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林藝術學院 王雪峰
新媒體主要相對于報紙、廣播、影視等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指借助現代數字化信息技術、網絡信息技術等手段,通過衛星、網絡等作為傳播渠道,以手機、電腦、數字電視等作為傳播載體,向用戶提供一些媒體信息服務。新媒體時代給藝術院校圖書館閱讀服務推廣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探索新媒體時代藝術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一)專業性強。藝術院校的學生因專業性極強,從而閱讀具有個性化特征。就藝術類學生在圖書館閱讀的文獻資料來看,主要以專業文獻、專業報刊、專業書籍為主,充分表明學生非常重視自身的專業,為了拓展自身專業知識面,加深對該領域的研究,常常在圖書館中閱讀相關文獻,但是忽略了自身文學素養的提高。
(二)圖文并茂。對藝術院校的學生而言,掌握專業技能至關重要,因此圖文并茂的文獻資源更能吸引學生閱讀興趣,相反他們沒有耐心閱讀那些純字符、冗長的文獻資源,導致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三)閱讀時間少。就當前藝術院校學生閱讀現狀來看,不容樂觀,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學生為了增加自身社會實踐經驗,將絕大部分課余時間用于社會實踐中,還有個別學生迫于就業壓力,用于專業練習的時間相對增多,相反閱讀時間相對減少。在新媒體時代,網絡飛速發展,在各種文化沖擊下,很多學生已經不知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文獻。
(一)借助新媒體,深入挖掘學生閱讀需求。閱讀需求乃藝術院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的基礎和前提,閱讀需求可以為讀者自發擁有的,也可以為借助新媒體技術進行開發。藝術院校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時,首先必須明確讀者的需求,特別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學生渴望自己能夠隨時享受閱讀服務并提取閱讀信息,這便要求藝術院校圖書館對讀者的需求進行細分,為其提供針對性信息,以提升信息的吸引力,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例如,藝術院校圖書館可以根據藝術院校學生閱讀特征、關注的熱點信息,及時推出主題閱讀欄目。在欄目設置方面主要結合學生關注的信息和專業領域,搜索圖書館內相關資源,制作成專題,向讀者推廣。
(二)實現新媒體與傳統閱讀推廣方式的有機結合。新媒體的誕生和發展為藝術院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徑,如果能夠嘗試將新媒體和傳統閱讀推廣模式有機結合,相信可以將兩種推廣方式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提升閱讀推廣效果。例如,可以學習借鑒景德鎮學院的做法,該學院圖書館曾舉辦了一次經典古樂的文化活動,在該活動中邀請了一名著名的古樂研究者作為主講人,在前期采用展板和海報等宣傳形式,圖書館再挑選出一些經典的古樂表演視頻,通過多媒體和LED屏幕播放。通過投影儀和LED等將視頻中古典、優雅的古樂演奏表現出來,吸引了更多學生的注意力。采用上述宣傳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對古樂文化的興趣,然后開始認真閱讀海報和展板上的推廣內容,甚至個別學生用手機搜集相關文獻,進而對其閱讀。由此可見,將新媒體和傳統閱讀推廣方式有機結合起來,可以提高閱讀推廣的效果。
(三)利用二維碼,開展閱讀推廣。隨著微信的日益普及,二維碼對我們來說不再陌生,二維碼成功實現了傳統紙媒的網絡化,也豐富了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方式。無論何時何地,讀者只需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從而創新了閱讀方式。當前,就藝術院校的圖書館閱讀推廣渠道而言,還比較狹小,對此筆者建議藝術院校圖書館還應該高度重視二維碼的開發和利用,以便讓讀者在掃二維碼時便可以看到一些文字和圖片的閱讀推廣內容,拓寬讀者的閱讀范圍。藝術院校圖書館在開發二維碼時,還應該充分應用微博、微信等,讓讀者分享自己閱讀到的好的文獻資源,實現口口相傳,從而提高閱讀推廣效果。
(四)構建移動圖書館,開展手機閱讀服務。在新媒體時代,藝術院校圖書館還可以構建移動圖書館,結合藝術院校學生閱讀需求,為其提供針對性的閱讀推廣服務。移動圖書館可以通過手機、掌上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實時為讀者提供論文、期刊、館藏圖書信息查詢和電子資源閱讀等服務,實現了讀者在各種移動設備上便可以移動檢索圖書館文獻的目的。另外,移動圖書館還有具備續借圖書、館藏信息查詢、預約、到期提醒咨詢、掛失、圖書宣傳以及下載電子資源等功能,便于讀者隨時隨地通過移動終端設備閱讀。例如,安徽醫科大學的圖書館自從構建移動圖書館后,讀者便可以通過PAD、手機等移動數字設備,隨時隨地搜索并下載電子文獻資源,實現了自助閱讀服務的功能。
作為學校交流信息的中心,藝術院校圖書館應致力于組織學生閱讀、服務學生閱讀,不僅要加強學科閱讀指導,還要廣泛開展各種閱讀推廣,新媒體的誕生對藝術院校圖書館而言是一次契機,因此藝術院校圖書館要充分利用新媒體開展閱讀推廣工作,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閱讀需要,培養他們養成良好讀書習慣,在實現全民閱讀戰略中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