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瑋
2017年10月1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隆重開幕!
一次次長時間的熱烈掌聲響起。這是黨心與民心的交響,這是自豪與自信的和諧。中國將如何走、走向什么地方,中國將帶給世界什么、世界對中國有哪些影響,這一切的一切在習近平的近200分鐘的報告中可以找到清晰的答案或回應。不再提GDP翻番目標,現代化建設目標提前了15年,從嚴治黨的表述變為“打鐵必須自身硬”……3.2萬字的十九大報告有了諸多新概念。
習近平總書記話語鏗鏘:“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不屈不撓的偉大民族,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中國共產黨是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偉大政黨。”這是時間給出的證明,是歷史賦予的自信,也是面向未來的昭示。
昂首奮進新時代,同心共筑中國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十九大對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的科學判斷,也是貫穿十九大報告的一條主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飛躍,也是貫穿黨的十九大報告的靈魂。
中華兒女將目光抽回到5年前,那是2012年11月15日上午,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25人組成的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選舉習近平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這天11時53分,剛剛當選的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熱烈的掌聲中,同中外記者親切見面。習近平總書記逐一介紹了新當選的其他6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代表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成員感謝全黨同志的信任,并表示定當不負重托,不辱使命。他說,全黨同志的重托,全國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對我們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們肩上的重大責任。責任重于泰山,事業任重道遠。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2016年,金秋北京。在錘頭鐮刀的巨大黨徽前,中央委員會以舉手表決的方式,一致通過了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這份舉世矚目的公報中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從中國共產黨歷史看,形成堅強的中央領導核心,并維護這個核心的權威,對我們這樣的大黨、大國尤為重要。毛澤東說:“一個桃子剖開來有幾個核心嗎?只有一個核心”,“要建立領導核心,反對‘一國三公”。正是在黨中央堅強有力的領導下,經過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人民接續奮斗,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才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確立習近平總書記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是全黨的鄭重選擇,眾望所歸。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強軍興軍開創新局面,港澳臺工作取得新進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開,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
又一個歷史性時刻到了,又一個關乎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盛會如期而至。中共十九大開幕,習近平所作的報告,響起了71次熱烈的掌聲。
102歲的焦若愚已經9次參加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在他任職北京市市長的1982年,十二大的報告中首次提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梳理文件可以發現,改革開放以來歷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曾七次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寫上了報告大標題。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因此,這次大會的主題依然寫上了這個關鍵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十九大對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的科學判斷,也是貫穿十九大報告的一條主線。來自外交部翻譯司的十九大代表周宇,10多年前在美國留學。有一次她寫的一篇論文被老師退了回來。老師在文中那句“中國不可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用紅筆作了標記,旁邊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Why not(為什么不)?”周宇歷數她這些年親歷的外交場合,感慨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一步一步走到了新時代,國家也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現在國際上問‘Why not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問‘Why的人越來越多了。”
在十九大報告中,許多代表注意到,在現代化目標的表述上有了細微的變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對此前黨代會的報告,多了“美麗”一詞,“現代化國家”改為“現代化強國”。
“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十九大報告27次提到“美”,16次提到“美好”,8次提到“美麗”。按照報告要求,建設美麗中國,不僅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同時還要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改革,帶動產業升級、生產方式調整的經濟變革,推動生活方式、價值理念的“綠色革命”。
新的實踐孕育著新的思想。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創造性地堅持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開辟了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2017年10月25日上午,十九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了25人組成的十九屆中央政治局,選舉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為中央政治局常委,選舉習近平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與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總書記代表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成員衷心感謝全黨同志的信任,表示一定恪盡職守、勤勉工作、不辱使命、不負重托。他說,過去的5年,我們做了很多工作,有的已經完成了,有的還要接著做下去。黨的十九大又提出了新目標新任務,我們要統籌抓好落實。只要我們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風雨無阻,奮勇向前。
以十九大勝利召開為標志,中國步入“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到2020年,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的時代,呼喚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領航中國繼往開來。
中華兒女自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那矯健的步履、從容的姿態里讀到沉穩豪邁的氣度和銳意進取的精神。這是新時代領航者的自信,這是一個執政黨的擔當,這是偉大民族復興的希望。
如今,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正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銳意進取,埋頭苦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駛向光輝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