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英 陳波 牛小娟 彭曉東 杜軍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表現形式多樣,可累及多系統及臟器[1]。狼瘡性腎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疾病中最常見并發癥之一,同時也屬于一種繼發性腎小球疾病,該病主要以青壯年女性為主,老年人發病相對較少,臨床上老年LN的誤診率較高,易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等,而且老年LN病人免疫功能衰退,更易引發其他嚴重并發癥,嚴重威脅老年人生命安全[2-3]。國際改善腎臟病預后組織(KDIGO)頒布的指南中將環磷酰胺聯合糖皮質激素方案推薦為治療活動性LN的一線方案[4]。近年來研究指出,白芍總苷在SLE治療上效果顯著,可有效調控病人的免疫功能[5]。本研究旨在探討白芍總苷輔助一線治療方案對老年LN的療效及對病人免疫功能及氧化應激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LN病人臨床資料,所有對象均符合LN診斷標準[6],屬于活動性LN,研究取得倫理委員會批準,病人入組后臨床資料齊全,且排除:(1)伴有重癥自身免疫性肝病、嚴重結核、真菌及其他重癥感染者;(2)存在高血壓、血栓、精神疾病、心肌梗死及內臟手術病人;(3)治療依從性差,未能按療程完成治療;(4)近期內接受過本研究相關藥物治療者,對研究藥物存在過敏者。依據病人接受的治療方案,將病人分為常規組和觀察組,每組46例。常規組年齡60~79歲,平均(68.24±3.57)歲;男10例,女36例,病程1~6年,平均(3.82±1.07)年。觀察組年齡61~80歲,平均(66.72±3.39)歲;男12例,女34例;病程1~6年,平均(3.71±1.29)年。2組病人男女比例、平均年齡及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常規組病人接受環磷酰胺聯合醋酸潑尼松方案治療,注射用環磷酰胺(江蘇盛迪醫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50716,產品規格0.1 g)沖擊療法,劑量為(0.8~1.0)g/m2,加生理鹽水靜脈滴注治療,每月1次;醋酸潑尼松片(強的松,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批號150319,產品規格5 mg),口服治療,每次5~10 mg,每日劑量為40~60 mg,待治療4周后,依據病人病情逐漸減量,同時給予相應的鈣劑治療。觀察組病人在常規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白芍總苷治療,白芍總苷膠囊(帕夫林,寧波立華制藥有限公司,產品批號150722,規格0.3 g),每次0.6 g,每日2~3次。2組均治療6個月。
1.3 療效評估
1.3.1 治療效果評價:(1)完全緩解:治療后病人尿紅蛋白、尿沉渣及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恢復至正常范圍,24 h尿蛋白(urine protein,Upro)<0.5 g,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35 g/L;(2)部分緩解:治療后病人Scr水平明顯改善,24 h Upro≥3.0 g,ALB≥30 g/L;(3)無效:治療后病人Scr水平無好轉甚至升高,24 h Upro≥3.0 g,ALB<30 g/L??傆行?(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7]。
1.3.2 觀察指標:2組病人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后抽取空腹外周靜脈血,分裝2管,一管進行免疫常規檢查IgG、補體C3及C4水平,檢測儀器為美國貝克曼庫爾特IMMAGE800雙光徑濁度分析儀;另一管經離心取血清后,檢測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水平,兩者分別采用ELISA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測定,試劑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研究數據均由本院檢驗科提供。
1.3.3 不良反應:觀察并比較2組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口腔霉菌感染以及惡心嘔吐等藥物總不良反應發生率。

2.1 療效比較 治療后常規組與觀察組治療無效病人分別為9例(19.57%)和3例(6.52%),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236,P<0.01)。見表1。

表1 2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n=46)
注:與常規組比較,*P<0.05
2.2 免疫應答相關指標水平比較 2組病人治療前IgG、補體C3及C4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IgG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補體C3及C4水平均顯著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觀察組治療后IgG水平顯著低于常規組,觀察組補體C3及C4水平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免疫應答相關指標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常規組比較,△P<0.05
