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
摘要:構建開放型、共享型的教學資源庫有助于集中優質師資力量、提高教學資源利用率,具有相當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因此,如何利用好現有的教學資源和有限的財政資金,建設共享型高職會計教學資源庫是十分值得思考的。
關鍵詞:大數據 高職 教學資源庫 會計
引言
會計是一門政策導向性較強的學科,盡管當前各高職院校在授課重點與專業建設等方面側重點略有不同,但是就本質來看,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知識與實操技能還是以國家統一規定的準則為標準。因此,建設共享型高職會計教學資源庫在實際的高職會計教學中具有廣泛的需求基礎。伴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為日常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教學資源庫的建立也應緊跟潮流,利用好數據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改進思想理念,提升技術水平。本文就如何建設共享型高職會計教學資源庫提出了一些見解,希望能夠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一、多校聯合,資源互通,信息共享
傳統的教育資源都只面向特定的學校和學生,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和專有性,這不僅會導致不同的高職院校之間資源不互通、信息不互享、各個高職院校各自為戰,還會導致社會教學資源出現低水平重復建設、教育類公共產品使用率低、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等問題。因此,要建設共享型高職會計教學資源庫,就需要各個高職院校之間互聯互通,會計教學資源、信息共通共享,使不同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師生能夠在大數據背景下以公共產品資源的形式從會計專業教學資源庫中獲取教學所需學習的專業資源。
二、面向不同教育背景的學生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與不斷改革,高職院校的生源結構也隨之發生改變。譬如,在會計專業中,雖然目前大多數學生都是通過高考進入高職院校,但通過中高職等方式進入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占比逐年增加,使得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教育背景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學校與相關教師如何在當前這種教育背景復雜多樣的班級中開展教學,并且保證教學質量,已經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傳統的大水漫灌式或者只依賴于某本書的教學方式顯然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也不符合現在的教學情形了。
因此。要做到因材施教并對不同教育背景的學生采取有效教學,就要建設共享型高職會計教學資源庫。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對課程知識進行模塊化、積件化、元素化設計,使得不同教育背景的學生都能夠掌握課程知識,跟上課程進度。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要鼓勵他們根據自身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與未來職業發展規劃利用好會計教學資源庫,自主學習實操案例、積極參與線上線下測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善于利用教學資源庫,豐富課堂教學實例,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利用資源庫進行自我學習,并幫助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三、靈活應用大數據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
高職會計教學資源庫已經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建設與發展,具備了較為充足的知識素材庫與相對完善的運用體系,但是,目前大多數高職會計教學資源庫的主要應用接口還是以PC端較多,雖然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域限制,有助于學生利用遠程網絡進行學習。但是由于目前高職學校的網絡綜合財務類實訓室數量仍然存在缺口,雖然能夠滿足基本授課需求,但是無法保證學生能夠自由地學習。此外,以Pc端為主要接口也影響了教學研究員操作的便利性,從而影響了教學資源庫信息的更新效率。
隨著移動網絡技術的快速成熟與迅速普及,移動端尤其是手機端,成為了連接校內外實訓基地與學生的重要紐帶。在共享型高職會計教學資源庫的研發與維護過程中,要靈活應用大數據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拓寬學生的學習平臺,進一步打破教育資源的地域限制。
四、加深校企合作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全面、深入的校企合作是建設共享型高職會計教學資源庫的重要依托。不過,當前我國高職會計校企合作還處在由會計院校提出要求、提供場地,由社會企業提供資金、提供某些財務軟件等設備的階段。從企業角度來看,當前的校企合作僅僅停留在投入層面,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在一定程度上略顯被動,使得企業參與會計教學資源庫建設的興致不高,沒有深度融入資源庫建設的意愿。從學校角度來看,當前學校培養的人才素質不能滿足合作企業的用人需求,導致會計畢業生找工作難與企業招工難的問題同時出現。此外,企業對高職院校的投入不同于普通的商業投資,對高職院校的投資回報期長、難以用具體的資金數額衡量,因此,許多企業不愿意深度參與校企合作。
因此,在當前形勢下,怎樣激發企業的合作積極性,提高校企合作質量,深度拓展合作是高職會計教學資源庫建設人員應當重視的問題。資源庫建設過程中校企合作應當秉承互利互惠的原則,堅持利益共享,建立合作保障機制,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會計專業知識具有一定的體系性與政策導向性,細化到不同的行業中又有不同的側重點與業務處理要點。
五、總結
綜上所述,會計是一門具有理論嚴謹性與政策指導性的學科,其從業人員需要在職業生涯中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知識與實操能力。因此,在建設共享型高職會計教學資源庫的過程中,應當全面考慮企業實際需求與潛在需求,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為資源庫建設提供資金與技術條件。此外,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思維能力,因此,要滿足新經濟與技術形式下的人才需求,除了上述措施以外,還要促進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