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仕文 潘飛霞
摘 要: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為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培養跨境電商人才是新時代下建設創新型國家對人才需要的重要命題。本文在對跨境電商企業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從創業能力、創業知識和創業素質三個方面總結了跨境電商人才的創業要素指標,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于創業要素模型的高校、教師、學生構建的內部協調培養機制和政府、企業、高校共建的外部協同培養機制,旨在為跨境電商發展培養創業型人才。
關鍵詞:跨境電商;創業型人才;內部協調機制;外部協同機制
跨境電商作為“互聯網+”背景下新的國際商業活動形式,發展迅速,交易規模持續增長。2008年我國跨境電商整體交易規模只有0.8萬億元,2017年就達到7.6萬億元,預估計2018年將達到9萬億元,至2020年有望達到12萬億元。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為我國對外貿易開辟了新的方向,提供了新的增長引擎,同時也為人才培養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雖然高校每年都為跨境電商企業輸送了大量跨境電商人才,但是由于其實操能力不強、專業知識不扎實等原因難以滿足企業需求。因此探索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是高校應該思考的重要命題。當前,國家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要求把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切實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那么對于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高校應該抓住機遇,創新人才培養理念,探索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機制,切實培養新時代跨境電商行業所需要的創業型人才。
一、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的含義
創業型人才是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全面進行高素質人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人們對創業型人才的理解是隨著認識的深入而不斷深刻豐富的。最初人們把創業型人才只是理解為創辦企業的企業家。后來有的學者從心理學的角度對創業型人才進行界定,認為“具有創新思維、創業意識、創業能力、敢冒風險的就是創業型人才”。肖紅偉指出創業型人才是指具有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能夠創造性的綜合運用所掌握的各種知識,積極投入到社會的創業實踐中去,并在該過程中不斷的開拓的人才。韋聯桂則認為創業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強烈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具備良好創業素質與創業技能,獨立開拓新事業,開發新產業,為社會創造財富與提供服務的人才。綜合諸多學者研究來看,創業型人才應是有創業意識和創業素質,掌握了相關創業技能,敢于實踐的人才。但就高校人才培養的角度而言,創業型人才培養不應只是停留在培養學生在校創業,更應該是通過高校的創業教育,畢業以后,在其工作崗位上創造性地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開拓性、創造性地創業。
對于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目前學者還沒有給出過具體定義。綜合創業型人才的含義和跨境電商行業特征,我們認為“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是既符合創業型人才的特征,又能滿足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需要,具有在跨境電商行業創業的意識,掌握了跨境電商創業技能,具備了跨境電商創業素質,能夠在跨境電商行業中開拓性地發掘新機會,開發新事業的人才。
二、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創業要素模型
創業型人才的培養要面向未來,更要立足于現實,要培養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就要了解跨境電商行業對于創業型人才的具體要求,要深入到跨境電商企業實地調研。
本文采取行為事件訪談法,對杭州市跨境電商綜試區的53家跨境電商企業的總經理或部門經理進行面對面訪談,訪談的問題主要涉及:貴公司從事跨境電商的時間長短;什么原因使你開拓跨境電商業務;你覺得在跨境電商創業過程中哪些因素是起關鍵性作用的。訪談后對每份訪談記錄進行整理、分析和歸納。在借鑒美、英兩國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經驗,和結合我國高校對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實際情況,以及肖曉芳提出的“兩課堂,兩階段,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把經訪談整理分析的跨境電商創業型人才所需要的30個要素歸納為三個主要指標:能力指標、知識指標和素質指標。其中能力指標包括:風險控制能力、網絡營銷能力、網絡運營能力、選品能力、談判能力、洞察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協作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知識指標包括國際商法知識、管理知識、產品知識、財務知識、電子商務知識、國際貿易知識、經濟學知識、外語知識、網絡營銷知識、國際金融知識;素質指標包括自信、有毅力、有激情、冒險精神、吃苦耐勞、積極樂觀、眼光敏銳、有親和力、誠信。
接著,以創業要素為基礎編制相應問卷。然后對杭州市跨境電商綜試區135家跨境電商企業進行問卷發放,有效回收問卷為112份。最后運用SPSS19.0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目的在于對問卷結果的可靠性進行確認,以及各個要素對于跨境電商創業重要性進行相關分析。
首先,采用克朗巴哈系數對所獲取的112份有效問卷進行分析,其總體信度為0.910。其次,將創業要素的三個部分分別進行信度分析可以發現各自的Cronbach's alpha系數:創業能力0.781、創業知識0.821、創業素質0.836。由于Cronbach's alpha系數都在0.7以上,足以表明本問卷各測量項目內部一致性較好。
其次,對于各個具體指標下的構成要素與跨境電商創業重要性的相關系數,我們發現:13個在0.3-0.5之間,這意味著相關性程度為中等,其它13個要素都在0.5以上,也代表強相關關系。然后根據這個三個主要指標以及其下的各個要素,構建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的創業要素模型,具體如下圖:
