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麗
摘 要:由于各方面的綜合原因,我國青少年運動員田徑徑賽體能訓練上雖然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仍然落后于田徑項目較強的國家和地區。因此,如何提升青少年競賽項目體能訓練有效性的問題需要引起各方重視,就此展開討論,分析了競賽項目體能訓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提升我國田徑徑賽項目的總體水平。
關鍵詞:田徑徑賽;體能訓練;青少年運動員;問題;策略
一、我國青少年運動員田徑徑賽體能訓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專項素質開發過早
我國田徑徑賽項目訓練中常常出現過早進行專項素質訓練,而忽略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問題,這不僅容易造成運動員體能上的偏差,還與現代競技體育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不符。青少年運動員是我國體育競技力量的希望和未來,因此一定要在持續發展的戰略視角下進行訓練,特別是專項素質訓練的開展一定要適時,以免造成運動能力發展不均衡的現象。通過研究很容易發現,國外一些訓練隊中青少年運動員一般都是較晚進行定向訓練的,例如,美國徑賽青少年運動員在16歲之前,長跑和短跑都是要進行訓練的,甚至還會進行很多其他項目的訓練,之后再經過嚴謹的分析確定專精項目。比如我國著名田徑運動員劉翔,他就是從跳高項目轉到跨欄項目中來的,因此徑賽項目專項訓練的開展一定要適時。
2.訓練量過度導致傷病過多
隨著競技運動水平的不斷發展,對人的體能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有科學家認為目前人類最優秀的運動員也只開發了人體最大體能的90%左右,還有大約10%的潛能有待挖掘。這就造成很多教練員為了發掘青少年運動員的運動潛能,在訓練過程中采用快節奏、大強度、大運動量的訓練方法,以期進一步提高其運動水平,然而卻沒有注意到強度過高的訓練給青少年運動員身體帶來的損害。實際上,這種現象在我國各級運動隊中都有存在,區別只在于程度的大小。而時間也一再證明一定強度的訓練對于提升青少年運動員體能水平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考慮訓練后的恢復問題,盲目追求體能的提升而導致訓練過量,不僅不能給運動員帶來提升,反而會頻繁地引發傷病,進而導致優秀運動員的提前
退役。
二、提升青少年徑賽項目體能訓練有效性的策略
1.加深對專項體能訓練的認識
運動員的體能是進行各項運動訓練和比賽的基礎,屬于運動員的“硬件因素”,只有在搞好體能訓練的基礎上,才能開展技術與其他因素的協調發展。所謂“沒有理論依據的實踐是盲目的,沒有實踐基礎的理論是空洞的”,這就要求教練員能夠從實踐中去了解體能訓練的具體內容,將理論與實踐結合,進而加深對專項體能訓練的認識。因此,教練員一方面要提高對自身的要求,不斷學習先進的專業理論知識,進而為實踐提供依據,另一方面,教練員還要能夠做到在實踐過程中落實這些理論,并結合實踐情況,進行細致的總結,以作出符合實際情況的調整。
2.提高創新意識
對現有徑賽體能訓練方法進行合理的創新也是提升體能訓練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國體操、跳水等項目之所以能夠長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其中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貫徹了“有創新則興,無創新則衰”的訓練理念。一通百通,田徑徑賽項目體能訓練也同樣應該遵循這個原則,教練員要在開展訓練的過程中多與運動員進行交流,及時了解訓練體驗,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多動手、多思考,進而找到新的訓練思路。
在實際體能訓練過程中,雖然有很多專業的器材能夠對四肢、軀干等肌群進行有效的鍛煉,也有對運動員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訓練效果極好的器材,美國甚至有細致到訓練手指的器材,但如果完全依靠器材進行機械的訓練,是絕對練不出好成績的。因此教練員一定要能夠根據實際找到正確的訓練組合方式,開發出更為高效的訓練方式,以減小運動員的身體負擔。事實也證明了大部分情況下教練員的指導水平往往決定了運動員體能發展水平,因此一定要注重教練員在體能訓練中的指導作用,盡可能通過創新不斷地提升訓練的有效性。
3.完善青少年運動競賽的機制
青少年運動員之間的競賽要遵從持續發展的理念,確定競賽內容時一定要充分考慮青少年運動員的發展水平和特點,專項化不能過于突出。與此同時,還要淡化名詞意識,要以觀察、選拔優秀苗子、積累比賽經驗、檢查訓練結果為目的,以促進運動員的全面發展為指導思想,進而為我國競賽運動儲備后備力量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這里競賽的開展無需進行長時間的準備,等級也可以從地方到全國,但一定要以各年齡階段青少年運動員身體技能發育水平來確定,分年齡開展多項目的競賽內容。
參考文獻:
[1]邵云.田徑徑賽項目體能訓練中青少年運動員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2):25-26.
[2]孟慶林.淺析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體育時空,2016(22).
[3]于津.體能訓練在徑賽項目發展中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8,26(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