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云龍
摘 要:電視新聞媒體基礎設施與電視節目的質量和真實性有關。在自媒體雜亂信息發表的時代,電視新聞媒體應該擔負起新聞真實性的責任,對網絡中發表的言論予以澄清,進行真實性的報道。本文通過對電視媒體目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對比了國外知名媒體的工作模式,并指出了電視媒體基礎建設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電視新聞;媒體;基礎建設
電視新聞媒體基礎設施問題隨著電視業的發展而提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的電視新聞媒體積累了許多良好的經驗和做法。然而,與一些世界知名的新聞機構相比,我們的電視新聞媒體的缺乏和缺乏是一些基本方面的建設。隨著新聞業的發展,電視新聞媒體的基礎設施越來越顯示其重要性和作用。
一、媒體職業操守與新聞真實性
當CNN審核時,驗證新聞來源是編輯中最重要的工作。在一篇簡短的新聞稿中,編輯將在手稿中標出五個關于新聞來源的問題。然后從龐大的查詢系統中查找可靠的數據或來源的新聞事實。最有由制片人根據新聞的熱度、真實程度等來決定采用的類型。在我們的新聞業中,我們一直強調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但是,在我們的日常新聞采訪中,存在一些誤解和有失現象。
1.新聞的真實性原則并沒有扎根于每個從業者的心中,有些人經常強調各種客觀原因,以犧牲進一步驗證調查的階段,失實報道、主觀報道因此而得以出籠。
2.記者調查和研究的能力,編輯的質疑能力正在惡化。記者調查和提問的時間也在減少。記者每天發表一些報道的現象無處不在,沒有新聞價值。
3.記者編輯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追求往往被夸大。在無法確定新聞來源或未知新聞來源。為了節省時間和追求繪畫的效果,盲目復制其他人的報道或模擬現場采訪,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不僅降低了電視媒體的公信力,還對新聞行業造成了非常不好的風氣。
4.媒體的宣傳和指導功能與關注新聞來源和新聞真實性的原則相一致,部分人總是為自己的采訪的不真實性找借口。
為了使自律成為媒體從業者的自覺行為,必須有一個嚴格的制度來保證。我們了解到,CNN和華爾街日報等世界知名媒體公司都有非常詳細的工作手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關于媒體自律的。我們的記者在進入該行業之前沒有接受過有關新聞標準和政策的系統教育。同時也沒有工作手冊,對員工的實踐有明確的指導。新聞工作者編輯新聞實踐的標準是我們職業培訓和再培訓所缺少的基本工作。
目前,我們的新聞系統缺少具有快速關聯查詢的數據數據庫。實際上,此功能對于編輯準確查看草稿尤為重要。對某些新聞背景的引用不應僅僅依賴于編輯記憶,而是經過再三的確認。但是,我們的新聞編輯只能根據經驗或有限的來源判斷記者的文件是否準確。編輯人員也沒有足夠的信息來源來比較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但是仍然會報道。缺乏這項基礎工作也反映出我們對新聞編輯角色的理解仍處于復制粘貼階段。媒體自律和信譽的高度尚未被認識到,因此新聞編輯應該具有提出質疑的能力。
二、新聞資源的積累和新聞競爭力
新聞資源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是新聞視頻材料,第二個是訪談信息。這是電視新聞需要積累和發展的資源。ABC有一個專門從事特殊活動的部門,該部門是一個為可能發生的新聞事件做準備的部門。可以預見到很多新聞事件。新聞資源的開發越及時,就能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因此,這個部門平時做的工作可能是不顯眼的。但它在關鍵時刻的作用又是不可缺少的。它是現有新聞資源二次開發和利用的最直接部門。
關于訪談對象信息數據庫的構建,這也是我們目前在電視新聞中缺乏的基礎工作。許多進入我們的新聞節目和文化節目的社會名人,政府官員,專家,學者,明星和聯系信息都沒有進入統一的信息庫。它分散在記者制作人的個人關系網絡中。因此,通常情況是多個部門同時與一個受訪者邀請會面,并且可能存在由于人的離開而導致聯系中斷的情況。
在提高電視節目競爭力方面也有一個中心議題。無論什么行業,沒有創新,始終堅實和老式,都不可能取得進步。作為及時性特別強的電視,更是如此。作為新聞載體的電視本身追求的就是真和新。持續改進和不斷創新是每個電視人不斷追求的目標。這將調整并滿足觀眾不斷更新的品味,并將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當然,創新不是一種異想天開的一次性方法。中國好聲音”和“中國好歌”之所以在國內流行,是由專業公司精心策劃的。并且經過團隊嘔心瀝血、精心打造完成的。只有精心策劃的計劃才能喚起活力,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否則,它只能是粗制濫造,根本無法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為了提高電視節目的競爭力,還必須結合區域和傳統文化。中國電視節目在國外發行,雖然有一定的收視率,但主流觀眾仍在中國。傳統文化才是這些收視群體的根。近年來,一些收視榜樣,“中國好詩”,“成語大會”等節目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全部都是借助傳統文化的光芒。
三、數字化水平與資源共享
技術平臺的投資和建設將大大提高電視媒體的新聞制作、廣播、傳輸和數據存儲水平。當然,一些業內人士認為,西方媒體積極推廣使用此類設備,因為他們的勞動力成本遠高于設備成本。因此,他們更愿意花錢購買設備更新。但我們的電視媒體的人工成本只會更高,如果人數不斷擴大,就會帶來更多問題。最重要的是,如果先進技術有利于我們的資源共享,它將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技術平臺的建設是一項基礎工作,關系著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基礎工作往往具有建設性和開創性,對提高電視媒體內容的制作和管理水平具有革命性意義。
在AV / IT融合的當前背景下,電視臺系統的構建和轉換(如數字廣播系統)具有明顯不同的特征。例如,軟件系統的比例越來越大,因此系統具有出色的可擴展性,易于使用且易于升級。AV / IT融合的最大好處之一是能夠改進工作流程并簡化工作流程,尤其是在非常關鍵的生產和交付領域。隨著數字廣播的不斷發展,在多頻道廣播的發展趨勢下,多個頻道同時運行。如何選擇具有聯網和智能監控功能的系統也是值得考慮和考慮的問題。
在渠道增加的趨勢下,多渠道同時運行可能需要智能控制和智能監控,如CCTV智能主控系統。對于多個通道,涉及許多層和設備。但是,目前中小型電視臺的實際意義并不是很大。使用軟件代替人腦思維來判斷故障的速度有多快,現在站內的一些設備有一個檢測信號,方便通過顯示器在每個點顯示正常信號或不顯示信號。
總結:
總之,加強電視新聞媒體的基礎設施是當務之急。它將有助于我們的媒體從業者變得更專業,更認真,并有助于提高電視新聞媒體的競爭力。同時,加強媒體自律制度,提高媒體信譽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完善我國電視新聞媒體,發揮其主流媒體作用,更好的服務于人民群眾 。
參考文獻
[1]要春麗. 試論媒體融合時代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途徑與方法[J]. 新聞傳播, 2017(9):109-109.
[2]任麗麗. 試論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記者轉型面臨的困境和策略[J]. 同行, 2016(12).
[3]韓雪, 張黎. 試論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創新發展[J]. 數字傳媒研究, 2016, 33(5):24-26.
[4]趙偉強. 論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遭遇的尷尬與未來的發展[J]. 新聞研究導刊, 2016, 7(17).
(作者單位:鐵力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