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麗
新農村建設中土地流轉問題,為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基礎上持續探索和創新之后面對的新問題,同時也是新時期農業發展的重要制度創新。規范和完善土地流轉為提升農村土地資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措施,也為落實黨土地流轉政策的要求。其中開拓土地流轉市場,實施所有權、承包權以及經營權分離,穩步推動放活農村土地經營權均為推動土地流轉的重要思路。現主要分析土地流轉中的實際問題,并提出應對策略。
1 農村土地流轉概念
農村土地流轉為全面推動農村改革,激發農村經濟活力的重要改革方向。土地流轉為十七屆三中全會中提出,之后各地都針對性執行相關措施。農村土地流轉主要為承包權、經營權、所有權徹底分離。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經常會涉及土地流轉期限、形式以及土地產出、休養比等各種問題,且均為土地流轉中急需處理的問題。農村土地流轉為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經之路,因此處理好其中的問題便十分重要。
2 新農村建設中土地流轉的問題
2.1 土地流轉中的法律問題
我國土地流轉在發展過程中,法律制度建設和保障卻較為落后,在進行土地流轉過程中常會出現農民財產的不合理丟失。進行土地流轉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法律的準則,但現在工作中常出現無法可依的問題。例如,《土地管理法》中將土地所有權定位勞動群眾,但在經營過程中卻出現連帶責任問題,在法律中也并未將歸屬主體進行明確規定。發生問題之后常出現相互推諉的現象,在今后立法中便要確定法律主體。為充分保證農民權益,規范流轉制度,首先要從承包法和流轉法入手。持續完善和健全法律制度才能推動流轉制度順利進行。
2.2 土地流轉制度問題
現階段土地流轉中,流轉雙方信息不暢,常出現流轉承租方和流轉方相互找不到的問題,最終出現無償土地流轉。及時得到承租信息之后,雙方在流轉中多數為私下約定的方式進行流轉,流轉機制不明,法律對此種方式也無法保護,出現糾紛極難解決。同時部分農村將土地流轉之后便會投入第三和第二產業,但也存在部分人員無法就業的問題。此種失地和失業的農民無法得到社會保障,此種問題也為農村土地流轉中的重要問題。
2.3 流轉收益低
土地為農民的重要生產方式,和農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土地變動后對農民會產生較大影響。現階段城鄉之間發展差距較大,處于嚴重失衡狀態。農民在土地流轉中知識和能力均處于弱勢地位,在招商中便會出現暗箱操作,壓迫農民低價轉讓土地,騙取經營權,致使農民利益受到侵犯,生活無法得到保障。
在土地流轉中部分地區將土地流轉作為提升機體收入、為干部謀福利的手段,采用行政干預,迫使農民大規模土地流轉。之后為集體盈利將流轉價格壓低,致使農民獲得補償能力降低。同時也有因為業主投資失敗后造成的租金無法支付的問題,以上問題均稱為土地流轉中的重要障礙。
3 土地流轉中處理的方式
綜合分析以上問題主要總結為法律部健全、制度保障不足、流轉中農民利益受到損害。在處理問題中主要針對此以上情況進行分析。
3.1 完善法律依法辦事
在土地流轉中,承包方和出租方均要嚴格執行《土地法》和有關法律,遵循自愿、有償等原則,控制集體權力發展。在進行土地流轉時保證流轉的所有環節要透明化。同時也要推動立法的進度,在法律和制度上保證農民可享受土地流轉所帶來的收益。
3.2 推動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建設
首先為農民提高高效的信息中介服務。有政府組織和推動持續完善信息平臺的構建,實現土地數據的有效收集和發布,傳遞土地流轉信息,為土地流轉提供具體位置、面積以及價格等全方面信息,打破信息失衡問題。所有土地流轉合同均要在行政服務廳商談,加速土地流轉,減少信息不平衡和不對稱的問題,提升經營規模化,最終實現土地資料合理配置。
引導雙方規范合同,確保出現問題時可依據合同得到有效處理。
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后再就業問題解決。引導農民向從農業轉向其它職業,并為其提供職業培訓教育,組織其學習職業技術。也可集中村集體力量發展農村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提升農產品深加工鏈條,吸納更多勞動力,提升流轉農戶就業率,為農民增收。持續完善社會保證制度,打消農民土地流轉后的顧慮,為土地流轉打下重要基礎。
3.3 加大資金扶持
強化財政支持,鼓勵和支持土地流轉。在土地流轉中進行金融信貸支持,對符合信貸中經營規模要求的企業進行信貸支持,也可進行適當的政策傾斜。地方政府可結合本地土地流轉現狀,出臺扶持政策,同時也可結合當地農業特色,明確經營主體,建設配套基礎設施,促進土地高效流轉。
3.4 強化土地流轉政策宣傳
為保證農民對新政策和土地流轉有新認識,避免出現負面案例誤導土地流轉。在流轉政策宣傳中也可借助當地媒體和新聞平臺進行農村發展宣傳。主要為其介紹土地流轉的作用以及意義,新的政策以及具體操作內容和方法。多宣傳立法進展和制度建設進展,從各個方面為農民講解土地流轉法律保證、制度保證、資金保障。
綜合分析,在農村土地流轉中,依然有很多問題。因此便需要農村工作者熟悉農村法律和相關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土地流轉政策。積極宣傳土地流轉的新政策,主動回答農民的問題,普及流轉知識,推動工作順利進行。
(作者單位:747000合作市農牧業集體經濟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