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富奇

2018年10月19 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業車輛分會第七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18年年會在安徽合肥召開,會議由安徽叉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協辦,丹佛斯動力系統、深圳安德普、安徽益佳通和合肥寶發動力支持。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安徽叉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德進,工業車輛分會會長唐超、秘書長張潔,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蔡惟慈等嘉賓領導和國內外工業車輛行業企業代表、主管部門及國家相關事業單位與媒體共200余人共同出席盛會。會議由分會會長唐超主持。


工業車輛分會會長唐超首先在致辭并表示:“工業車輛分會未來將繼續加強和發揮平臺的創新服務作用,充分向外界展示各項資源,提升中國工業車輛在國際上的影響;進一步整合大數據,幫助企業渡過發展瓶頸,解決企業車輛在生產、年檢等方面問題;建立團體標準,完善法律法規,助推行業整體進一步向前發展。”
安徽叉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德進認為:企業發展應在合作層面開展更多模式,不忘發展初心,牢記企業發展使命,以振興中華工業民族車輛為己任,繼續在產業轉型、技術研發、節能環保等方面做出應有貢獻。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發表了題為《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分析及趨勢展望》的演講。他分析了工業機械行業2017~2018年運行狀況、持續穩中向好的主要原因、運行特點和存在的問題,認為當前主要工作應支持配套企業發展和關鍵配套件應用推廣;促進在用工程機械監管和老舊設備淘汰更新;深化“走出去”,推動國際化品牌建設;應對貿易保護和貿易摩擦;推進非道路移動工程機械污染排放標準制訂及技術產品推廣;強化短板裝備發展,完善行業誠信體系建設,踐行行業自律。
祁俊談了當前行業運行特點及存在問題:特點是市場結構調整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機械保有量單邊增長勢頭改變,部分產品保有量下降;靠增量需求和市場規模的擴大轉到市場存量調整和更新需求為主的市場結構;新的需求領域新產品推廣不斷取得進展。
行業的主要問題是:基礎設施投資拉動作用減弱;周期性發展特性仍將持續;國際上面臨更加負責嚴峻的市場、投資和準放方面的考驗;發展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國內外市場競爭秩序問題仍較嚴重。
工業車輛分會秘書長張潔報告了分會2018(2017.10-2018.9)年度工作總結和財務情況,以及2019年工作計劃報告,分會工作質量在不斷提高和改善中,更加發揮分會的橋梁與紐帶作用,編寫了中國物流年鑒、中國物流發展報告、中國物流發展藍皮書、工程機械年鑒等多部行業報告,發布了首個工業車輛團體標準,統一鋰電池叉車充電機與電池管理系統之間的通訊協議、規范新能源叉車市場。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蔡惟慈做了《當前機械工業運行形勢》的匯報,蔡惟慈特別顧問認為,工業車輛當前“形”:總體平穩增速低于上年,但高于工業平均水平;“勢”:穩中求變,上半年微幅上行,下半年小幅下行,行業分化加劇。未來,蔡惟慈特別顧問預測2018年全年機械工業增加值、主營收入和出口利潤等增幅略高于7%,利潤增幅略低于7%;2019年增幅下行壓力將會加劇,增速與2018年相近或略低,外部壓力將會導致出口不樂觀。






