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芳
摘 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明確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單位審計工作的重要性,通過提出一些優化的建議來提升當前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進而推動各單位的長遠發展。此次研究選用的是文獻研究法,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查找,為文章的分析提供了一些理論基礎。通過文章的分析得知,經濟新常態下單位審計工作的優化應從審計意識、審計體系、審計監督三方面入手,通過對經濟新常態下財務管理工作開展上述幾點優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企業財務管理;管理體系
財務管理工作是單位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因素,作為單位發展的關鍵力量,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對單位的發展前景具有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審計工作處理的好壞。目前,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我國各單位的審計工作出現了一些問題,審計意識的薄弱、審計體系的缺乏和審計監督的不足等都影響著單位的整體發展,需要對財務審計方式及體制進行創新和建立,方能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因此,本文此次研究的內容和提出的優化建議對豐富我國單位的發展具有理論性意義,對指導當前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具有現實意義。
一、經濟新常態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概述
財務管理工作對單位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迅速,經濟新常態下對財務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單位的審計工作。第一,要在保證宏觀經濟質量的前提下完成審計工作。這主要是因為自金融危機發生后,我國各種形式的單位管理結構都發生了重要變化,致使宏觀經濟發展速度逐年下降,而單位管理結構的轉變勢必會影響財務管理工作,因此,保證宏觀經濟的質量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二,財務管理工作的完成也不可忽視微觀經濟質量。這一點主要是針對社會上的小型單位來說的,在經濟新常態的發展下,各小型單位的財務范圍變得更廣,審計工作也就變得更加艱難,一個微小的錯誤可能會產生重大的后果,因此,微觀經濟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二、經濟新常態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財務審計意識薄弱
由于單位財務管理的處理范圍較為寬廣,導致許多單位無法適應經濟新常態的發展,其中,財務審計意識薄弱是多數單位都正在面臨的問題。我國各單位的工作性質雖有不同,但大都相似,因此,要想實現單位的良好發展,各單位領導要格外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尤其是財務審計工作。但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單位的資金使用相對混亂,不管是普通職員,還是總經理,或是主管財務管理的工作人員,均未意識到審計工作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對單位資金的處理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即誰想管就給誰管、想用隨時可以拿去用,從而導致單位內部常出現資金被挪用或被私吞的情況。
2.財務審計體系缺乏
沒有健全的財務管理體系是大多數單位一直以來的弊病,其在經濟新常態下顯露的越來越明顯,尤其是財務審計體系的缺乏更是影響著單位財務管理的整體工作。眾所周知,審計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不管是事業單位,還是企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許多工作都需要在審計的基礎上才能有效完成。目前,我國大多數單位對于財務審計的重視程度比較高,審計工作落實的也比較好,但是沒有完善的審計體系卻幾乎是每個單位都存在的問題,這就致使財務審計工作的許多重點無法得到徹底貫徹,影響審計工作的實施,從而影響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
3.財務審計監督不利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各單位負責財務管理的工作人員與審計單位的職能基本一致,且有些單位的行政級別還要高于審計單位,這就使得審計單位無法在自身與被審計對象中找到平衡點,從而導致單位的財務審計工作進行的也不太順利,甚至會嚴重影響審計的最終結果,這主要是各單位對財務審計工作的監督不到位導致的。另外,在經濟新常態的發展下,我國財務審計體系改革的腳步越來越快,但多數單位還沒有完全跟上審計改革的腳步,兩者發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單位的財務審計監督與其他財務管理工作相分離,使得財務審計監督的要求越來越高。
三、經濟新常態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優化建議
1.加強單位財務管理人員的審計意識
經濟新常態形式給我國單位帶來的影響有好有壞,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與單位的財務管理不相適應,但也從某種意義上促進了我國各單位的發展,只要單位財務管理人員加強審計意識,單位的發展也將越來越好。因此,各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應當認識到審計工作對于財務管理的重要意義,強化審計意識,加大整改力度,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單位的主要領導要給予財務審計工作以高度的重視。使單位內的每一位員工都能意識到審計工作的重要意義,將財務審計整改工作正式提上工作日程,從財務審計角度加強單位的整體財務管理工作;其次,各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應當更新財務審計的工作理念。財務管理工作的理念應當根據不同的角度進行更新,例如財務統籌應用的理念不該再作為財務審計的工作理念,要根據財務管理的現實情況進行更新;最后,各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應當優化審計工作的管理模式。使審計工作更加的柔性,并暢通領導與職員的溝通渠道,使單位內的每一名職員都能配合完成審計調查或審計整改工作,從而促進單位的整體發展。
2.建立完善的財務審計體系
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各單位要想與經濟發展齊頭并進,建立完善的財務審計體系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其可以使財務審計工作落實的更加徹底,從而提高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率。前文中提到審計對于財務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建立完善的財務審計體系是企業發展的重點,具體內容如下:第一,劃分財務審計的標準。財務審計的劃分標準應當有一個明確的規定,保證劃分具有層次性,保證審計分配到每一個部門和每一位職員的頭上,保證每個部門拿到的資金都是經過合理分配的,要注重分配的平均性;第二,不同審計之間要盡量融合。財務審計分為業務審計和資產審計兩種,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在審計分配時要盡量將兩種審計工作融入到一起,保證審計分配的公正性;第三,各部門之間相互配合。對于各單位來說,財務管理部要對相應的審計標準作出明確的規定,而后各個部門之間要互相協調進行財務審計的分配與整理工作,保證財務審計工作順利完成。
3.建立嚴格的財務審計監督制度
前文中說過目前絕大部分單位對財務審計工作的監督都不夠到位,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單位并沒有財務審計監督制度,因此,建立嚴格的財務審計監督制度是經濟新常態下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策略。具體如下:首先,建立財務審計整改的監督制度。各單位應當對相關的審計整改工作進行明確,包括具體責任、具體責任人、具體的懲罰措施等,以免審計整改發生問題后,管理人員相互推脫,找不到具體的責任人,從而導致審計工作無法繼續進行;其次,加強審計工作的法律監督。對未按要求完成審計工作的單位應進行整改跟蹤,并實施相關的懲罰措施,建立聯動制度,實施聯動監督,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最后,確立財務審計的考核指標。各單位應將財務審計工作納入考核指標中,通過單位內部實施嚴格監督,以推動財務審計工作的進行。
四、結論
通過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財務管理工作存在財務審計意識薄弱、財務審計體系缺乏、財務審計監督不利等問題。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應的幾點優化建議:加強單位財務管理人員的審計意識、建立完善的財務審計體系、建立嚴格的財務審計監督制度。本文提出的幾點優化建議,主要圍繞審計工作,注重審計工作才能更好地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水平,這對經濟新常態下的財務管理工作的優化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未來,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下,將會出現多樣化的財務管理方法和更為有效的資金管理模式,作為一名財務管理工作者,應重視審計工作,進而提高財務管理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黃劍宇.完善石油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策略探究[J].時代金融,2018(02):225+230.
[2]肖凌.企業做好財務管理工作的路徑探究[J].中國市場,2017(35):192-193.
[3]崔春玉.從內部控制角度探究財務管理工作[J].商場現代化,2017(10):191-192.
[4]李冉.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探究[J].低碳世界,2017(02):242-243.
[5]柴保昌.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創新管理策略探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1):185-186.
[6]陽紅.林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探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01):7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