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杰
摘 要:大數據時代網絡學術資源建設快速發展,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急劇膨脹的資源建設和日益多元的信息服務引起期刊讀者服務工作者對大數據問題的思考與探究。本文在分析大數據與大數據時代期刊讀者新特點的基礎上,總結了大數據背景下期刊讀者服務工作面臨的挑戰。并就推動我國期刊讀者服務工作的發展,推動大數據管理實踐提出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期刊讀者服務;發展
一、大數據時代特點
所謂大數據也可以被稱為巨量資料,由于信息量巨大,現有主流軟件無法在短時間內對其進行篩選和處理,需要推出新的信息處理模式方可進行優化處理的大規模信息資產。第一,數據量巨大:數據信息龐大,從TB級別升級PB級別;第二,數據類型多樣:如紛繁多樣的社交媒體、互聯網信息、圖片等;第三,數據易變性:大數據多類型,多形式,變化速度快;第四,處理速度快:數據被隨時創建和更新,需要告訴處理器和服務器。
二、大數據背景下期刊讀者的新特點
長期以來,期刊都是單純地把受眾定義為讀者,僅僅是指雜志所能影響到的人,即閱讀者。期刊的選題、策劃、編輯、出版等等與之無關,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打破了這種格局,也使期刊讀者呈現出了新特點。
(一)閱讀需求多樣化
隨著網絡、視頻等閱讀終端的豐富,像其他媒體讀者一樣,期刊讀者的閱讀需求也呈逐步多樣化的趨勢,一種是閱讀形式,他們不再滿足于紙媒的閱讀,而可以根據不同的閱讀環境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比如,在相對靜止的生活中選擇手感、視覺較為舒適的紙媒,而在旅途中、相對嘈雜的環境中、有限的空間、有限的時間內會選擇便攜式終端,如平板閱讀、手機閱讀。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根據不同的需求去登錄不同的版面,實現跳躍式閱讀,甚至按欄目、按篇目或按段落下載閱讀。另一種是閱讀效率,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使人們需要快閱讀,數字化閱讀恰好契合了這種要求,這是大數據的魅力所在,也是傳統圖書閱讀及其他紙質閱讀類型所不及的。
(二)主動參與性
傳統期刊讀者對于信息的選擇被動、單一,交互性也不夠。而大數據環境下的期刊是開放的、包容的,因新媒介在圖像、聲音等方面較傳統紙煤更加立體,更能滿足讀者的獵奇心理,因此讀者在整個傳播過程中,漸漸地由過去被動地接受信息,轉變為有選擇地、主動地使用媒體信息,表現出強烈的參與心理需求。他們不僅會為期刊供稿、薦稿,而且會通過網絡論壇、微博互動參與期刊的選題策劃、評刊等,為期刊提供建設性意見或建議。
(三)新媒介依賴性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與傳統媒體相比,大數據的即時性、個性化、智能化特點更容易吸引讀者的關注,而這種長時間的關注在帶給讀者輕松、愉悅的同時,會形成習慣,習慣最終會變成一種依賴。以手機閱讀最為典型,由于它的普及性、便攜性,受到了越來越多讀者的青睞。另一方面,在當前這個紛繁喧囂的社會里,高度的社會壓力也把人們內心復雜交錯的恐懼感轉化成了對媒介的依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淡漠化,人們更愿意自娛自樂,大數據帶給了人們更加休閑、娛樂的感受和體驗。
三、大數據背景下期刊讀者服務工作的新定位
大數據時代的期刊讀者服務工作應突破傳統思維,無論是從服務理念上還是工作重點上都必須有大數據思維。這就要求每一位期刊讀者服務工作者必須適應大數據時代,勇敢迎接挑戰。
(一)跳出傳統資源框架
大數據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廣闊的數據空間。期刊讀者面對的不僅僅是圖書、期刊等文獻信息,還面對著網絡上種類繁多的信息。讀者對期刊資源的各類需求,促使對數據的采集、處理、組織以及服務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必須構筑新的期刊資源框架,期刊資源不僅僅限于文獻資源,還應把整個網絡資源納入期刊資源框架體系,其框架內資源不僅僅限于文本信息,還包括圖像視頻信息。因此,信息的采集除了傳統的訂購方式以外,還要采取針對網絡的信息自動獲取手段;在信息的組織方面,應建立具有語義關系的、數據間聯系更加緊密的信息組織框架。
(二)建立全方位服務理念
傳統期刊讀者服務基本是文獻型服務,提供的服務形式多為等待型、被動型的服務。大數據背景下的期刊服務資源已經有了拓展,各類數據庫大大豐富了圖書館資源;服務形式也有了不少改觀,由被動式的服務轉向了自助式的服務。但從大數據時代這一角度出發,期刊讀者服務的服務理念還需進一步提升,應建立全方位服務理念。其一,面向全社會服務,即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的自有版權的數字圖書館內容也應面向全社會服務;其二,提供全資源服務,即提供各種類型信息資源的服務,如文獻信息、數據庫信息、網絡信息、視頻信息、分析信息、政策法規、政府信息等,其三,服務方式和傳播形式也要進一步拓展,即除了提供用戶的自助服務和資訊以外,還需加強推送服務、個性化服務,并建立虛擬參考咨詢平臺,除了提供面向固定網絡的服務,還需提供面向移動網絡的服務,全面拓展期刊讀者服務。
(三)拓展工作重點
大數據時代,期刊讀者服務的工作重點要有所拓展,除了把握數字資源建設這一基礎工作外,還要提升自己的服務能力。除了繼續做好常規服務以外,還需定位一些高端服務,努力把數字圖書館建設成信息分析策動地;密切關注學科前沿領域,同時對國家重大科研計劃領域或本單位重點科研領域進行跟蹤,并提供科研進展報告,對政府行政、科學決策、科研攻關等提供數據支持。
結束語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科技得以不斷發展,無論是數量上還是內容上文獻信息的需求都隨時更新。期刊文獻信息的需要更為迫切,期刊讀者服務工作需要完成大量文獻數據的整理和使用開發工作。這必將對圖書館期刊讀者服務工作的發展方向和工作模式等產生深遠影響,期刊服務工作在大數據時代的沖擊下必將面臨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
(作者單位:黃岡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