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崗磊 王方
摘 要:圖書館圖書管理信息系統是每一個學校必不可少的管理系統。每天都有許多學生借閱或歸還圖書,如果靠以往傳統的人工手動管理圖書,這樣不僅工作量大效率極其低而且出錯率高,如今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以方便、快捷的優點將圖書管理方式徹底的解脫出來,提高效率,減輕工作人員繁忙的工作,減少出錯率。使讀者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在選擇書籍和看書上。
一、可行性研究及需求分析
(一)可行性研究
隨著圖書館的藏書越來越多、管理人員、讀者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圖書涉及大量的數據處理,如果用手工來完成龐大的數據處理,將費時費力,還容易出錯,為了滿足圖書管理的需要,急需要一套圖書管理系統來完成這項工作。作為計算機應用的一部分,使用計算機對圖書信息進行管理,具有無法比擬的優點.例如:檢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儲量大、保密性好、壽命長、成本低等。這可以極大地提高圖書管理的效率,也是企業的科學化、正規化管理的重要條件。
(二)開發背景
隨著學校網絡信息建設的逐步深入,學校希望提高圖書館管理水平,實現讀者檢索圖書、圖書編目、預約、借閱、歸還等功能,實現圖書信息、讀者信息的統計分析等各管理環節的自動化,減輕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量,通過使用先進科學的條形碼技術,減少人為失誤,提高圖書信息準確性和工作效率,提高學生對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總之,傳統的校園圖書館管理模式使管理存在信息不暢、效率低下、操作不規范等一系列問題,而基于網絡的校園圖書館管理系統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方面的問題和壓力,為學校實現了真正的信息化管理。
二、圖書管理系統的概要設計
(一)根據實際情況
我們使用原型法(Rapid Prototyping)即以少量代價快速地構造一個可執行的軟件系統模型。使用戶和開發人員可以較快地確定需求,然后采用循環進化的開發方式,對系統模型作連續的精化,將系統需具備的性質逐漸增加上去,直到所有的性質全部滿足。此時模塊也發展成為最終產品了。
通過對用戶需求的分析,我們可以分析出該圖書管理信息系統大致可以分為幾個模塊:圖書管理人員維護管理模塊、圖書工作人員借還管理模塊、借閱者查詢管理模塊。模塊圖如下:
(二)圖書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模塊說明
圖書管理人員維護管理:系統用戶身份的分類、錄入、修改與刪除;圖書數據的錄入、修改、刪除與較審等。
圖書工作人員借還管理:包括圖書的借閱、續借、返還;圖書借閱數據的修改和刪除;圖書書目查詢等。
借閱者查詢管理:圖書書目查詢;借閱情況查詢;借閱者個人數據的錄入、修改和刪除等。
三、圖書管理系統設計與分析
(一)圖書管理系統的用戶需求簡介
系統的調查與分析,簡稱系統分析,是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工作的第一個階段,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系統分析在整個系統開發過程中是解決系統是“干什么”的,逐步明確系統的目標,系統的界面以及系統的基本功能等。為下一階段進行物理方案設計,解決“怎么干”提供依據。
這個階段的主要活動有:系統初步調查、可行性研究、系統詳細調查、新系統邏輯方案的提出。
系統的初步調查是系統分析的第一項活動,也是整個系統開發的第一項活動。初步調查是在“圖書館”的最高層進行的,系統分析員站在高層觀察“圖書館”的現狀,分析系統的運營情況。初步調查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般調查和信息需求調查。前者包括了解“圖書館”的內部環境和管理目標,調查分析“圖書館”的業務流程,明確進行改造的需求以及確定系統目標和主要功能;后者是初步調查的主要內容,調查組織系統的工作職責和各職能部門所要處理的數據。
用戶的需求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方面是圖書館工作人員通過圖書管理系統來管理各類圖書,使得圖書館的各項工作能夠有序地進行,從而滿足學生的需求;二方面是學生們能通過該系統來查詢圖書館中的各類圖書,來確定自已需要的書籍的借閱情況,為借閱做好準備;三方面是對圖書館數據庫管理的需求,數據庫在系統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所以能對系統數據庫進行安全和全面地管理也成為了圖書管理者的一個重要需求。
(二)圖書管理系統的要求
在軟、硬件方面對系統的需求,軟件要求易學,界面友好,容易掌握,可以很簡單方便的管理各種圖書信息。硬件需求的配置要求不能太高,這樣可以很好的適應當前的學校圖書管理工作。
在編目圖書這一部分,主要有以下方面的要求:
1、編目前先查看書庫中是否有與未編目書同樣的圖書;
2、選擇已編目書的分類號給要編目的新圖書;
3、若書庫中沒有與新書相同的圖書,則由編目給圖書分類并錄入圖書分類號。
4、錄入新圖書類編號;
在流通部分的借書這一方面,主要有以下方面的要求:
1、查看學生的個人借閱情況,看是否已經借滿;
2、進行借書登記,同步修改相關信息。
在流通部分的還書這一方面,主要有以下方面的要求:
1、學生還書時,核對其圖書的有效性;
2、進行還書登記,同步修改相關信息。
在流通部分的查書這一方面:
用戶即就是學生,所提出得的需求比較集中:學生可以根據各種不同的查詢途徑來對書庫圖書進行全面的查詢。
此外,系統的安全性等其他方面還有以下的要求:
1、系統的所有數據進行統一的管理,要保證其安全性;
2、有專門的人員對數據庫進行更新和維護;
3、設計不同用戶的操作權限和登陸方法。
四、數據庫需求分析
(一)數據庫需求分析
數據存儲設計的任務是根據系統功能的要求(特別是數據存儲的要求),決定數據的組織形式和存儲方法,以便獲得最好的文件結構和文件組織形式。數據存儲設計主要是進行數據庫設計。
(1)規劃階段
確定開發的總目標,給出計劃開發的軟件系統的功能、性能、可靠性以及接等方面的設想。
(2)需求分析階段
認真細致地了解用戶對數據的加工要求,確定系統的功能與邊界。本階段的最終結果,提供一個可作為設計基礎的系統說明書,包括對軟硬件環境的要求和一整套完善的數據流程圖。
(3)設計階段
把需求分析階段所確定的功能細化,主要工作是概念設計階段、邏輯設計階段、物理設計階段,然后,對每個階段內部設計詳細的流程。
(4)程序編制階段
以一種或幾種特定的程序設計語言表達上一階段確定的各模塊控制流程。程序編制時應遵循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5)調試階段
對已編好的程序進行單元調試(分調),整體調試(聯調)和系統測試(驗收)。
(6)運行和維護階段
這是整個設計周期最長的階段,其工作重點是收集和記錄系統實際運行的數據。在運行中,必須保持數據庫的完整性,必須有效的處理數據故障和進行數據庫恢復。同時解決開發過程的遺留問題,改正錯誤進行功能完善。
(作者單位:鄭州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