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斌斌
摘 要:分析決策團隊的年齡差異、經驗差異、學歷差異和專業差異對流通業績效的影響,采用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的方法探究決策團隊差異性、行為整合對流通業績效的影響。研究發現,年齡差異、經驗差異、學歷差異和專業差異均能對流通業績效產生顯著的正向效應;行為整合在年齡差異、經驗差異、學歷差異和專業差異下對流通業績效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差異性;行為整合;流通業績效
我國經濟已步入經濟新常態,在“十三五”時期,國民經濟行業結構將發生更為深刻的變化,作為先導性、基礎性產業的流通業也將發生根本性變革。受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影響,未來我國流通業發展也將面臨眾多障礙,有效突破這些障礙瓶頸,是推動流通產業成功轉型升級的根本保證。
在流通業發展過程中,流通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為行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而決策團隊是流通企業的核心價值元素,其決策的正確或否、質量高低長遠或否,都能對流通企業的競爭力產生直接、關鍵的影響。可以認為,決策團隊關系到流通企業的生存,關系到整個流通業績效的提升。根據Beckman等人提出的觀點,決策團隊雖然能夠做出大量的創新決策,但決策效果受到決策團隊內部個人特質、受教育程度、決策經驗以及專業技能等多方面影響,決策團隊的這些因素差異,將直接導致流通業績效改變。同時,團隊的創新決策是一種不確定性高、對發散聯想思維要求高的復雜活動,行為整合在決策過程中起到了潛移默化的獨特作用。對此,本文將選取一定視角,研究決策團隊差異性、行為整合對流通業績效的影響。
一、理論假設
1.決策團隊差異對流通業績效的影響
有較多學者研究認為,決策團隊內部成員的年齡如果存在明顯差異,那么也會帶來經驗積累差異和思考問題的視角差異,所以對同一個決策的目標可能作出截然不同的路徑選擇,從而影響企業乃至行業的運行績效。但一般年齡差異大時,成員會彼此重視對方立場,為對方的立場考慮更多可行性和接受性。本文提出假設1:決策團隊年齡差異與流通業績效呈正相關。
當決策團隊內部成員之間的工作期限存在差異時,意味著經驗差異存在,這可能有利于團隊從近期、長期等不同視角重新審視問題并進行決策,能有效避免決策的短期化,有利于提高企業績效。本文提出假設2:決策團隊成員的經驗差異與流通業績效呈正相關。
此外,本文還提出關于決策團隊的另外兩個假設:
假設3:決策團隊成員的學歷差異與流通業績效呈正相關。
假設4:決策團隊成員的專業差異與流通業績效呈正相關。
2.決策團隊行為整合的調節作用
在一些特殊的環境中,決策團隊的差異性并非都能提高決策效用而提高企業績效,比如團隊內部可能存在維護“小團體”利益等情況,不利于企業績效提升。因此,筆者認為決策團隊對流通業績效的影響,一定程度上受團隊行為整合的影響。或者說,團隊行為整合,對團隊決策過程起調節作用。行為整合的概念最早由Hambrick提出,團隊行為整合包含了信息交換、行為選擇、共同決策三個要素。一般而言,通過有效地行為整合,可以促進團隊決策治理機制完善和創新發散思維提升,對企業績效的提升帶來重要調節作用。
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5:行為整合能正向調節團隊年齡差異與流通業績效的關系。
假設6:行為整合能正向調節團隊經驗差異與流通業績效的關系。
假設7:行為整合能正向調節團隊學歷差異與流通業績效的關系。
假設8:行為整合能正向調節團隊專業差異與流通業績效的關系。
二、研究方法及變量選取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獲取決策團隊、行為整合對流通業績效影響的一手數據,問卷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決策團隊的差異性信息,主要調查決策團隊內部人員的差異性,包括年齡差異、經驗差異、學歷差異和專業差異。第二部分是決策團隊的行為整合信息,主要分為能夠積極提出不同意見、決策團隊能夠充分交流溝通和決策團隊能夠主動整合思路三個方面。第三部分是決策團隊、行為整合對流通業績效影響。累計發放問卷100份,回收87份,提出無效問卷后,獲得實際有效問卷82份。
通過上文分析可知,決策團隊差異性包括年齡差異、經驗差異、學歷差異和專業差異四個方面,每個差異性變量共分為五大類,具體的分類標準如下:
年齡類別:30歲以下、31-40歲、41-50歲、51-59歲、60歲以上;
經驗類別:2年以內、3年-5年、6年-10年、11年-15年、16年以上;
學歷類別:高中及以下、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及以上;
專業類別:企業管理類、金融財務類、設計研發類、生產制造類、營銷類。
行為整合采用決策團隊能夠積極提出不同意見、決策團隊能夠充分交流溝通和決策團隊能夠主動整合思路等題項來衡量,所有題項利用李克七級量表進行測評,其中“1”表達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有點不同意,“4表示無法判斷,“5”表示有點同意,“6”表示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決策團隊、行為整合對流通業績效影響的測度也是采用李克七級量表進行測評,主要決策團隊的決策意愿、決策對流通業績效的影響兩個方面進行量測。
差異性指標采用Herfindal-Hirschman index方法來計算指標的差異性,具體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pi表示第i類成員所占的比重。當H值越接近0,表明決策團隊的差異性越小;當H值越接近1,表明決策團隊的差異性越大。
三、決策團隊差異性、行為整合對流通業績效的影響實證分析
為了避免流通企業管理規模及組織的影響,本文加入管理規模和組織冗余兩個控制變量,其中管理規模采用流通企業當年資產規模的對數來衡量,組織冗余采用流通業部門之間的資源共享度來測量。
1.變量的相關性分析
利用SPSS19.0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相關性統計分析。首先,對調查數據進行效度和信度檢驗,結果表明各因素的累計解釋量大于0.5,各變量的Cronbach's α值也大于0.7,說明調查數據的信度較高。然后,對相關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具體相關系數見表1。