三、基于創業要素模型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機制
培養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不光只是高校單方面的事情,也需要政府、企業等各方面協同參與,形成以高校、教師、學生構建的內部協調機制和政府、企業、高校三者協同的外部協同機制,這樣才能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從根本上提高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質量。
1.高校、教師、學生構建的內部協調機制
(1)高校層面
首先,高校應根據新形勢下跨境電商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轉變人才培養觀念,將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貫穿于相關專業的教育教學全過程。其次,做好專業選擇,提高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效率。根據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跨境電商研究報告發現,企業對跨境電商人才選擇的專業傾向中,占據前五名的是:國際貿易(70.10%)、電子商務(59.90%)、外語(44.10%)、國際商務(33.60%)、國際貨運物流(11.50%)。高校應定位于上述專業,從這些專業基礎出發,進行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的針對性培養。
(2)教師層面
首先,教師要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實踐指導能力。教師不僅要能從理論上指導學生,同時也要能從實踐上指導學生,才能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那么高校教師應該利用機會積極參與實踐,積累跨境電商行業的實踐從業經驗。其次,教師應發揮引導作用。人的創業欲望或者激情,都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得到啟迪和挖掘。比如通過跨境電商行業創業成功的例子來啟迪學生的創業想法,激發學生的創業激情,堅定學生的創業信心。再者,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為適應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的需要,教師應沖破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采取多形式、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
(3)學生層面
首先,要尊重學生在跨境電商行業創業的意愿。大學生是具有自己人格特質的,有著不同的個性主張的群體。任何人才的培養應該要基于這樣的現實狀況,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尊重學生在跨境電商行業創業的意愿。其次,學生應主動參與與跨境電商創業相關的活動中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高校及社會提供的一些跨境電商創業活動,通過實際參與,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跨境電商行業創業的前景,學會創業所需要的相關素質及技能,堅定自己創業的信心。再者,學生應綜合性地學習。通過專業課程教育學習到所需要的創業知識的基礎上,還應利用各種機會努力提高的創業技能,磨礪自己的心智,提升自己的創業素質。
2.政府、企業、高校三者協同的外部協同機制
(1)高校層面
首先,要有開放的思維:一方面主動爭取政府、企業的參與,整合各自的優勢資源,擴大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整體資源力量;另一方面,要以國家或地區對跨境電商人才的宏觀戰略規劃和市場上企業對跨境電商人才需求的規格為基礎,積極調整和創新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路徑,使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既能服務國家戰略,又能滿足企業需求。其次,探索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只有很好地構建政府、企業、高校三者之間的利益均享機制,使三者在合作過程中都能受益,才能保證政府、企業、高校長期合作下去。
(2)政府層面
首先,對在跨境電商行業創業的大學生給予各種支持和援助。其次,在政府的主導下,根據國家及地區跨境電商發展的戰略,把推進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作為地區發展戰略,鼓勵跨境電商行業的創業活動。再者,與高校、企業創建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聯盟。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各方面的參與。通過政府主導建立的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聯盟,有利于動用社會各界的力量,協調各方資源,為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提供各方面的保障。
(3)企業層面
首先,在政府的推動下,與高校共建創業活動孵化基地,把好的項目和好的學生吸引到基地來,讓項目能夠落地運行。其次,允許企業的跨境電商創業導師進入高校,在高??缇畴娚虅摌I教育的過程中去實地指導學生,并把企業對跨境電商人才的要求反饋到教學培養計劃之中,從而有利于高校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培養,這樣才能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再者,提供實習機會。在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財政優惠和高校參與輔助的情況下等,跨境電商企業應該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積極接收實習生,讓學生跨境電商技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肖玲玲.跨境電商人才缺口大,青島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N].半島都市報,2016-08-12.
[2]吳珍.基于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型人才培養研究[J].科學導報,2015(24).
[3]肖紅偉.論創業型人才的內涵特征及其培養策略[J].企業經濟,2009,(7).
[4]韋聯桂.經管類院校大學生自主創業服務體系構建研究——基于共青團工作視角[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5.
[5]郭冰清.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是教育改革創新的戰略選擇[J].中國商論,2013(20):191-192.
[6]肖曉芳.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