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寬
每年11月份到了吃蟹的高潮季。這時候我們都要四處吃蟹,去太湖,陽澄湖,高郵湖,在名貴的餐廳吃,在街邊小館子吃,也在家里吃,吃的方法也多種多樣,蒸了吃,煮了吃,醉了吃,當然也把蟹膏蟹黃取出來下酒吃。
在陳曉卿導演的《風味人間》第一集中,最饞人的一種食物叫:禿黃油。當金黃色的蟹膏蟹黃澆到米飯上時,我感覺聽到了一億多人的口水吞咽聲。
禿黃油,在美食行業已經不算是一個新鮮吃法了。但是更多的人對禿黃油還很陌生。這道菜據傳是一道青樓菜,長三討好恩客,留住男人的胃,進而留住男人的心。這種說法也不過是給禿黃油披上一層香艷的外衣。
所謂“禿”,是蘇州當地土語,意思是“只有”,黃油則是蟹黃與蟹膏,在傳統中,這是保存蟹的方法論。每年入冬,大閘蟹的季節過去,為了在春節之后還能吃到大閘蟹,就需要妥善保存,于是把蟹拆開,蟹黃蟹膏這些精華物,加上透熟的肥膘末,然后用蔥、姜爆香,再用黃酒燜透,高湯調味,最后再淋上豬油。在沒有冰箱的年代,這種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使美味的壽命延長。
禿黃油可以配上米飯,名為禿黃油撈飯,旁邊可以搭配一點點大紅浙醋,攪拌均勻,每一粒潔白的米上都沾著晶瑩透黃的黃油,蟹香與豬油香聯袂而至,還沒吃,就已經極度誘惑。這樣一碗尤物擺在面前,不能狼吞虎咽,而是小心的,慢慢的,一點點咀嚼,體驗每一顆米粒的每一個側面。米粒潔白的身子,套著一件油膩的黃袍,不免有生命是一襲華麗的袍子,哪怕上面沾滿蟹黃的感慨。
也可以配一碗清湯面,配上禿黃油,就成了禿黃油撈面。當然也可以搭配上一瓶葡萄酒,就成了“醉生夢死”。
我想什么樣子的葡萄酒可以搭配上如此濃墨重彩的美味,單一葡萄品種的葡萄酒壓不住火,禿黃油是公母配,混釀才足夠強烈。應該是來自法國波爾多的一款,有典型的波爾多風格,入口飽滿、圓潤。應該可以放心暢飲,不必要膜拜,不必要珍藏。
那么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旗下的傳奇系列是個不錯的選擇。比如一款傳奇波爾多白葡萄酒,它由50%白蘇維翁、40%謝蜜雍以及10%灰蘇維翁混釀而成。這款酒在口中清爽迷人,能調動出你對葡萄酒最為簡單、純樸的情感,如此的選材結構,有雅致,有余味,很適合搭配中餐,是一款性價比很高的佐餐酒。
傳奇系列的酒水都有一種貼近餐桌的氣質,喝起來不讓人覺得有距離感。同樣,禿黃油也出身不凡,卻平易近人。好酒好菜,總會碰撞出一些人生火花。但是這道菜不能最早上,沒有前戲的高潮有點無趣,并且口腔內充盈著蟹黃的濃墨重彩,下面的美味再美也不過了了。
在吃禿黃油配傳奇波爾多白葡萄酒的時候,偶爾也會回憶一下自己的吃蟹傳奇。第一次吃螃蟹是什么年紀?太遙遠了,以至于記不清楚。
大概是1986年或者1987年的秋天,我跟著爸爸去鎮上的小餐館里吃飯。他那時的年紀跟我現在差不多,樂于交際,呼朋喚友,他們在一個小館里喝酒,在碰杯的間隙,丟給我一只螃蟹,打發我去旁邊玩。我看著那只蟹,沒有多大,空蕩蕩的,似乎也沒有什么黃,我不會吃,也沒吃過,不知道從哪里下口,帶著蟹殼胡亂嚼了,微微有點腥鮮的滋味,一點也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