由表1數據可知,專業差異與流通業績效的相關系數最大,其相關系數為0.59,且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但仍小于多重共線性閥值0.75,表明解釋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較低。經驗差異流通業績效的相關系數次之,其相關系數為0.4,表明解釋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較低。年齡差異、專業差異與流通業績效的相關系數相對較小,其相關系數都為0.37,說明解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低,即不存在多重共線性。管理規模與流通業績效的相關性不顯著,說明流通業管理規模對績效的影響不大。
2.回歸分析
通過多元回歸分析的方法研究決策團隊差異、行為整合對流通業績效的影響。本文共建立了三個模型:模型一驗證了控制變量對流通業績效的影響,模型二驗證了決策團隊差異性對流通業績效影響,模型三驗證了決策團隊差異性、行為整合對流通業績效的影響,為了避免多重共線性對模型三的影響,加入年齡差異、經驗差異、學歷差異和專業差異與行為整合的交叉項作為條件變量進行研究。三個模型的回歸結果見表2。
三個模型的DW檢驗均通過,回歸擬合結果較好,表明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和自相關現象。結果表明:
模型一對流通規模與組織冗余兩個控制變量進行分析,研究表明組織冗余對流通業績效的影響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適當的流通業組織冗余,有利于提高流通業績效。當流通業存在組織冗余狀況時,流通企業內部團隊決策的壓力將增加,有利于激發決策團隊做出科學決策,從而有利于流通企業的長期發展,提高了我國流通業的績效水平。然而,流通企業管理規模對流通業績效的影響并不顯著,說明管理規模的大小并不能決定團隊決策,也就是說決策團隊更應重視成員的能力而不是數量,過多的決策成員并不一定能提高流通業的企業績效。
模型二研究了決策團隊差異性對流通業績效影響,結果表明:年齡差異、經驗差異、學歷差異和專業差異均能對流通業績效產生顯著的正向效應,其中,專業差異對流通業績效的影響最大,其次是經驗差異和學歷差異,年齡差異對流通業績效的影響最小。由此,驗證了本文的假設一、假設二、假設三和假設四。
模型三研究了決策團隊差異性、行為整合對流通業績效影響,結果發現:行為整合與年齡差異的交互性系數為0.24,且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行為整合與經驗差異的交互性系數為0.21,且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行為整合與學歷差異的交互性系數為0.19,且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行為整合與專業差異的交互性系數為0.49,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模型三的擬合度大于模型二的擬合度,說明行為整合在年齡差異、經驗差異、學歷差異和專業差異下對流通業績效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由此,驗證了本文的假設五、假設六、假設七和假設八。
為了進一步判斷決策團隊行為整合對流通業績效的影響,本文將行為整合層面數據分為兩類,一類是高度行為整合,另一類是低度行為整合,探究不同行為整合狀態下決策團隊的差異性,具體結果見表3。
表3 行為整合程度對決策團隊差異性的影響
■
由表3可知,不同的行為整合程度對決策團隊差異性與績效的影響并不完全一致,高度行為整合的曲線基本位于低度行為整合曲線斜率的上方,說明決策團隊的整合行為使得決策團隊差異性對流通業績效的影響更加強烈。對于高度整合的決策團隊而言,專業差異性系數最大,然后依次是年齡差異、經驗差異、學歷差異。前三個差異系數都較為顯著,但學歷差異性并不顯著。對于低度整合的決策團隊而言,專業差異性系數仍舊最大,其中為0.25,要低于高度行為整合中專業差異性系數;低度整合差異對年齡差異和學歷差異的影響較為顯著,但是對經驗差異的影響并不顯著。
四、結語
決策團隊的年齡差異、經驗差異、學歷差異和專業差異均能對流通業績效產生顯著的正向效應,原因在于流通企業的科學決策對高層管理成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團隊行為整合可以提高流通業績效水平。行為整合包含團體內部的信息交換、行為決策和集體偏好。有效的行為整合不僅有利于激發流通企業管理層的創新思維,還有利于提高流通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提升我國流通業的績效水平。行為整合在年齡差異、經驗差異、學歷差異和專業差異下對流通業績效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流通企業應建立科學的選拔機制,形成年齡、經驗、學歷和專業差異化團隊,提高企業的決策能力。同時,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協調性。面對不確定性的企業決策時,團隊決策往往比個別領導決策更為穩妥。
參考文獻:
[1]Beckman C.The inflence of funding teams company affiliations on firm behavior[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49(4).
[2]Smith W K,Tushman M L.Managing strategic contradictions: A top management model for managing innovation stream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5,16(5).
[3]張莉,毛文娟.組織動態能力對員工創新行為的影響機理分析[J]. 商業經濟研究,2015(2).
[4]朱振偉,金占明.戰略決策過程中決策、決策團隊與程序理性的實證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31(3):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