蔡顧問分析了2018年產品類型及其銷售形勢特點:一是與消費和人民生活關系密切的產品形勢較好,增速加快;二是投資類主機產品普遍進入平穩增長期,汽車正在向低速增長期過渡;三是與智能制造、技術改造和升級關系緊密的產品近期較好;四是配套產品增勢比較平穩,增速較好。
蔡惟慈指出,在當下經濟運行中的主要困難有三點,總體需求不足;成本上升過快,原材料漲價過猛,人工費用剛性上漲;應收賬款和產成品積壓較多。
知本創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楓從資本咨詢角度了分析了工業車輛發展現狀,強者越來越強,梯隊分級明顯,但梯隊內差別呈現縮小趨勢。徐楓副總經理認為,當下工業車輛所面臨的機遇挑戰是行業正臨轉型升級,大量企業跨界進入,競爭日趨激烈,應把握轉型升級機遇,突破創新,不斷構建競爭優勢。
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總監汪萍從自身展會CeMATASIA角度,對產業升級、工業4.0做了解讀,近年來不斷增長的參展商,讓汪總監也十分有底氣地說,中國工業車輛發展勢頭是整體向上的,無論是內資產品還是外資品牌,都在良性競爭中前行。
19號會議結束后,全體人員參觀了安徽叉車集團有限公司整車裝備部和模具鑄造部,現場可以看到,叉車零件在訓練有素的員工作業下,逐漸成為一臺完整的叉車,參觀眾人在感嘆其部門在機械化、科技化水平上先進的同時,也深深覺得不虛此行,對于未來自身企業的升級改造和發展方向,安徽叉車集團其行業內領先的企業生產管理模式經驗,對于此次參觀的眾人是一次十分寶貴的經驗。
10月20日,年會開啟了第二日議程,會議現場眾多領導和企業負責人的頭腦風暴在升級,助推大會走向高潮。
首先由工業車輛標委會秘書處王墨洋主任向現場觀眾介紹“全國工業車輛標委會標準化工作簡況”,至今已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21項、機械行業標準16項。他認為,規范的行業標準會讓行業更良性健康的發展。
工業車輛分會秘書長張潔介紹了2018年工業車輛市場概況。繼2016、2017年行業展開新一輪增長后,2018年上半年延續升勢,截至8月,總銷量達到409183臺、出口110582臺,同比 2017增長 26.64%、37.35%,預估2018年全年總銷量有望沖擊150萬臺。
以1~8月銷售情況看,電動步行式倉儲叉車繼續領漲,但值得注意的是內燃平衡重叉車雖然是中國市場的主要車型,但月銷售數據下滑明顯。張潔秘書長認為,新能源之所以受到青睞,有5方面原因:1.車型、制造商增多;2.配套企業豐富;3.標準的逐步完善;4.客戶認可度增加;5.未來發展的必然結果,但也需要注意新能源叉車產品的良莠不齊。
未來,叉車行業熱點將持續表現在電動、新能源、智能化、解決方案4方面,因此,未來企業發展需要找準企業自身市場定位,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做強做專做精做深企業優勢,從而取得良好的市場定位。
丹佛斯動力系統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控制系統事業部總監劉正富發表了《丹佛斯動力系統致力于叉車工業車輛》的演講,闡述了丹福斯動力系統與叉車的緊密聯系。由丹佛斯所打造的PLUS+1平臺,可以提供定制化軟件控制開發、開放易用的開發平臺、遠程維護和數據分析等功能,便捷叉車使用者的日常需求。
安徽益佳通電池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德清,就電動叉車動力核心——鋰電池,從企業自身做了探討,益佳通擁有國內一流的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生產線,全線采用MES系統進行追溯和品質管控,每塊電池經過37道工序的精細打磨,給予客戶最優質的電池保障。






安徽叉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安國,發表了名為《不畏浮云遮望眼——高增長環境下的理性思維》的演講,以自身為例,揭示企業應從推進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構建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互聯網與移動APP平臺、加快基于車聯網和物流解決方案的智能產品研發、推動智能工業車輛產業化應用、堅持國際化戰略等幾方面,提升產品技術科技水平和企業市場競爭力。
杭州叉車集團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監陳偉強認為,未來以價格為市場主導應改為以技術、效率、服務為導向,激發叉車技術研發,繼而進一步降本增潤。技術突破和研發的成功,也有利于降低中美貿易戰對我國工業車輛出口的影響。
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凱傲亞太戰略和業務拓展及財務高級總監連宗慶表示,雖然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速放緩,但叉車銷量還在穩步增長,尤其是中國叉車市場引領了全球的增長,仍需注意產品同質化、惡性價格戰等阻礙行業發展問題,同時也要關注租賃市場的強勁增長.凱傲會上展示了2027發展戰略,未來凱傲會專注在能源、數字化、自動化等方面助推行業、產品發展。
浙江中力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何金輝發表了他對國際市場的看法,他認為最好的出路是技術創新,降低成本,并真正做到全球化;對新技術的看法,人工智能要重視人才、引進人才、留住人才,人工智能服務與人的關系;對物流設備的看法,應根據物流新趨勢、新需求優化設備;對新模式,企業應改變思考模式,在快中求穩,找尋最適合自身發展的出路。
為期兩天的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業車輛分會第七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18年年會,在眾多大咖思想與言論的碰撞中圓滿結束。此次大會的召開,相信會為工業車輛行業未來發展,帶來更多新思路和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