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漢琪
他被譽為“歷史架空第一人”,在網絡文學界擁有極大號召力。他創作的《回到明朝當王爺》一經問世便橫掃網絡,囊括多項大獎。《步步生蓮》、《錦衣夜行》、《大爭之世》等歷史類小說更是有口皆碑,熱度持續不減。
他就是網文圈公認的“大神”月關,中國作協會員、起點中文網白金作家。如今隨著多部作品陸續影視化,他更是涉足全新領域,兼具“作家”和“編劇”的雙重身份。
1972年,月關出生在山東平原的一個小鄉村,作為隨軍家屬住在部隊大院。從小喜歡閱讀的他能找到什么書就看什么書,小人書、報刊、雜志,還喜歡聽評書,小學三年級就讀完了《李自成》《三俠五義》《楊家將》等大部頭作品。再后來,他隨轉業的父親到了地方上,就辦了圖書借閱證,把區圖書館里所有喜歡的書看了個遍。
學生時代,月關也曾萌生過創作的想法,與另外兩名同學以古龍的風格寫了厚厚的三本,故事也才開了個頭,感到創作艱難,再一想如要投寄出版社,編緝亦有個人審美風格,能否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實難預料,就放棄了。
于是,一直到了而立之年,月關始終只是一個讀者。2000年之后,網絡興起,2006年的時候,經歷了網游、聊天等網絡休閑模式之后,月關開始看起了網絡小說。他說:“在那之前,我就聽說過網絡上有小說,但當時對網絡小說還抱有很大偏見,認為形成于網上而非鉛印的紙書,就不配稱為小說。”
隨著網絡越發普及,各大論壇也成了那個時代人們在網上交流的平臺。有一天月關在一個網絡論壇小說版塊里看到了一部網絡小說片段,立刻被吸引了,于是找到了它的發表網站追了全本,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那時我每天下班就閱讀,看了足足四個半月,把首頁上我喜歡的小說全追完了,這時不免就重新萌生了創作的欲望。”2006年4月16日,打開WORD,月關敲下了第一篇文字,他的作家生涯也就此開啟了。當然,他自己也沒想到,自己的處女作《回到明朝當王爺》會一炮打響。
那一年,月關三十四歲,已經是一名銀行中層領導。他說,如果不是互聯網技術的成熟,不是網絡文學的出現,他這一輩子或許就是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一名銀行員工,不會擁有今日這種多姿多采的文學世界暢游其中了。
月關說:“網上發表作品的優勢就在于,編輯主要是審核內容健康與否,至于故事好賴,直接靠讀者的點擊、推薦來體現,不帶有編緝個人色彩觀點。于是,互聯網便改變了我的生活,最終使我成為了一個專業的創作者。”2011年,也是月關開始創作網絡小說五年后,他辭去公職專職寫作。
很多人會好奇“月關”這個名字的來歷,有網友調侃,這是把“朕”字分開寫了。其實,網絡上起名都是比較隨性的。月關喜歡寫歷史文,開始寫作時,“秦時明月漢時關”這句詩便一下子躍入了他的腦海,于是取其兩字,便有了“月關”。
在創作的頭五年,月關說自己是懵懵懂懂的,純憑愛好闖進了網文圈,以致于連更新的基本規則都不懂。然后新奇地發現,這片天地是如此廣闊,自己的愛好在這里得到了最大的發揮,也漸漸擁有了一些成就。
月關說,自己是一個“不安分”的作者。他創作的《回到明朝當王爺》取得巨大成功后,沒有拖沓注水,在它連續排名第一的時候果斷結束。又拒絕編輯建議,沒有繼續寫自己廣受歡迎的歷史類作品,而是寫了一部西方玄幻。隨后,他又寫了一部都市題材的作品。雖然這兩部的成績遠遠不如他的歷史類小說,但他仍然樂此不疲,還想嘗試仙俠、網游類等等 。
寫書十余年,月關一直保持認真閱讀讀者書評的習慣。一次,他看到了一個讀者在書評區的發言:“金庸那么有名,一輩子造詣最大的就是武俠。瓊瑤的作品捧紅了多少明星?人家寫的就是言情。沒有人是全才啊,你為什么不寫你最受讀者們歡迎也是你最擅長的類型,難道你非要把所有的故事類型都嘗試一遍?”
這句話給了月關很大觸動,有感于這位讀者的金玉良言,從那時起,月關更專注于所擅長的歷史類小說的創作,雖然在此期間他說自己依然“不太消停”,從穿越歷史又開始嘗試歷史傳奇,但畢竟是在歷史類型當中。經歷了困惑與艱難,和“無所適從”的前五年,月關在努力探索、努力嘗試,最終找回了自己的路,從此他的小說便又回到了自已最擅長的類型上。
如今的“大神”月關已經不再局限于網絡上,而是在實體出版,在影視行業都具備了一定的影響力,可以直接以小說和劇本與這些文化產業合作,進行創作成果的轉化,但他依舊盡量保持每天更新,他說:“如果脫離讀者久了,在網絡時代發展迅速的今天,你就很難再把握讀者的脈搏,創作出他們喜聞樂見的故事。”
《中華兒女》:這次的井岡山培訓都參與了什么活動,有沒有什么不一樣的感受?
月關:這次我主要是作為一個版塊的嘉賓去與朋友們分享創作經驗,記憶最深的是作家朋友們穿上紅軍軍裝,扛上槍,背上米籮筐,行軍跋涉、自給自足的活動。通過這個活動,我們更深切地認識到,我們能夠擁有今天太平富足的生活是何等的不易,那是先烈們用辛勞與鮮血為我們爭取來的。做為作家,我們應該珍惜這一切,應該意識到我們手中那支筆應該承擔的責任,我們的創作,不應該僅僅是注重故事性,也應該賦予它更多積極的、陽光的、向上的意義!
《中華兒女》:在這次活動以及與同行交流的過程中,您認為未來網絡文學的發展趨勢如何?
月關:我認為,強故事性與正三觀并不矛盾,我們需要掌握的是如何把這兩者完美地統一。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隨著網絡文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閱讀網絡小說,我們必須得承擔起作為一個創作者的責任,要賦予作品更多積極向上正能量的社會意義。網絡文學的發展必然會有一個自發性的篩選與過濾,能夠適應時代要求、積極陽光的作品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只以獵奇性、嚴重缺少文學性的作品、作者,將會被淘汰,這也是我們網絡作家必須在注重寫作技巧之外,在更多方面充實自已的原因。
《中華兒女》:作為第一代的網文“大神”,您認為在新時代網絡作家應承擔起怎樣的社會責任?
月關:現在網絡作家從自由寫作,漸漸進入自律寫作。每一個公民都有他的社會責任,作家更應該有他的社會責任。網絡作家要傳遞正能量,不靠低俗吸引眼球。
網絡從來都不是法外之地,它一樣要遵守法律法規。“凈網”行動在全國開展以來,一些價值觀扭曲的作品被處理,一些淫穢非法網站被關閉,這一行動其實正是我們辛辛苦苦、認真創作的作者們所歡迎的。因為那些低俗的不健康的作品不僅毒害讀者,它混雜在我們網絡作品當中,也拉低了我們網絡文學的檔次。會讓人以為這就是所謂的網絡文學。
我們網絡作家要考慮到自已作品對讀者的影響,給予作品更多的正能量。不管是普世價值觀,或是更加高尚的一些道德、道義,它應該是有益于我們的社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