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連市水產研究所 李惠 張景權 劉洋
在當今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各時期的人對檔案的理解存在不同的看法,因為他們所站的觀察角度不同,理解自會不同。一方面有人認為:檔案是只有經過檔案員專門整理、鑒定之后的歸檔文件。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檔案是只有檔案機關收藏的無現行作用的歷史文件。
檔案是對組織或個人的日常活動情況的記錄,是提供現實參考的重要依據,是認識客觀規律的標準要素。素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曾在《題西林壁》中寫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首詩所蘊含的哲理告訴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象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我們有探究檔案本真的精神,同時也要有接受對檔案理解差異性的豁達心態。
有人認為只有經過專門整理和鑒定的歸檔文件才能稱作檔案。例如,街道檔案員可在2017年以周期為單位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材料收集,也可在2018年初時按照《歸檔文件整理規則》集中收集2017年全年各科室的材料,檔案員對收集上來的材料按本機關文件歸檔管理的要求進行鑒定,將無價值的剔除銷毀,保留有價值的材料按保管期限進行分類、組卷、編號、裝盒,同時也要規范文件紙張大小及裝訂物以便保存,之后進行掃描、錄入,打印目錄,填寫備考表,入庫,上架。類似這種檔案普遍距離現在的時間較近,而且主要起現時性查考作用。因為這種檔案不僅有現實作用、查考作用,而且還有精神文化作用。我們保存的檔案,不僅僅是生活作為依據查考的現實需要,同時也是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即可認定為檔案形成之后,先有現實作用,后有精神文化作用。或者說,先以現實作用為主,后以精神文化作用為主。
另有些人認為只有檔案機關收藏的無現行作用的文件才能稱之為檔案。無現行作用亦可以指的是歷史,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不隨著人的主觀意識而變化,如果沒有檔案,即無法為現實提供合理依據。如,公元前1164年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四世制成特大型紙草文件,是現存于世界上最大的一份紙草檔案,發現于底比斯的一個墓穴,現存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它記載了拉美西斯三世在位期間的功績和善行。長133英尺,寬約17英尺,呈卷軸形,由三個書吏寫成,用79張草粘接起來,因期間被英國人哈里斯買去,也稱哈里斯大紙草。這段記錄著1000多年前光陰的檔案,對研究古埃及文明有著貢獻作用。
作為集中收藏和保管我國民國時期檔案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卷帙浩繁,截至2003年,共收藏有932余個全宗,計180多萬卷,排架長度達5萬多余米,收藏的圖書資料有5萬多冊。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館藏檔案,收錄著涵蓋民國時期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可供借鑒的珍貴資料,使我們從粗略了解民國史,到幫助我們深入了解、分析、研究民國史,再到指導我們探索民國時期對當今社會發展趨勢及規律的影響,使我們從中受到啟發,獲益匪淺。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對檔案館館藏檔案的利用率逐年增加,特別是在增進海峽兩岸交流,傳遞兩岸親情的時代背景下,民國史逐漸被關注。2007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館藏民國臺灣檔案匯編》,記錄著1912年到1945年9月期間,祖國大陸與臺灣關系的館藏檔案,篇幅多達300冊,涉及珍貴檔案資料6000多件,13萬頁,此匯編對海峽兩岸關系的推進,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些歷史檔案幫助我們從所記載的事件中總結出很多經驗,可以不斷認識、挖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發展歷史,培養理性的適合當今社會發展態勢積極的心態,從而逐步形成對現在和未來世界的正確理解,同時也提高了個人價值觀、世界觀的深度和廣度,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與時俱進”。更有甚者,成為未來世界的“先知”,探索出一種適合對待當下和未來的獨特方法與態度,使我們從中獲取教益與啟迪,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檔案不僅讓我們了解了世界,也深刻影響了世界,之所以必然存在,也一定能存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歷史長河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環境的潮流中發展。遵循歷史規律,記錄世界大勢,正是求實時代之問的密鑰,是世界前進的歷史大邏輯。所以,我們要本著“尊重過去—認識現在—走向未來”的宗旨,隨著“十三五規劃”的實施,認真做好歸檔資料的收集,提高檔案人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自我修養意識,提升檔案人員的知識儲備與業務技能,為今后更好地完成檔案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