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明東
家鄉在云貴高原余脈的都陽山脈腹地中的一個叫板升的地方,旅人酒客們在延綿上百里的波峰浪谷間顛簸幾小時后,眼前忽然間豁然開朗:田園綠樹,溪水婉然,阡陌交通,樓舍層疊,集市井然,恍若隔世的世外桃源,這就是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政府所在地。大自然,除了讓這里的人們豐衣足食外,還特別賜以這里人不一般的美酒,名曰:“板升土茅臺”。
板升“土茅臺”從什么時候起就開始出名已不得而知,但從記事起就已到“鼎盛時期”。那時每到街日,街兩旁的酒攤比貨攤還多,想買兩斤酒,從街頭嘗到街尾,肚中已有兩斤酒了,不用再買了,好酒的人有事無事就去趕集,目的只有一個:嘗酒。好客的酒商也不拒絕,買不買都可以嘗,因此成了山里的風俗:“棍不打媒婆,酒不拒常客”。
家鄉板升出土茅臺,是外面酒客給起的名。有道是:“要喝土茅臺,請到板升來”。另有其“賽茅臺”“勝茅臺”的,至于板升土茅臺是否勝茅臺有故事可佐證:遠山避壤的家鄉板升多年前出兩個“洋狀元”,一個留學加拿大,一個留學澳大利亞,兩人的洋導師都嗜酒如命,回鄉時兩人各帶去兩斤家鄉“板升土茅臺”,漂洋過海寄給他們的導師,導師嘗后說:“OK,這個才是真正的茅臺酒!”家鄉的土茅臺真味如何,這對酒客們來說用語言文字難以表達,只可意味而不可言傳的!
家鄉“土茅臺”何以其好,究其原因有四:一則山,二則水,三則氣,四則釀。
家鄉的山是位于云貴高原余脈都陽山脈的腹地,屬石灰石礦質的喀斯特地貌,都陽山脈三座最高主峰兩座位于板升境內,站立于主峰之巔,四面鳥瞰,山如臥龍伏地,連綿無垠,亦有如犬牙交錯,峰接云天。再望弄場,弄場猶如一個個密布的漏斗,亦如一個個盛酒的酒壇,成為千山萬弄,弄場底部就是山里人家。
家鄉的水,紅水河從云貴高原奔騰而來,經家鄉時劈開群山,咆哮而過。而在山山弄弄間,山溪孱孱,泉水汩汩,弄場平地上間或有地下河時隱時現,時而沉入巖洞中,長年不斷;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的礦物質的澗泉,不知曉地在地下日夜不息地潛流。
家鄉的氣候四季宜人,冬暖夏涼,一年四季都墊被而眠。樹木青翠,郁郁蔥蔥,陽光一天只有幾個小時照到弄場底下的人家,山弄像天然的氧吧,清新的負離子空氣使百歲老人像闊葉林一樣長而不老。
有了以上三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好酒自然釀出那是必然的事。
家鄉酒的釀成具有傳奇性。傳說有多種,但最有趣的一種是靈長類的動物們先會釀酒。
傳說山民們上山勞作時常發現猴子把野柿子或野果摘下后藏在盛有水的樹洞里,過些時日后,猴子取而食飲,而后面紅耳赤,手舞足蹈,胡呼亂吼。山民們聞其甚香,亦取而食飲,而后形同猴子狀胡言亂語,如癡如醉。之后山民們常以此法用南瓜挖空去心,置酒曲于內,放于山上作誘餌,過些時日,瓜熟酒成,猴子聞香破瓜開而飲食,山民們見猴醉而捕之。后來山民們仿猴方法釀成了酒。
家鄉釀出的純正“土茅臺”,是不用酒曲,叫酒藥。酒藥去山上采草而制,歷來秘不外傳,據說用六六三十六味,其中有兩味不用,即“路坎倒”和“倒下崖”不用,說的是這兩種味藥能把人扳翻下崖下坎。藥采齊后輾制放在蔭涼處,酒菌自然發制而成。
純正的板升“土茅臺”只用玉米做原料,大米是做不出的。先將玉米煮熟透而不爛,用竹席鋪于地(據說離地面后無地氣也釀不出好酒),待涼后即可加入酒藥盤起,二日而聞香,三日入壇而釀,“夏釀七天冬釀十五”,取出裝入木龕而熬,上有冷卻天鍋水,溫火勻燃,一日一熬,天鍋水只換八次,一斤米熬八兩酒即可,盛于壇中,用草木灰覆蓋,置于山洞內或者埋于土中三年最佳。三年之酒開壇香滿本弄場,家家聞到。三年后之酒開壇酒香飄出弄場,隔坳可聞到酒香,會招來酒客,故不輕易開壇。
家鄉山中雜居壯漢瑤三族人,瑤族居多,故瑤族多釀出好酒,不但有“土茅臺”,還有“小米酒”“紅薯酒”“葡萄酒”“南瓜酒”和“桃子酒”等等不計其數,動植物皆可入酒釀之而成其名,如“蜂蜜酒”“猴手酒”之類,釀制方法各有不同,據說是瑤族創世始祖“密洛陀”所傳,皆屬佳釀。
家鄉多美酒就多酒俗,客人上門不倒水不倒茶,就倒自家釀的一碗酒遞給客人,“上門一碗酒,出門一碗酒”,是對客人的迎送。到瑤家做客時,上桌三碗酒方動筷,下桌三碗酒方算對主人的尊重。結婚嫁女時酒要拌和蜂蜜擺于階梯上,每梯置一碗。上門一梯一碗酒,出門一梯一碗酒,娶親的人要全喝,不然新娘不出門。普通客人來主人拿出置了一年的玉米酒或紅薯酒;貴客來時拿出兩年的玉米酒或南瓜酒;親家來時一定要拿出埋了三年以上的拌了蜂蜜的玉米酒或小米酒。家鄉因有美酒而人人能喝,也喝成了古老的瑤族酒文化:酒歌、笑酒、酒規、酒俗等獨具民族特色的酒文化。家鄉的人因生存于大山的緣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存的勞動強度極限性,使山民們以酒來作為興奮劑從而提高勞動效率,是違規的運動員。“一碗酒,過三山;一罐酒,腰不彎;一壇酒,冬不翻”的當地以酒來打破身體極限的俗語。也因喝酒而誤了勞作正事,這種酒俗是喜憂參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誰叫他們生于斯長于斯啊。
家鄉鄉名“板升”兩字本身就蘊含了“板升土茅臺”酒的寓意:就是喝了這里的酒,把你扳倒了又把你升起來。是酒客們喝酒后所希望達到的最佳效果和夢境仙游后又回到現實世界的最佳境界。酒客們喝酒不是為了找到這種感覺嗎?人生得意失意,能有板升土茅臺相伴,不亦樂乎?
家鄉的土茅臺,藏于大山深閨之中人還未識,但她已懷春了,待嫁出山了,到時,她不再用土茅臺這個“侵權”的名,也許用“瑤池瓊漿”之類的名更合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