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常山縣不動產登記中心 胡梅娟
不動產登記中心的工作圍繞不動產建造、確立以及管理過程的相關文件和數據進行檔案管理。按照《不動產登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規定,適應國內對不動產登記和交易系統的監管力度的加強,在大數據等信息支持環境下,全國統一開展不動產工作。檔案信息資源整合和管理優化成為不動產登記工作急需解決的問題。
檔案信息整合可以發揮情報信息的資源優勢。由于不動產內涵廣泛,很多相關法律均對“不動產”進行管理,檔案資源整合可以解決不動產分散登記管理的局面,并推動不動產法規的協調管理,便于界定各機構權責,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實現檔案資源整合后,可以根據物權原則進行物權公示,便于公眾對不動產信息進行查詢利用。對于土地、林木、草原等不動產資源信息實現集約化管理,并促進不動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利于構建不動產檔案集約化管理模式。
(一)多層級的行政管理體制導致檔案資源分散,不利于集中管理。當前各地不動產登記工作隨著城市建設和土地管理事業的發展呈現出繁忙景象,不動產登記資料擠壓嚴重,且數量不斷增加。且圍繞物權公示展開的不動產登記工作長期以來作為行政管理工作進行,由于缺乏相應的登記管理制度,以及法律法規建設不完善,導致公示、查詢等工作行政色彩濃厚,不利于檔案工作的集約化管理。目前不動產管理涉及農辦、編委辦、縣財政、人社、國土、住建、農委、法制辦、政務辦和地稅局等多個行政管理主體,導致管理分散。且不同管理主體檔案信息登記沒有統一標準,且管理側重點不同,不利于各部門之間數據共享。
(二)檔案數據調查不足且更新緩慢。對土地、林木、海洋以及草原等不動產資源進行集中管理的基礎是建立統一的代碼索引,因此,調查的真實性和數據的完整性對檔案資源的整合至關重要。若檔案工作的管理模式和技術手段沒有實現統一標準,就會導致數據管理工作滯后、水平偏低,無法實現數據資源共享。政府職能部門之間以及政府和公眾之間的數據服務水平無法提升,且缺乏長遠規劃。
(一)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電子檔案管理室以及管理軟件的系統規劃,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并制定標準統一的電子檔案管理制度,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借助科技手段推動不動產檔案信息化建設。電子檔案應用優勢明顯,可以緩解紙質檔案擠占空間、不利于管理的現象。不同職能部門建立統一規范的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借助信息技術統一信息采集標準,并借助職能部門之間的辦公渠道,實現檔案信息共享。制定不動產檔案共建共享的管理模式,實現信息橫向交流和系統內部資源整合,將不同類則、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甚至異構的空間數據通過現代化數據處理,統一存儲于標準數據庫中,實現不動產檔案集約化管理,并進一步實現全域內資源可視化。在不動產檔案信息資源整合的基礎上為城市規劃、供應、開發、征地等國土資源項目提供數據支持。
(二)以現代技術為依托,打造區域檔案特色資源,增值檔案服務。強化不動產資源的入庫控制,響應各級不動產登記機構建立統一不動產登記管理信息平臺的號召,保證國家、省、市、縣登記信息實現共享。根據登記工作開展情況將階段性移交歸檔和日常辦理工作靈活結合,并借助遙感技術、航磁技術等先進手段,對檔案數據開展動態跟蹤管理,適應檔案工作的技術管理要求。并借助新媒體,拓展檔案服務工作,形成檔案管理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與檔案業務融合的檔案服務工作心思路,豐富不動產檔案的服務方式,并打造區域檔案特色資源。
(三)大數據支持建立標準規范,優化檔案管理流程。以《不動產登記條例》為標準建立統一的標準規范,使不動產登記工作圍繞檔案業務工作核心形成一條流暢度高的工作流程。根據《條例》規定統一不動產登記的形式、檔案分類標準,以不動產單元為基本單位進行登記工作,以唯一編碼形式記錄不動產相關信息,建立不動產單元制度,統一編碼形式,利于土地登記、房屋登記、海域使用權等各類不動產資源的規范管理,同時統一編碼提升檔案管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統一編碼并建立分類標準可以統一不動產檔案的歸檔范圍和分類規則。科學的分類標準是不動產檔案歸檔范圍依據,可以圍繞不動產管理活動中形成便于利用和長遠保存的檔案資源。此外,規范不動產檔案管理,應以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為基礎,對不同類別的不動產進行區別編碼和分類,同時應建立涵蓋全面的分類規則,注意檔案資源整合的依據和范圍清晰,確保檔案管理業務協調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