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吸引外資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國策,外資的引入帶動國際資本,技術,管理經驗的流動以及國際市場的拓展,對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地方政府也積極制定政策措施吸引外資。四川省在利用外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外來投資不斷增多,四川吸引和承接國際資本流入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強。但與東部地區相比,四川省的國際資本進入狀況并不是很理想.無論是引資規模還是質量都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深入分析四川省目前利用外資存在的制約因素,制定合理的政策建議對吸引外資入川,推動四川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四川;外資;制約因素
外資就是外商投資,或稱為國際投資。國際投資是指投資者為獲得預期的收益而將資本(社會主義為資金)或其他資產在國際間進行投入或流動。通過外資的引進,外資流入國可以吸收國際范圍內的資本,技術,管理經驗,并積極參與開拓國際市場,這對提升流入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帶動就業和增加財政收入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全球范圍內,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都積極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以吸引外資,我國東部地區在吸引外資方面態度積極,也取得很大的成績,四川省近年來也加大外資引入的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限于種種因素的制約,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此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1.四川省利用外資現狀
在2000年以前,四川省引進的外資規模十分小,那時主要通過“三來一補”(三來一補:指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及補償貿易的統稱)形式來吸引外商投資,因為傳統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引進的外商投資十分少,而且這種“三來一補”的模式是自產自銷,依托村鎮經濟發展公司經營,在資本規模和技術水平上都層次較低,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比較有限。
近幾年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四川省在引進外資這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外商投資總量在逐年上升。到2015年時,四川省實際利用外資已經達到105.51億美元,其中外商投資實際到位98.68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已經有153家在四川省投資,四川省利用外資的規模在西部地區位居榜首。
根據四川省商務廳數據統計,至2017年年底,四川省參加商務部聯合年報的外商投資企業數目已經達到了3004家,總量居中西部第一,外商投資總額達到了881.8億美元。2017年,四川省外商投資企業營業收入總額達5159億元,同比增長11.9%;利潤總額達256.2億元,同比增長43.2%;納稅總額達316億元,同比增長9.4%;吸納就業人數共計41.1萬人。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額達312億美元,同比增長16.4%。
總體上看,四川省在引進外資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外商投資加快了四川省的經濟發展速度,促進了四川省產業經濟改革和現代化的企業制度建立的步伐,成為了四川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力。
2.四川利用外資的制約因素
2.1四川的地理位置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四川省位于中國內陸西南部,地理位置造成的對外交通不便,是影響四川省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四川省與外界的文化和貿易交流。并且復雜的地理環境使外商來四川投資的成本增加,更不利于外商的國內外公司對接和交流。
2.2市場發展水平
同我國東部以及沿海地區相比,四川省的市場體系發育滯后了許多,并且矛盾相對更加突出,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四川省的商品市場結構單一,要素市場種類少,市場的功能不完善;還有一方面是市場監督機制不夠完善,存在嚴重的不規范競爭現象,這種狀況很容易讓對市場網絡有著很高依賴度的外國公司處于困境之中,原材料采購,商品銷售都會面臨許多不可預測的困難。更應重視的是,四川省有些地區盛行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許多地區為維護自身的利益而進行部門和地區封鎖,導致了市場分割,進而對外國公司投資產生限制性的負面影響。
2.3基礎設施
城市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就是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良好的基礎設施能夠提高市場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所以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提高城市的聚斂效應,能夠更好地發揮生產誘發和就業誘發效應,帶動和刺激城市經濟的發展。
與國外的發達國家和以下中等發達國家的城市相比,四川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水平還很低。在許多較先進的基礎設施如交通基礎設施,信息通信、能源基礎設施,污水深度處理利用、垃圾處理利用等方面,四川省還處于很落后的階段,有些甚至只是剛起步,這也表明全省基礎設施建設在這幾個方面投入的長期缺失。許多城市尤其是小城市,由于早期的發展階段規劃不科學合理,導致現在許多基礎設施還處在從無到有的普及狀態。
3.四川省利用外資的對策
3.1加強教育和科研投入力度
建設具有高新技術的高勞動素質人才的隊伍。勞動者素質影響外國公司的投資選擇,而高技術人才能夠增強四川外商投資的吸引力。科研水平和高新技術水平提高,才能帶動經濟長期穩定的發展。因此,需要加大科研教育的投入力度,培養出一批適合四川省產業發展的高新人才,最終實現自身的創新,這樣一來,不僅在當前可以更好的吸收利用外國公司的先進技術,從長遠的發展方向來看,這也是推動四川省經濟持續發展最根本的道路。
3.2加強對投資環境的市場建設
研究表明,跨國公司在決定投資政策時,越來越看重軟環境的發展狀況,即是看中投資國是否具有比較高素質的勞動力以及規范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法律制度,所以在引進外資時,四川省應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降低政府在引資方面的行政作用,同時簡化對外商投資項目的審批程序,降低外商投資成本和投資準入門檻,改善四川地區投資軟環境,擴大四川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
積極參與四川自貿區試驗區改革。有效服務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擴大外商投資企業屬地登記管理制度改革范圍,做好外商投資企業審批改備案管理后登記注冊工作,提高市場主體準入效率。
創造公平公正的經營環境,保障市場主體權益,進一步規范外資企業收費并加大普惠性降費力度,建立健全公開透明的監管制度,對本土企業和外資企業一視同仁,促進本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良性競爭,優化市場發展環境。
3.3改善城鎮基礎設施
加強道路交通系統的建設。推進城市道路信息系統建設,建立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以滿足外商在運輸各種生產原料和產品時,降低其運輸成本。加強城鎮燃氣和高寒地區供熱供電設施建設。提高城鎮基礎設施運行的安全保障系數,創新完善體制機制,加快提升全省新型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提高四川省的外資吸引力。
總體上看,四川省利用外資面臨較為有利的國內外環境。但在利用外資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其中包括地理位置,教育水平,市場發展,基礎設施等。所以我們需要充分注意各種不利因素,并根據國際環境和四川的經濟發展水平不斷調整利用外資的相關策略。加大吸引外資的投資力度。健全吸引外資的保障體系,規范各地吸引外資的相關優惠政策,努力創造公平的的市場環境。在這一系列的改進和優化下,四川省在利用外資方面的前景將不可估量。
參考文獻
[1]周新蓉. 四川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現狀及政策研究. 西南財經大學,2016.
[2]丁英. 透析四川對外開放相對滯后的原因. 理論與改革,2014.
[3]丁捷. 四川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分析與建議. 中國商論,2017.
作者簡介
白楊,男,攀枝花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
(作者單位:攀枝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