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出口貿易是推進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喀什作為南北兩條絲綢之路的交匯點,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本文在喀什出口貿易發展總體態勢的基礎上,分析了喀什地區出口貿易的不足。提出促進喀什地區經濟發展的相關對策。開拓我國西部與亞歐商貿新通道。
關鍵詞:喀什地區;出口貿易;經濟發展
發展出口貿易,實現貿易順差是推動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喀什地區處于我國與中亞、南亞、乃至歐洲中東貿易往來關鍵節點,發展出口貿易具有特有的區位優勢,是我國打開向西開放的窗口。喀什經濟特區建設與“一帶一路”經濟帶的提出,使喀什地區處于出口貿易發展風口浪尖,區位優勢凸顯。結合自身豐富的資源及國家政策大力扶持,喀什地區出口貿易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1.“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布景下,喀什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會,自2010年設立喀什經濟開發區以來,國家給喀什地區提供了大量的扶持和政策優惠,明確了喀什在我國向西開放和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地位。喀什地區有著特殊的區位優勢,擁有新疆14個開放口岸中的5個。巨大的貿易網絡向國外輻射包括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家;向國內輻射包括拉薩、烏魯木齊蘭州、成都、深圳等地區。
喀什地區出口貿易在喀什經濟發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2009年以前出口貿易額呈爆發性增長,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貿易額巨幅下降,2009-2015年貿易額穩定增長。喀什地區出口貿易額占據進出口貿易額90%以上,出口貿易對喀什地區對外貿易起決定性作用。
另一方面,喀什地區近幾年通過政策積極鼓勵支持本地有企業發展外貿業務,以“貿易先行、產業聯動”為核心思想,將外貿與招商引資結合起來;另一方面,各個企業抓住機遇自主擴大出口貿易范圍,加大技術設備投入提升產品質量擴大貿易范圍。近幾年喀什地區企業數量高速增長,私營企業數更是達到發展最快階段,改變了以國有企業為主局面,發展成非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同時,近年來喀什地區出口貿易國家逐漸增多,至2016年喀什地區與3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外貿關系。出口貿易對象增多,范圍增大,不再以單一出口對象為主。
2.喀什出口貿易中存在的問題
從對喀什地區出口貿易發展情況分析來看,近幾年喀什地區整體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出口貿易快速發展,對經濟的增長,社會的發展起到的積極作用明顯。然而,喀什地區出口貿易發展日漸成熟的同時仍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
2.1出口貿易總量不足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周邊國家對我國產品需求不斷擴大,處于我國西部擁有“一路連歐亞,五口通八國”之稱的喀什貿易額僅占新疆自治區第四。沒有充分利用自身眾多港口及國家政策支持優勢發揮出我國西部窗口的潛能,這是因為喀什地區目前仍以轉口貿易為主,邊境貿易占出口貿易大頭,出口商品大多來自內地,喀什地區僅僅起到了貨物通道和周轉地的作用。但因為喀什地區基礎設施和地方生產加工企業不足以及喀什地區地處邊緣的原因。出口貿易為從內地進口轉出口其他國家的模式,付出較高的運輸和機會成本,不能充分發展口岸優勢。導致出口貿易對總量不足,對喀什地區經濟增長帶動作用不夠強。
2.2出口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低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力度加大,喀什地區出口貿易商品數額迅速增長,出口商品結構也不斷改變,但主要商品仍以低附加值、低勞動密集型為主,輕工業品、農產品和日用品占出口商品比重較大。造成了高新技術產品、高附加值產品所占比重偏低,出口利潤受到很大限制,沒有完成從數量到質量的轉變。產業成長能力和經濟實力沒有突出優勢,本地產品產能、技術含量低,質量不穩定。出口產品大多為初級產品,沒有自己的品牌,輻射范圍不大,僅能滿足周邊毗鄰國家消費需求。
2.3生產加工企業和本地產品占比不足
從喀什地區出口貿易現狀來看,出口貿易發展對第三產業拉動較大,對一二產業影響較小。反過來看,喀什地區第一二產業對出口貿易促進作用不明顯。這是由于喀什地區經濟水平落后,工業基礎薄弱、發展水平低,對政府扶持依賴性大,出口加工企業數量少、技術設備落后的原因造成。
由于這些原因,喀什地區出口商品種類少,本地產品占比較低,附加值不高,經濟效益差。尤其是地方農副產品,2010年到2015年,喀什地區農副產品出口占比僅為9%左右。這個比重顯然很小,對地方經濟帶動、促進農牧業發展的作用不明顯。
3.對喀什出口貿易發展的對策建議
3.1鼓勵出口、增加貿易總量
喀什地區應當充分發揮自身潛在的條件和優勢,提升出口貿易水平,擴大出口總量,促進經濟總量的增長,提升經濟效益。建立更靈活、更有效、更可預見的外貿調控體質,完善配額、稅收、信貸等措施,積極釋放積累潛力。爭取外貿發展扶持資金,改善貿易環境,為擴大出口貿易總量打下堅實基礎。喀什的優勢是周邊國家和集群口岸的巨大市場,應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引進實力強勁的商貿流通企業,發展現代物流,將喀什建立為西亞和南亞的中轉站和物流中心,國際商品貿易市場。帶動喀什出口貿易向更高層次發展。加快貿易方式的多元化進展,由單純貨物貿易向與加工貿易、服務貿易相結合的轉變。
3.2支持技術含量高、新產品出口
低級、一般、低競爭力產品對出口貿易可持續發展將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應當支持鼓勵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出口,促進出口貿易可持續發展。喀什地區作為西部對外貿易大通道,對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提供了廣闊的國際市場和良好的條件。喀什地區應抓住機遇,引導出口企業從單純數量擴張轉向效率、質量、規模同步增長。從而獲得競爭優勢。喀什應引進高科技企業落戶喀什。鼓勵和引導企業自主創業,進一步優化出口產品結構,促進出口貿易增長方式轉變。
3.3增加生產加工企業、提高本地產品占比
喀什地區經濟發展偏弱,生產加工型企業較少,外向工業經濟不強,對喀什出口貿易發展促進作用有限。因此要積極引進外向型生產加工企業入駐喀什,改變從內地進口商品轉出口局面實現本地加工出口。引導現有轉口貿易企業轉型,發展成為集生產、包裝、出口于一體的自主加工出口企業。根據周邊國家薄弱環節和長期需求,發展相關產業,抓住商機,做大做強喀什工商貿企業。
另外,結合喀什自身產業結構特點,積極推進農副產品生產和出口,加速農牧業現代化發展,積極促進地區農牧產業結構調整,引進對農副產品進行深加工的新設備和新技術,提高本地產品質量,擴大出口貿易競爭力。
喀什在推進外向型經濟發展中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國家也對提升喀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在此基礎上,客觀分析喀什地區出口貿易和經濟發展現狀,指出制約喀什出口貿易的種種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對喀什的出口貿易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恒波.對喀什特殊經濟開發區發展的幾點思考[J].科技向導,2011. 10
[2]童薈穎. 新疆喀什地區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分析[J],新疆大學,2010. 11
[3]迪力努爾·阿不都熱依木. 喀什地區對外貿易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新疆師范大學,2012.08
作者簡介
溫庭海,男,攀枝花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
(作者單位:攀枝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