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愛華

自1990年以來,豆腐皮產業依靠當地資源,以“龍頭做帶動、市場為導向、科技做支撐、項目為抓手”,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我縣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產業。
1 豆腐皮產業發展現狀
1.1 產業布局
全縣共有豆腐皮專業合作社3家,(即嵩溪愛珍豆腐皮專業合作社、溫郊欣欣豆腐皮專業合作社、清流明駿豆腐皮專業合作社);規模加工企業3家(即福建省清流七星巖食品有限公司、嵩溪鑫牌豆腐皮廠、福建九龍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家庭作坊255戶。2017年豆腐皮產業年產量達4600噸。
2013~2015年,清流縣嵩溪鎮豆腐皮加工產業連續三年列入福建省農民創業示范基地創建主導產業,每年投入補助資金200萬元,用于豆腐皮主導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設備引進、科技創新、品牌創建、技術培訓等領域。
1.2 品牌提升
2007年“清流豆腐皮”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擁有“綠色食品”認證企業2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家、注冊商標4家。鑫牌豆腐皮廠生產的“鑫珍”牌豆腐皮于2011年獲第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并于2014年榮獲“三明市優質品牌”和“福建省老字號”稱號;愛珍豆腐皮合作社于2012年被評為“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并于2014年獲得“省級品牌農產品”、“省著名商標企業”,2015年獲得“全國農產品加工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稱號。
1.3 市場銷售
清流豆腐皮通過品牌拉動、農超對接、博覽會、農產品推介會等方式推動產品營銷,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廣東等全國各地,并入駐新華都、沃爾瑪等知名超市。同時,逐步進入國際營銷市場。2010年清流縣嵩溪愛珍豆腐皮專業合作社生產的“鑫珍”牌豆腐皮產品遠銷德國;2014年福建省清流七星巖食品有限公司“七星巖”牌豆腐皮與澳大利亞“亞瑞總公司”簽訂了豆腐皮銷售總代理的協議。
2 豆腐皮產業發展存在問題
2.1 作坊設施老化,規模小
全縣豆腐皮家庭作坊255戶,在市場監管局辦理小作坊生產許可證的僅有16戶,其余均為無證生產,部分生產作坊設備簡陋,設備老化,生產條件、環境衛生狀況不容樂觀。
2.2 本地產黃豆原料缺乏嚴重
2017年,生產清豆腐所需大豆原料總量約6800噸,全縣優質大豆種植2萬余畝,總產量3000噸,大豆原料缺口3800噸,不能滿足我縣豆腐生產。因此,大豆原料的缺口都是從東北地區調進的。
2.3 豆腐皮品牌與地方標準不統一
在全縣豆腐皮產品中雖然已創建鑫珍、七星巖、玉蓮、康爾利、遠香、星霞、青野、陸島等8個豆腐皮品牌,但只有鑫珍、七星巖、康爾利、遠香等4家有注冊商標。產品地方標準方面,僅有“鑫珍”、“七星巖”制定了產品地方標準,其余的幾個豆腐皮品牌都沒有注冊商標和規范的產品地方標準。
2.4 豆腐皮交易服務中心有待成立
由于豆腐皮產品集展示廳、體驗館、冷藏館、研發培訓、營銷物流倉儲、質量檢驗等為一體的交易服務中心尚未形成,加工戶、合作社、企業在豆腐皮產品生產、銷售等方面各自為戰,制約了我縣豆腐皮產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市場拓展能力弱,銷售渠道單一,特別是電子商務開發剛起步,許多運作不夠規范,缺少專業的營銷團隊。
2.5 對豆腐皮產業沒有足夠的資金和技術支持
一些小作坊的生產和加工設施相對簡單,環境衛生較差。由于資金不足,無法升級改造,限制了生產規模的擴大。同時,主要產品為豆腐皮,技術含量不高,產品單一,豆腐渣資源利用率低,而即食型豆腐食品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3 豆腐皮產業發展的建議與對策
3.1 健全領導機構,加強監督管理
成立豆腐皮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依托農業局或市場監督局,下設產業辦,抽調人員,專門負責幫助協調解決豆腐皮產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加強技術、資金、手續辦理等方面的指導和服務。切實加強監督管理,建立從原料到生產加工再到市場銷售的溯源責任制,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確保食品安全。食品監管部門要建立有備案憑證、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齊全的生產經營監管機制;定期對豆腐皮抽樣檢查,加大抽檢密度,確保質量安全。
3.2 制定政策,提升品質
制定助推豆腐皮產業提檔升級相關政策,通過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在資金、人才、研發等方面出臺扶持方案,引導和鼓勵小作坊對設施設備和環境衛生進行改造升級。建立豆腐皮質量檢測中心,統一“清流豆腐皮”專用地理標志的使用質量標準,對產品的質量從感官要求(色、香、味、形態)到成分含量(水分、蛋白質、脂肪等含量)實行嚴格把關。
3.3 注重品牌,加大宣傳
以豆腐皮龍頭企業和生產合作社為主導,抓好品牌整合,樹立打造“清流豆腐皮”的大品牌意識,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模式,利用現有的品牌聲譽、銷售網絡渠道,注重品牌效應,在包裝設計上統一標識,提高產品的辨識度,逐步將“清流豆腐皮”品牌推向市場。同時,還要加強宣傳推廣,加大在微信、微博、電子商務等網絡平臺的宣傳推廣力度,打造豆腐皮品牌“精品”。
3.4加大科研力量投入,助推產業鏈延伸
鼓勵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加大科研投入,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在現有速食和即食豆腐皮產品的基礎上,不斷開發豆腐皮系列新產品,探索豆腐皮深加工食品,豆腐渣資源化利用,提高豆腐皮附加值,延長產業鏈。有關部門要大力引進科研人才,探索改進蒸汽鍋爐節能技術和生產燃料模式,努力解決豆腐皮產業再發展存在的燃料供應和生態保護的問題。
(作者單位:365300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