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瑋
摘 要:現有技術抗辯既要滿足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為國內外公眾所知的時間要件,也要滿足相同或實質相同的技術要件,兩者缺一不可。電商平臺中網店展示頁面由商家提供,同一頁面的產品圖片并非不可更改替換,評論與產品之間并不必然有對應關系。早于專利申請日前產生的買家評論,未附有當初交易時的圖片或視頻等能反應技術特征的信息供比對的,不能作為現有技術抗辯的依據。
關鍵詞:買家評論;抗辯;審查
基本案情:
權利人宏采公司所有的“一種轉盤安裝支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日為2014年12月3日,2017年9月份,宏采公司發現迪瑪廠在阿里巴巴網站上公開銷售的抽獎展架產品與其所有的專利技術特征高度相似,隨即對相關網頁進行了公證,并向迪瑪購買了一批侵權產品,經比對后,發現迪瑪廠生產的相關產品全面覆蓋了宏采公司的專利權利要求技術特性,涉嫌侵權,于是宏采公司向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迪瑪廠停止侵權賠償損失。
在審理過程中,迪瑪廠認可起生產的產品與宏采公司的專利權利要求技術特征一致,但主張被控侵權產品采用的是現有技術,不構成對宏采公司專利的侵犯。
迪瑪廠用以主張現有技術抗辯的證據是美國亞馬遜網站上某網店展示的頁面,并在2017年11月30日對該頁面進行了網絡公證。從公證書反映的信息看,網頁中有與被控侵權產品類似的信息,迪馬廠尤其指出,在該網頁記載有買家評論20條,其最早的評論日期是2013年8月13日,因此從買家的評論信息,可以知道在專利申請日2014年12月3日前的2013年8月13日,該網店便已經開始銷售并公開了被控侵權產品的技術特征,因此被控侵權產品使用的使現有技術。
原告宏采公司在2017年12月18日,根據迪瑪場公證書記載的網頁地址再次進行了訪問,發現此時美國亞馬遜網店展示頁面與迪瑪廠在2017年11月30日時訪問的頁面內容并不相同,尤其是圖片與文字描述均發生大量變化,于是宏采公司對于這一變化進行了公證。據此,原告指出,在電商平臺上商品的網頁展示在不同時間段均可能發生變動和修改,歷史評論的產品與當前介紹或者銷售的產品并不必然存在對應關系,因此被告以美國亞馬遜網店上的信息,主張被控侵權產品的技術特征早在買家發表評論時的2013年8月13日即已被公開的現有技術抗辯不能成立。
案件結果:
法院認為,一方面電商平臺上商品的網頁展示在不同時間段可能發生變動和修改,另一方面,盡管該網店在專利申請日前即有買家評論產生,但該些評論下并未附有當初交易時的圖片或視頻以供比對,故現有技術抗辯依據不足。
最終,法院沒有支持被告的現有技術抗辯,判定被告生產的商品侵權并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律分析:
在代理過程中,我們發現以亞馬遜為例,發布在亞馬遜網站上的相關產品為listing,與之對應的評論叫做review。在實際經營過程中,亞馬遜網站允許很多店家把不同時期的不同產品listing合并,得到一個有關最新的產品的listing,但是之前的歷史評論review則會繼續保留在新產品的評論區內,這樣可以讓店家的銷售的產品看上去經營歷史長,銷量好,評論多,這已成為亞馬遜平臺上商家的慣用經驗手段。
國內的淘寶網店也是一樣,筆者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在逛淘寶時點開當季某新款服裝的鏈接,欣喜地發現有5000+銷量,1000+評論;但在評論區仔細下翻,卻發現有諸如 “口味好,老人孩子都愛吃,十包一下就吃光了”之類關于食品的留言。很明顯,這可能是商家為了營造產品熱銷的假象,將前一商品的評論嫁接到后一商品,又或是直接在前一商品的產品頁面上進行編輯,將原來的食品信息更換為當前的服裝信息。
現有技術抗辯既要滿足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為國內外公眾所知的時間要件,也要滿足相同或實質相同的技術要件,兩者缺一不可。電商平臺中網店展示頁面由商家提供,同一頁面的產品圖片并非不可更改替換,評論與產品之間并不必然有對應關系。因此,僅以電商平臺上商品歷史評論的形成時間早于專利的申請日主張現有技術抗辯的,不能成立。
那么,電商平臺上的商品信息到底能不能作為現有技術抗辯的依據呢?考慮這個問題時,需要進一步分析電商平臺的操作模式,進而判斷相關的信息能否反映出時間要件和技術要件。
1、發表時附有圖片或者視頻,且能全部反映產品技術特征的買家評論,可作為現有技術抗辯的依據。
從我們了解的信息看,雖然在這些主流的電商平臺上,平臺允許一些商家通過技術手段,對商品的信息和買家評論進行調整,但是對于買家的評論信息,通常只有買家可以進行一定的修改,商家對此無法修改(這就是為什么經常出現有買家因為在淘寶上給了差評后遭到商家的惡意報復)。尤其是,就目前了解到的信息,買家在評論中上傳的圖片和視頻,自己也無法更改。
因此,當買家發布的評論本身附有圖片或者視頻,且能全部反映產品技術特征時,如果該評論的時間早于專利申請日的,即可滿足現有技術抗辯的時間要件和技術要件,能夠作為現有技術抗辯。
2、能全部反映產品技術特征電商平臺交易快照,可作為現有技術抗辯的依據。
在主流的電商平臺交易過程中,當買家拍下商品,成交交易時,系統會生成交易快照,并同步提供給商家和買家輔助查看。交易快照記錄了成交當時商品的基本信息,是買賣雙方發生交易的憑證,電商平臺以此作為處置交易糾紛或者投訴時的重要參考依據,其本身不受店家今后對商品信息進行編輯或更新的影響,買家也無法對交易快照做任何更改。因此,如果交易快照能全部反映產品技術特征,也能滿足現有技術抗辯的時間要件和技術要件,能夠作為現有技術抗辯。
(作者單位:江蘇尊法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