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翔
一直想要做中國的DHL、聯邦快遞的順豐終于邁出了關鍵一步。10月26日順豐發布公告稱,收購敦豪供應鏈(香港)有限公司和敦豪物流(北京)有限公司100%股權,將整合DHL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供應鏈業務,本次交易總對價為人民幣55億元。雙方交易完成后,順豐香港將成為敦豪香港和敦豪北京的唯一股東。順豐將獲得DHL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的供應鏈管理業務、管理團隊以及運輸倉儲科技。除了此次收購的55億元外,在今后十年,順豐每年還將支付DHL基于營業額計算的合作費用。
順豐前員工李偉告訴《中國儲運》雜志記者,順豐兩年前成立的供應鏈業務一直不慍不火,這次收購DHL的供應鏈業務,補足了其業務短板,可以說在此次收購事件之后,順豐已經在國內快遞、國際快遞、增值服務、冷鏈運輸、倉儲服務方面,已經形成了完整而且相對高效的業務體系,滿足了順豐立志做綜合物流服務集團的發展目標。
DHL北京項目經理馮露則向《中國儲運》雜志記者表示,此次收購是一個雙贏的結局,DHL因此將更加專注于自己擅長的國際物流業務,而且還多了一個強又力的中國合作伙伴。
實際上,馮露未詳細說明的是根據DHL最新的財報顯示,在2018年第二季度中,DHL供應鏈在四個板塊中營收份額最小,為32.1億歐元。而且在2018年Q1、Q2,DHL在供應鏈業務上的營業收入一直處于下滑趨勢,其中亞太地區Q1同比下降15.4%,Q2同比下降10.7%;而亞太地區的營收主要來自中國和日本,這樣來看,DHL賣出供應鏈業務也有其重要的業務原因。
不難看出,順豐能夠花如此重金收購國際快遞巨頭DHL在華業務,對于順豐的戰略實施和前景規劃極為有利。天津一家快遞加盟商錢亮就向《中國儲運》雜志記者表示,DHL一直是順豐的對標企業,此次收購和當年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一樣。都標志了順豐這家企業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一個新的里程碑。
有業內人士在網絡撰文分析,通過此次收購,順豐至少達到了3個目的。第一,通過整合優質標的資產及與DHL達成區域內供應鏈戰略合作,可以在供應鏈業務領域獲得一定期限的DHL品牌使用權、世界領先的合同物流專業經驗及客戶資源,從而大幅增強上市公司在供應鏈/合同物流領域的業務能力,使公司在行業競爭中快速占據領先地位。第二,標的公司業務能力優異,其在第三方運輸、倉庫管理、企業客戶增值服務等方面的專長將有助豐富順豐控股的業務線,與上市公司現有產品線形成有效互補。本次交易切實推進順豐控股業務多元化進程以及向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的轉型,可以更好地為客戶提供跨行業、全產業鏈的物流服務及解決方案。第三,標的公司在汽車、醫療、消費電子以及半導體等具有高壁壘、高附加值服務的領域業務經驗豐富,可以提供市場領先的服務,包括保稅區物流、產前物流、無塵室等。收購標的公司將有效提升順豐控股供應鏈物流業務現有實力,幫助公司更好地把握中國供應鏈物流市場的行業機遇。
錢亮表示,雖然自己并沒有做順豐的業務,但是一直關注順豐。從最近來看,順豐進入了市場快速擴張期,大的市場動作頻頻。“這和順豐上市有關系”,錢亮向《中國儲運》雜志記者直言了自己的看法。
以今年為例,順豐機場在湖北鄂州正式破土動工,立志打造中國孟菲斯機場;順豐航空在運營全貨機數量增長至48架;和中鐵集團建立合資公司,開拓鐵運市場;與美國夏輝成立合資公司,加大市場開拓力度,以及本次對DHL業務的收購;就連順豐老總王衛也開始從神秘富豪的標簽中走出來,開始面對公眾和媒體。
“順豐的市場打法很明顯在變化。”錢亮說道。

王衛自身的表現也說明了這一點,在最近的《中國儲運》雜志記者參加的一次媒體見面會中,王衛表示以前不面對媒體是因為感覺自己做的還不夠好。其言下之意不言自明——現在順豐做的還不錯。
從財報上來看,順豐的確做得不錯。根據2017年財報顯示,德國DHL以705.45億美元的營收穩居第一;美國的UPS和FedEx分別以658.72億美元和603.19億美元排在第二與第三;日本雅瑪多則以138.38億美元緊跟其后;中國順豐則以104.43億美元位列第五。這也是中國快遞企業第一次進入世界前五強席位。而在順豐剛剛進入世界第五名,就開始對第一名的DHL進行了收購,這步子邁的的確很大。
“步子邁的的確有點大,但是不邁不行”,李偉告訴《中國儲運》雜志記者,看似順豐遙遙領先于通達系,但是實際上順豐的危機意識極其強烈,尤其是在10月18日,京東物流正式宣布進軍個人快遞業務之后。
10月18日,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在“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宣布,即時起京東物流將在北上廣全面承接個人快遞業務,主打“更便捷、更安全、更豐富”理念,寄送目的地覆蓋全國絕大多數區域,攬收重量不超過30公斤的包裹。此次個人寄件業務的開通,則很有可能將以往京東商城“當天下單,次日到達”的速度將發揮到個人寄件身上。這樣的服務保障,以及京東自帶的質量口碑,和順豐的確是非常有一拼。另外客群上,順豐主打個人商務件,而京東主要服務相對高端的消費群體,這兩類客群天然統一。
“一個C端市場往B端市場切入,而另一個不斷從B斷市場往C端市場滲入,二者各有優勢領域,卻又都看中了對方的地盤。”李偉表示,順豐實際上在最近遭遇了強力阻擊,未來像個迷,好戲還在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