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鄭君
“全國除塵設備的研發,最早就是從溫州開始的,政府帶頭引導。”浙江綠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威公司”)總經理林世權說,“溫州最初幾家涉爆企業的除塵整改,就是我們協助配合政府進行治理的。”近日,本刊記者就綠威公司的“新科技”進行了采訪。
2016年底,綠威公司成功研發出打磨拋光除塵(濕法)一體機,并廣泛應用于航空零部件、五金鎖業、家用電器等行業的打磨、拋光等作業環節,獲得用戶的一致好評。
以往,許多企業在打磨、拋光等作業環節,為了避免粉塵集聚產生爆炸隱患,經常使用干式除塵器。“干式除塵有3個明顯的弊端,”林世權分析說,“其一是除塵管道較長,粉塵在長長的管道中流動,易產生隱患;其二,組合式管道耗電大,即使只有兩三個人作業,也得把整個除塵器打開;另外,干式除塵器結構龐大,成本也較高,企業負擔會加大。”
因此,綠威公司從2010年起,就開始研發生產濕式除塵設備,歷經正壓濕式除塵、負壓濕式除塵,再到濕式除塵一體機,不斷提高除塵設備的性能。
“濕式除塵一體機是將打磨、拋光的設備置于除塵機內,這樣,打磨、拋光等作業產生的粉塵、火花,可以即刻被除塵機處理掉,免除長管道內粉塵的流動環節,有效消除粉塵爆炸的風險隱患。”林世權說道,“拋光、打磨濕式除塵一體機是一機兩工位結構,既可單機使用,又可依次安裝組合成多工位的生產線,具有安裝簡易、操作方便、維護便捷等特點。一兩人作業,開啟一臺除塵設備即可,不僅在節能方面有較大優勢,還有普遍的適用性。”
據悉,該濕式除塵一體機在研發過程中,得到了國家防塵防爆專家李剛教授(東北大學安全工程專業粉塵爆炸與防護技術方向)、中鋼集團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副院長王剛教授、中鋼集團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趙丹力教授的技術指導,并符合AQ 4272-2016《鋁鎂制品機械加工粉塵防爆安全技術規范》和AQ 4273-2016《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用除塵系統安全技術規范》的相關要求。
林世權認為,拋光、打磨濕式除塵一體機最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是其粉塵過濾處理原理,分為4道過濾程序。第一道是水幕除塵,拋光、打磨產生的粉塵距離水幕30~40 cm,粉塵一產生,就會被水幕打濕混合,火花也會被水幕澆滅。第一道粉塵處理程序后,進入第二道自激式除塵。這個區域會有風從指定方向經過水面,導致除塵器內部產生一定的風壓和風速,使水面產生沸騰現象,更有利于粉塵和水混合,達到第二次除塵。第三道是噴淋式除塵,水流經過高壓霧化,從噴頭噴淋出來,與更細的粉塵顆粒混合,進一步去除粉塵。第四道是水物分離,即粉塵和水的混合物,在彎彎曲曲的水道里流動,粉塵不斷撞擊這個區域的側壁并停留在上面,凈化后的水,流到水池里,這就完成了整個除塵步驟。
“其中,第二道和第四道除塵方式,還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林世權補充說。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粉塵防爆治理工作的深入,以及政府對安全、環保方面執法的加強,為除塵設備制造行業提供了較好的發展機會,但隨之而來市場準入門檻低,標準不統一,制造企業良莠不齊,對行業的發展也造成了不利影響。
針對這種情況,綠威公司在浙江省溫州市,聯合同類除塵設備生產企業,成立了打磨拋光濕式除塵一體機協會,并擔任會長單位,帶領當地同行企業,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