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王歡迎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電子環境越來越普遍,電子信息、網絡、多媒體不僅走到千家萬戶當中,更是應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檔案的管理尤為重要,它關系到單位以及病人的利益,在較大的信息化管理中,利用好信息技術對檔案進行系統的分類、處理、管理、儲存和調用對提高工作效率有著很大的作用。因此,值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檔案信息化部門思考與正視。
(一)對其工作的重視度不夠。目前很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尚未成立單獨的科室,也未成立單獨的信息科,在人員的安排上很多不是專職的人員,并不了解疾病控制中心的工作流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檔案管理工作繁瑣、復雜,短期內看不見什么效果,因此沒有引起領導以及工作人員的重視,這種人員欠缺、沒有專職人員的管理大大減少了管理檔案的工作效率,單位領導對其投入的人員、資源有限,繼而導致工作人員對其工作沒有積極性和創新精神,使得檔案管理工作的難度加大,不利其發展。
(二)管理人員專業結構不平衡。因單位領導對其工作的重視度不夠,導致了人員結構不平衡。很多人員不是專職管理檔案或者一人身兼很多職位,甚至很多不算專業的醫療人員,在人員管理方面,專業的管理檔案人員只占了小部分,導致管理工作不均衡,缺乏全面系統的培訓和合格的領導,檔案管理人員的比例和專業的機構不均衡,繼而信息化管理不能很好地運用與實現。
(三)管理人員缺乏主動性與積極性。檔案管理的工作枯燥且單一,工作人員在工作中不能產生濃厚的興趣與熱情,加之領導對其工作不重視,對管理科室的資金受限,使得有些工作內容與辦法不能很好地實現,由于領導長期對其工作不重視,導致員工消極懈怠,覺得面對枯燥且乏味的工作不能很好地實現自我價值,因此,很多工作人員缺乏主動性與積極性,不能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與主人翁意識。
疾控中心檔案管理工作是提高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保障公民和醫療衛生機構合法權益的基礎性工作。是我國醫療組成的重要部分。智能化管理能有效對工作實現現代化的管理以及對工作的采集、調用、查詢、服務與調配工作的實現都能為病人提供更為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行檔案的信息化管理能夠有效打破原本閉塞的管理部門。
(一)工作條件良好的配置。《衛生檔案管理暫行規定》要求:“檔案信息化建設要與本單位的信息化建設同步發展,逐步實現檔案管理信息化、信息服務網絡化、不斷提高檔案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因此,把疾控中心信息化的管理提上日程是很重要的。要想檔案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必須擁有良好的配置,例如:存儲庫房、服務器、統一規范的檔案裝具,優質的閱檔環境等硬件的投入,方便規范。在軟件方面,應配備網絡技術員,配有良好的網絡體系,在人員方面應加強培訓和規范管理要求,設置專門的檔案科室人員以及領導。
(二)疾控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專業素養的提高。在傳統的觀念里,檔案管理工作枯燥、乏味,沒有新鮮感,每天按部就班,而事實上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技術含量高,尤其在預防和控制各種傳染性疾病中有著重要的決策作用。《檔案法》第九條規定:“檔案人員應忠于職守,遵紀守法,具備專業知識……”因此,檔案管理人員必須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以及專業素養,工作中的困難能妥善解決,減少工作的隨意性以及盲目性和不確定性。疾控中心人員不能固步自封,要虛心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以及不斷“充電”,及時關注社會的動態和專業知識,要與領導積極溝通,探討合理有效的措施以及高效管理,并將新的理念運用到實際管理的工作當中去,更好地服務病人,實現信息管理的高效發展。
檔案管理軟件主要包括:文檔管理、照片管理、文件共享、系統管理四大功能。
疾控中心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將病人的情況分配到各個科室以及管理人員的手中,各個科室通過數據可對病人進行錄入,這種有效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檔案信息化的管理是順應時代的發展,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開展檔案信息化管理與建設中,應有效促進開發、管理和利用,為醫療服務行業檔案信息化的管理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