2.3 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2組治療前SOD、MD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SOD水平均顯著升高,MDA水平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SOD水平較常規組顯著升高,MDA水平較常規組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常規組比較,△P<0.05
2.4 不良反應比較 常規組治療過程中有4例病人出現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及口腔霉菌感染各3例,1例病人出現惡心嘔吐,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3.91%;觀察組中尿路感染及呼吸道感染病人各2例,口腔霉菌感染及惡心嘔吐病人各1例,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04%。2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13,P<0.05)。
3.1 老年LN LN屬于臨床難治性疾病之一,在SLE病人中其發病率為40%~80%,幾乎100%的病人在腎活檢時存在腎臟病理學改變,被認為是SLE疾病中最為常見及嚴重的臟器損傷之一[8]。目前對于老年LN發生率報道內容不一,相關研究發現,LN發病人群以中年群體為主,再加上疾病本身發病隱匿,而老年群體多伴有其他系統性疾病,缺乏典型臨床病癥,導致老年LN研究相對較少。與中年LN病人相比,老年LN病人水腫、低白蛋白的發生率相對較低,臨床癥狀多表現為發熱、關節痛、肌痛無力及易疲勞等,因此常被誤診為老年性骨關節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9]。
3.2 老年LN治療 當前,LN的臨床治療以藥物為主,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霉酚酸酯以及大劑量免疫球蛋白等,其中以免疫抑制劑最為常用,自免疫抑制劑廣泛推廣以來,LN死亡率已顯著降低[10]。但是由于老年病人自身免疫功能較差,機體代謝率降低,對治療藥劑耐藥性也減弱,因此需對此類特殊人群采用保守型方案治療,秉承高效、安全的原則,如采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治療。祖國醫學認為白芍總苷具有益氣養血、通絡、止痹、消炎抗炎等功效,對機體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調節功能[11-12]。本研究發現,在一線治療方案基礎上,白芍總苷輔助治療可有效提高老年LN的治療總有效率,改善病人臨床體征,其原因可能與白芍總苷對老年LN炎癥應激及免疫功能的調節作用有關。
3.3 老年LN與免疫功能 LN作為一種典型的自身免疫性腎疾病,其發生機制較為復雜,受遺傳、免疫及炎癥等多因素影響。免疫復合物型變態反應是SLE的主要發病機制之一,變態反應可激活補體系統,導致血內補體水平顯著降低,補體較少,會降低機體對免疫復合物及凋亡細胞的清除能力,更易誘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13-14]。本研究結果指出,白芍總苷輔助治療,可有效降低IgG水平,升高補體C3及C4水平,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白芍總苷的免疫調節功能,然而具體原因仍有待于進一步探究。
3.4 老年LN與氧化應激 在免疫介導的腎小球疾病中,羥自由基引發的脂質過氧化反應在腎小球損傷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15]。LN病人處于明顯的抗氧化物質耗竭狀態,表現為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前者反映了脂質過氧化增強,后者則表明抗氧化功能降低[16]。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種治療方案均能夠有效恢復機體氧化與抗氧化功能的失衡,但聯合白芍總苷治療病人氧化應激指標水平改善作用更佳,研究結果揭示,白芍總苷治療可進一步改善病人的氧化應激狀態,其原因可能與白芍總苷對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有關[17]。
此外本研究還對2種方案對病人治療過程中產生的藥物不良反應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聯合白芍總苷治療可有效降低總不良反應率,研究結果與先前報道的內容相符[18],進一步證實,白芍總苷可糾正醋酸潑尼松和環磷酰胺治療產生的藥物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在一線治療方案基礎上輔以白芍總苷治療老年LN,可顯著提高治療的總有效率,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改善機體免疫功能及氧化應激狀態,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