.土木工程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江西建材. 2010(02)
[2]魏毅宇.淺析土木工程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科技信息. 2013(24)
(作者身份證號碼:12022519900510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