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文萊特派記者 孫廣勇 林芮

在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的一個港口,文萊小伙哈桑一會兒焦急地向海面眺望,一會兒看手表,“馬上就17點15了,如果趕不上最后一班船,今天就沒法回淡布隆縣的家了。”碼頭的港務局工作人員阿里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文萊陸地被沙撈越州的林夢分隔為不相連的東西兩部分,水路是往返兩地的唯一方式。每天約有1000多人坐船,大部分是從淡布隆縣到首都工作的人。“大家都盼著淡布隆跨海大橋趕快建成通車。”站在文萊灣畔,記者看到正在建設中的淡布隆跨海大橋與海水交相輝映,十分壯觀。大橋總長約30千米,計劃2019年11月底通車。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標的CC4標段全長約11.8千米,其中有11.6千米是穿越森林沼澤地的高架橋。當地媒體《詩華日報》評價稱,淡布隆跨海大橋項目是文萊規模最大、最具社會影響力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東南亞最長的跨海大橋,更將成為文萊的新地標。
打造連接首都與淡布隆縣之間的最快捷通道
《環球時報》記者計劃坐船前往淡布隆大橋采訪,不大的汽船內已擁擠地坐了20多人,船艙內彌漫著刺鼻的汽油味,船票是6文萊元(約合30元人民幣)。汽船飛快地向前行駛,在彎彎曲曲的河道內忽左忽右地傾斜,在狹窄河段,幾乎和對向的船只擦身而過,船長哈迪緊緊盯著前方,無暇回答記者的問題。在近海的寬闊水面,哈迪擦了擦汗說:“這條水路很繁忙,有的船從淡布隆到首都,有的船到摩拉港。雖然開了十多年船,但水路復雜艱險,我可不敢大意。前不久就有兩船在河面相撞。我們最擔心的是漲潮退潮和下雨時,浪大、船不穩。天黑后沒有燈光,船只都會停駛。”
淡布隆跨海大橋項目將改變這一困境。大橋建成后,將成為連接首都與淡布隆縣的重要通道,不需繞道馬來西亞,車程由兩小時縮短到15分鐘左右,對淡布隆縣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該項目還將成為連通文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環島高速項目的一部分。2016年1月,淡布隆跨海大橋項目工程舉行開工慶典時,文萊蘇丹哈桑納爾親臨現場并為項目奠基。當地媒體《文萊時報》評價稱,眾人矚目的淡布隆跨海大橋對文萊具有關鍵意義,它首次將被馬來西亞林夢地區分割的兩塊國土重新連接在一起。
經過近1個小時,記者來到淡布隆縣政府所在的邦卡鎮,鎮上只有一個很小的集市,因為距離馬來西亞很近,居民經常去馬來西亞購買日用品。提起正在建設中的跨海大橋,汽車修理店老板布揚伸出大拇指并做出自拍的動作,“建成時,我一定要去跟大橋拍照,居民們都在等待通車的日子!文萊人喜歡開車,家家都有車。現在每天往返首都和淡布隆縣上班的人得買兩輛車,放在兩邊的碼頭上。下了船開車上班或者回家。大橋通車后,就省事了!”
“只有中國人才能修建這樣高難度的大橋”
在淡布隆縣原始森林的沼澤地上,十幾臺大型履帶起重機正在緊張施工。高高的黃白吊臂與周圍美麗的原始森林風景交相輝映。據現場中建六局項目經理陳紅科介紹,跨海大橋南標段需要穿過原始沼澤及海洋,文萊政府對環保要求極高,施工難度空前,曾讓無數國外同行望而卻步。項目部結合文萊政府的環保要求,建立了一整套嚴格的安全綠色施工評價體系,創新采用“釣魚法”施工,所有的機械設備“零著陸”,不觸碰沼澤地面,不破壞雨林植被,全部在移動鋼平臺上完成橋梁樁基、架梁等作業,簡言之就是在橋上建橋。“就是用‘搭積木的方法‘拼出一座大橋來。前方‘搭積木,后方‘造積木。把施工現場搬到工廠車間,不僅釋放了現場場地,而且極大地減少了粉塵、泥漿等建筑垃圾對原始森林環境的影響,”陳紅科說。
“淡布隆沼澤地高架橋施工,這種高難度的活只有中國人能干!”文萊發展部長蘇海米贊嘆說。中國駐文萊大使
楊健表示,“文萊淡布隆大橋項目位于熱帶雨林,蚊蟲肆虐,艱苦異常,特別是兩個工區駐地更是荒無人煙。文萊政府多次表達感激之情,感謝中國企業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為文萊的基礎設施建設所付出的努力。”
帶動旅游業發展,助力文萊經濟多元化戰略
淡布隆國家森林公園是文萊建立的第一個國家公園,有大面積未受污染的原始熱帶雨林及豐富的稀有保護動植物,被稱為“文萊的綠色寶石”。但由于水路路程長,阻礙了一部分從首都過來的游客。文萊環境非政府組織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歷史學會副會長易卜拉欣說,淡布隆跨海大橋將促進旅游業發展,成為文萊經濟多元化的一部分。
隨著淡布隆國家公園的游客漸多,小鎮上一些人將自己的房子打造成民宿,給游客暫住。貝萊斯這個鮮為人知的村莊有300名居民,在村長的帶領下,村民們將一個昔日小漁村變成頗為成熟的度假小屋。村長哈吉瑪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村里的年輕人喜歡去首都找工作,勞動力短缺成為進一步發展度假區的障礙。他們正在耐心地等待大橋通車,因為大橋將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年輕人也會愿意回到家鄉工作。
文萊政府近年提出了“2035宏愿”的國家發展戰略,其確定的未來經濟發展方向包括清真行業、創新技術、創意行業、商業服務、旅游以及油氣下游產業等領域。旅游業是目前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文萊初級資源與旅游部副常務秘書瓦迪告訴記者,該部門剛成立3年,對文萊而言,旅游業是新行業,但潛力大。“‘一帶一路倡議為文萊提供了很多機會,包括投資機會和‘互聯互通等項目的機會,能提升我們的基礎設施,促進貿易、金融發展,加深人文交流。”文萊外交與貿易部副常務秘書努爾阿西金·喬哈利表示。文萊蘇丹哈桑納爾認為,“一帶一路”倡議與文萊‘2035宏愿高度契合。二者對接既可助力文萊經濟多元化發展,也可加強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貿易、投資與旅游領域的合作。▲
環球時報201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