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11月22日文章,原題:中國初生的狩獵公園助推國內旅游業金融從業人員博文(音)扣動獵槍扳機,彈藥的爆破聲隨即回響在上空。他的獵物——10米外的一只棕色野雞幾乎沒有逃生機會。中國嚴禁擁槍,但在湖北省太子山狩獵文化主題公園,民眾可花錢租槍并從事狩獵活動。
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數千游客涌入這一樂園。“以前我從未體驗過打獵,很刺激。”32歲的博文說,他們一行9個人兩小時的狩獵花銷是3000元。
中國人出境游的規模和消費吸引全世界關注,但在其國內旅游業面前相形見絀。過去10年里,后者一直以大約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中國政府預計,該市場將在今年創收6萬億元,這幾乎相當于中國GDP總量的10%。
在汽車保有量迅速提升、高速公路網日益擴大以及發達的高鐵系統的推動下,中國旅游業者正為其日益厭倦傳統景點的同胞提供更多選項。去年,中國國內旅游業投資達1.5萬億元。北京希望到2020年時該數字達到2萬億元。
“我們希望將狩獵變成一項適合中國國情的大眾休閑活動。”這一狩獵公園的創始人劉漢民說。不過,該公司去年的營業收入僅1300萬元,凈利潤只有300萬元,遠低于其過去5年來的6億多元投資。但劉漢民表示,他們并不愿意大張旗鼓地開展宣傳活動,因為這可能招致動物保護運動者的反對。2012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曾因在蘇格蘭打獵而遭受批評。
劉漢民的狩獵公園裝飾元素包括中國元代皇帝、俄總統普京等著名狩獵者形象。“我們致力于減少非法狩獵。”劉漢民說。▲
(作者湯姆·漢考克,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