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紅
【關鍵詞】 語文教學;家庭作業;分層;小組合作;自主;方法;閱讀;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2—0127—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要有啟發性,分量要適當,不要讓學生機械抄寫,以利于減輕學生負擔?!边@就要求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關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且要關注拓展作業的有效性。經過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筆者對學生家庭作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實際的效果,做法如下:
一、逐級化設置學生家庭作業
學生語文能力千差萬別,為此,筆者對家庭的作業量和難度進行了調整,實施作業的逐級化,力爭讓每一個學生在做作業時獲得輕松、愉快、滿足的心理。筆者將學生分成ABC三個組,設計作業時盡可能找準每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他們設計難易有別的作業。如,學習《孔明借箭》一課前,筆者設計了三個層次的問題:(1)a.孔明是怎樣借箭的?闡述借箭的過程;b.你讀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做好記號。c.說說孔明借箭成功的原因,評價課文中的人物。(c組學生選做,a、b組學生必須做)(2)講述故事。要求學生聲情并茂、口齒流利地把故事完整地講給大家聽(b、c組學生選做,a組學生必做)。這樣分層要求,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跳起來都可摘到桃子。
二、建立小組合作家庭作業
為了把最大的自主學習空間留給學生,筆者特地建立了“家庭作業超市”,即將教室的墻壁作為“家庭作業超市”的空間。學完一篇課文后,學生可以自己或兩三人合作設計一份作業,張貼到“作業超市”里,供他人挑選。挑了誰的,作業完成后就交給誰檢查批閱。一周結束后,師生共同評選出一名最佳“設計師”(即作業設計選中率最高的學生)和一名最佳“挑戰者”(即作業完成得最棒的學生)。如此一來,學生不僅完成作業的熱情空前高漲,完成的作業質量更是大大提高,幾乎再也找不到拖欠作業的情況。
三、留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
每周末的家庭作業由學生自己來布置,作業的內容與形式也由自己設定,可以是自己喜愛的剪剪貼貼,可以是畫畫說說,也可以是查查看看,當然也可以到田野中捉昆蟲,與小伙伴賽跑,幫助媽媽做家務等。筆者還與學生相約,一個月有一節課的時間,全班同學共同交流家庭作業的布置情況,重點談一談自己耕耘“自留地”的收獲。如此,學生們感到自己是學習中的主人,更加分外喜愛學習。
四、教給學生獲取信息的方法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互聯網+網絡資源”為學生獲取信息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筆者在設置家庭作業時,根據課時內容設置了“談網絡的利弊”為主題的班級辯論,讓學生自己利用各種方法和途徑去尋找相關信息。在這個收集信息的過程中,學生興趣盎然,摘抄相關知識,或剪貼資料,或下載打印圖片,忙得不亦樂乎,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結合文本推薦課外閱讀篇目
語文教材內容豐富,涉及的作家作品也較多。因此,為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了解作者,筆者在講課前或講課后都推薦相關書籍和資料給學生。如,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介紹《朝花夕拾》《吶喊》;講讀《荷葉母親》一課時介紹冰心的《繁心》《春水》《寄小讀者》。當學生在閱讀了整部作品后,再學習課文中的節選時,會對作品中的人物、情節有更感性、更全面的認識。
六、多元評價學生家庭作業
筆者改變了單一的以檢查為主的評價方式,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多元的作業激勵措施,把要求和規則一條條列出來,張貼在班級公告欄里,讓學生根據規則自己給自己確立作業目標。具體做法是:把書面作業評價分正確率和書寫兩部分,作業的正確率用A、B、C的等級評價,書寫用“小五星”評價,最高的是五顆星,依次遞減。針對那些容易松懈的學生,筆者還設立了作業進步獎,作業有進步的在展示墻上給予“小紅旗”作為獎勵;對于那些能夠及時訂正錯題的學生,給他們以“大拇指”圖案評價。到了學期結束給他們一個綜合性的評價。這種多元的評價方式,學生每一次作業時都完成一個具體目標,由機械被動地完成家庭作業變為主動自主地完成,學生做作業的激情被點燃了,做作業的習慣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
家庭作業的優化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由支配,豐富他們課余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使學生在學習的舞臺上都能成為一個出色的表演者。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研究課題《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家庭作業拓展設計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7】〕GHB0548)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