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丹 陳蕾
摘 要:隨著國際化程度日益加大,國際交往越來越多,語言學習變得更為開放,學習形式也更為多樣化。通過語伴模式的學習,對留學生和英語專業學生的二外學習都有極大的促進。通過活動,使留學生和英語專業學生對語伴模式學習的效果有深刻的了解,并就雙方語言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探討,分享雙方語言學習過程中的心得。
關鍵詞:語伴模式;英語專業;語言學習
一、引言
語伴的語言學習和運用是一種互動的過程,共同進步,達到語言的學習和運用。語伴之間的互動能形成一種語境,美國聯邦語言實驗室的專家經過試驗發現:在語境中學習語言的速度是驚人的。語境和方法是語言學習的兩大重要因素。該實驗的結論指出,學習語言自學、被動去學是學不成的,不論大腦記憶力有多好,沒有語境,語言就是去了存在的根基。而語伴正是營造語境的關鍵元素。
語伴通過互相之間的信息交流,形成一個影響力強大的語言場,語言場通過波的形式作用域大腦皮層,使大腦處于興奮的狀態,從而各種語言信息能夠輕松進入大腦記憶區,并且能夠隨時提取,同時進入大腦皮層的信息波與原有存儲于大腦的沖擊波能夠互相產生反映,產生一種新的關聯。這一機制被美國聯邦語言實驗室的專家稱為:語伴的激發功能。很多具有創意性的工作,都需要開頭腦風暴來產生大創意,就是語言的激發功能的結果。
在“互聯網+教育”的影響下,一批語伴類App誕生,它們旨在將全球的語言學習者聯系起來。對漢語學習者來說,運用這些App足不出戶就能接觸到普通中國人,與其交流。語伴類App彌補了線下途徑的不足,提高了語伴匹配的效率,受到漢語學習者的歡迎。隨著來華留學人數的增多,在一些高校中,像漢語角、語伴交流會等幫助在華留學生找漢語語伴的活動頗受歡迎。
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找個以目的語為母語的交流伙伴,是提高外語水平的好方法。語伴間的交流使得彼此能夠了解對方的文化,建立友誼。對來華留學生來說,語伴更是一個幫助自己融入中國生活的橋梁。
隨著漢語學習者的增多,對漢語語伴的需求日益增加,各式各樣的找語伴途徑也應運而生。據南開大學赴韓國漢語教師志愿者邢北辰介紹,在所就讀的學校尋找語伴是大多數留學生的選擇。來華留學生坦言,通過這種方式找語伴雖然可靠,但針對性不強。老師幫忙找的語伴可能和自己并無太多共同話題。也有漢語水平較高的留學生會在校內張貼海報,將自己對語伴的要求寫在海報上,等待有意愿的同學聯系,但成功率并不高。學校也會推出相關活動為語言學習者們提供交流平臺,但參與者在短時間里難以熟絡,交流有所受限。目前來看,找語伴途徑雖多,難度也大。
二、調查過程及結果分析
本項目旨在從語伴模式的特點入手,通過調查該模式對安康學院英語專業學生和留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的補充效果,分析安康學院語伴的供需現狀和發展困境,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設計更多有效的語伴活動,進一步拓展語伴模式在雙方學生語言能力提升方面的積極意義。整個項目調查研究過程將對培養項目組成員跨文化意識、提高交流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鍛煉其調研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拓寬學生語言實踐模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在項目開始之初,小組成員就開始從語伴模式的特點入手,調查該模式對安康學院英語專業學生和留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的補充效果;分析安康學院語伴的供需現狀和發展困境;為設計更多有效的語伴活動,進一步提升雙方學生的語言能力,拓寬學生的語言實踐模式而努力。
我們所預期得目標是期望通過對該項目的實踐為進一步深化安康學院外語專業學生和留學生之間互動交流、促進學校的國際化發展進程提供有益的參考。此外,期望在本項目的研究成果之下,越來越多的外語學習者或學習機構能夠更廣泛的使用“語伴模式”來學習外語,充分發揮語伴模式對外語學習的補充效果。
我們在調查中采用了觀察法(觀察留學生及外教與外語學院英語專業學生的交流活動)、文獻研究法(在圖書館或網絡上查閱大量相關書籍與文獻)。問卷調查法(面向廣大英語專業學生及所有留學生,設計紙質調查問卷及網絡調查問卷)還有訪談法(委派英語專業學生代表與部分留學生進行訪談,了解語伴學習模式對他們學習中文的補充效果)
先是對英語專業學生及我校留學生專門設計有針對性的調查問卷,主要分析安康學院語伴的供需現狀,并與學校國際處老師及時溝通,掌握學校招收的留學生動向;項目中期,利用課余時間策劃了多次語伴交流活動,例如,英語專業學生和留學生的語伴模式學習效果研究座談會和雙方共同參與的見習,以促進對語伴模式下外語學習補充效果的進一步研究及對未來的外語學習提供更深層次的借鑒;項目末期,項目小組成員開展討論會,就已經獲得的研究成果進行認真有效的總結,以期能更好的指導實踐。
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還是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語伴,因為他們認為語伴可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日常交流中就可以潛移默化的提高自己的外語水平,而同時又因為本校留學生大部分生源來自于東南亞與非洲一帶,部分人認為其發音不地道,因此拒絕找語伴,但整體而言,每個人都能夠透漏一種訊息,那就是語伴的作用不容小覷。
三、結語
語伴模式對留學生及外語專業學生的外語學習均有一定的補充效果。該模式不僅促進了其使用者的語言學習能力的提高,也促進了模式使用者的跨文化意識、交流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拓寬模式使用者的語言實踐模式。
參考文獻
[1]馬夢真. 漢語國際教育語伴合作模式創新及意義研究[J].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7(9):138-140.
[2]萍. 國際化背景下“語伴交流”及意義[J]. 現代交際,2012(9):37-39.
[3]鐘晨楚,吳瑞雪,羅琳. 大學生語伴模式探究——基于北京高校區的分析[J]. 今日湖北月刊,2011(5).
作者簡介
龍丹,安康學院外語學院2015級英語專業學生;陳蕾,陜西寶雞人,安康學院外語學院講師。
基金項目
本文系安康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語伴模式對外語學習補充效果的調查研究(項目編號:201611397026)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安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