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宏
【摘 要】我國是一個農業人口大國,農村經濟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農村公路是當地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可以拉動經濟增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反過來當地區域經濟的大力發展可以促進農村公路更好的建設,兩者相輔相成。本文簡單論述了農村公路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
【關鍵字】農村公路建設;區域經濟;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 F542.8;F1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0-020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0.090
【Abstract】China is a big country with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The rural econom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Rural roads are the found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y can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and improv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n turn,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local regional economies can promote the better construction of rural roads.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research of rural road 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Rural road construction;Regional economy;Development research
0 引言
各地區的發展經驗都證實:交通條件與經濟發展關系極為密切。對于農村來說,農村公路意義重大,對農村經濟發展極為關鍵。因此,加強建設和管理農村公路,改善農村的交通運輸環境,能夠實現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促進商品流通,讓農民富起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1 農村公路建設發展的必要性
我國目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不僅各方面發展不平衡,區域經濟發展也極度不平衡,我國13億中人口中,約有9億村鎮人口,而城鄉之間的差距明顯,這種差距是我們要抓緊解決的問題。為改善農村的經濟條件,要堅持貫徹“走出去”的政策,構建全方面協調發展的機制。致富先修路的道理早已是共識,便利的交通狀況對經濟發展意義極大,所以必須得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在農村公路建設上,政府必須給予大力支持,有了政府的支持,農村公路建設就會有足夠的經濟基礎,進展順利。農村公路的建設不僅對改善農民的物質生活條件、提升農民幸福感有積極意義,還能促進農村人民轉變生活方式、思想觀念,豐富農民的精神生活,更能推動農業、手工業、服務業發展.......所有這些都能提升農村的經濟,加快我國城鎮化進程。
2 農村公路建設影響當地區域經濟
農村公路建設無疑能推動農村經濟建設。農村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可以促進制定區域經濟政策,加大區域內資源開發利用度,促進產業結構優化。
2.1 促進當地出臺合理的區域經濟政策,加快建成農村公路網
農村公路能夠連接區域經濟,幫助實現物質流通,是決定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的重要因素。農村是我國重要的組成部分,農村經濟在國民經濟的地位自然尤其關鍵,農村經濟的有效發展能夠直接拉動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公路建設是一種會產生乘積效應的投資,公路建設對區域周邊農業、工業、旅游業等相關產業都有連帶性的積極影響。建設和發展農村公路設,能加大發揮農村商業化、產業化的交通區位優勢,促進城鎮化進程。綜上,建設農村公路能促進當地農村制定區域經濟政策,幫助農村地區人民脫貧,縮小與城市間的差距,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農村公路建設還能有效地增加城鄉交流,實現先富帶動后富,改善農村經濟狀況,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2.2 促進開發利用土地資源,加速農村經濟發展
我國的農村占地面積廣闊有,為使這些土地資源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改善交通是必須的。因為地理位置、使用屬性、基礎設施等因素都影響著土地使用價值,其中,基礎設施交通的便利度直接決定了土地價格、使用范圍和產出效益。交通設施與土地互為促進,便利的交通設施能帶動公路沿線的土地利用,土地被有效利用后又能反過來促進公路網建設。
2.3 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加快農村發展特色經濟
建設農村公路還能促進農村優化產業結構,長期以來,農村是以第一產業,即農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這種單一的產業結構極易受天氣影響,而且對人力的消耗很大,但效益卻并不高,如果農村再不對這種單一的產業模式進行調整優化,就會越來越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建設農村公路正好可以幫助農村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建成的公路能夠使農村交通便捷,促進物資流通,實現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的聯通、融合,推動建成區域性的規模經濟,吸引投資,推動特色農業和服務業、旅游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農村公路建成后,市場能得到穩定的發展,區域能實現協調發展。
3 制約農村公路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因素
農村公路是組成公路交通體系的關鍵部分,是農村公路,實現了農村與干線公路的連通,農村公路是發展農村經濟、提升農村經濟效益的基礎設施,極大地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但是有各方面的因素也制約著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從而制約著農村經濟,主要的制約因素有:
(1)自然地理環境因素制約:我國地廣山多,農村公路分布廣,里程長,農村交通不便使得農村公路建設、管理、維護都存在不小難度。
(2)歷史、政策因素制約:由于我國歷史因素,如觀念、地域、發展階段等,我國的農村基礎設施不完備,不利于農村經濟發展。而公路建設一般具有較大的規模,需要的投入多,還必須經過較長一段的建設周期,所以政府必須要出臺支持政策,這樣才能使農村公路建設發揮出它應有的經濟效益。
(3)資金因素制約:公路建設、管理和養護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才能順利進行,但是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村經濟狀況不理想,這使得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來源單一,除政府投資建設外,幾乎再無其他更多的資金來源,這導致很多農村地區的公路建設難以開展或者后期維護困難。
(4)農村的文化及思想意識制約:農村群眾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存在思想保守的現實,很多農村人民不太樂意參與到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公共事業的建設中去,尤其是當農民個人利益受牽連時,他們中有些人不配合,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公路建設。
(5)公路經常性管養不到位制約:公路養護資金不足、工作人員工作環境差、管養人員缺乏、公路超載嚴重等因素都導致公路管養不到位,而不到位的公路管養使得公路路面技術狀態、通行情況不盡人意,不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采取三個措施:第一,在建設農村公路時就要確保農村公路里程與質量是相匹配的,在增長公路里程時,要保證公路質量不受損,如此才能有效地提高公路里程,使農村公路充分發揮其經濟帶動作用;第二,通過多渠道融資,發揮政府資金引領作用,多種資金來源融合發展,在籌齊資金后,要科學合理地分配好建設資金與養護資金,不僅考慮好“建”,也考慮好“養”,把農村公路建設、養護責任明確,防止建設問題導致養護問題;第三,加強對公路交通秩序的整頓和管理,努力建設文明、和諧交通,使農村公路維持其實際效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4 結語
在當地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村公路建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強農村公路建設不僅能增加農民就業機會,促進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還能帶動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同時,便捷的農村公路網給人們的生活、生產和出行帶有便利,能促進區域間的物資流動和人文交流,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所以,各級政府部門應當加強農村公路建設,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改善農民的生活狀況、促進農村區域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戴瑩,淺析農村公路建設對區域經濟的影響[J],經濟論壇,2014.6.
[2]孫萌萌,農村公路建設對當地區域經濟的影響研究[J],技術與市場專題研究,2017.3.24.
[3]馮震宇,農村公路建設對農村經濟發展的研究分析[D],西北農業大學,2015.5
[4]岳曈曈,農村公路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J],科技視界公路科技,2015.7.
[5]彭春蕾.淺談農村公路建設工程質量監控和管理[J].中國西部科技,2011,10(12).
[6]程元棟.淺談新時期農村公路建設工程管理[J].建筑工程,201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