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福濟
近年來,長汀縣針對供銷社系統各項業務及各基層組織、網點全面萎縮的狀況,大膽探索,創新實施一系列改革舉措,推動供銷社綜合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基層供銷社是以廣大農民為主體,以“三農”為宗旨,由國有資本控制,由涉農企業、事業單位和骨干經營者所有的合作經濟組織。但從總體情況來看,基層供銷社的發展仍有各種問題存在。本人根據在福建省長汀縣供銷社多年的實踐經驗,分析了當前現狀,并提出了相關發展的對策。
1 我縣基層供銷社的現狀
1.1 觀念和創新需要改變
改革基層組織,為逐步建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創造條件,是國務院第五號文件的明確要求。思想決定行動,好觀念等于企業成功的一半。在“十六大”后,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綠色GDP觀、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重要思想。所以我們也要遇事轉變觀念,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用新的舉措,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才能加快供銷社合作經濟發展。
1.2 經營、管理環節比較薄弱
企業經營追求效益,管理追求效率。做好經營和管理是每個職業經理人必須具備的兩個基本素質。目前,福建省長清縣供銷合作社供銷合作制看到,其“農資、廢物回收、煙草、石油、鹽、藥品零售”等傳統業務日益萎縮,從而放棄管理,全部依靠承包經營,所以擴大業務規模是很困難的。由于基層合作社的創辦和發展需要較高的合作社,他們總是以條件差、基礎薄弱、人員緊張、資金短缺為理由。安于現狀。
1.3 管理水平需要提高
企業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基層供銷合作社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生產的。他們早已習慣了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他們在加強內部管理、創新管理機制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總體上還沒有全部走出舊體制。在原有制度框架之外,新的管理模式尚未根本確立,大部分基層供銷社在稿件管理中都必須采用合同管理責任制,代管現象常見,沒有對現代企業管理體系的一個良好建立。
1.4 人才缺失、客觀條件影響
在現代企業管理活動中,人力資源管理已成為核心內容,努力形成員工與崗位的最佳匹配,從而有效地發揮團隊的力量,確保合理運用。福建省長清縣供銷社普遍存在職工人員龐大、大多年齡過大、存在綜合素質低等問題。雖然我們對客觀條件有一定的了解,但面對基礎差、困難多、家庭背景差等因素,經營設施幾番波折籌措資金,由于自身業務能力不強等原因,沒有實力組織業務活動能獲取利潤。此外,由于缺乏合作伙伴、缺乏項目支持和管理人員等因素,導致企業設施的完成無法得到有效利用。
1.5 需要明晰的是產權關系
按照現代產權制度的要求,“產權明確,權利責任明確,保護嚴格,流通順暢”,明確社會資產的權益。最終供銷社資產的擁有者應為供銷社所在地的農民成員。屬于各級供銷合作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無償分配、轉讓。這給基層供銷社的干部和職工造成了很大的誤解。他們認為,基本供銷社的財產是廣大職工,給企業本身和有關部門造成了許多不穩定因素,導致企業經營的不穩定。這種情況的核心是資產產權社會化不明確的根本原因。
2 對我縣供銷社的發展提出幾點對策
2.1 大力發展和增強農村合作經濟的活力
加強對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促進、示范、引導和支持,采取產權結合、業務聯系、組織對接、等多種形式,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了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小、散、弱”的問題,縣級供銷合作社探索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跨區域、跨行業的合作,形成“強強聯盟、俱樂部發展”的形勢。當前,全縣已成立1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吸引全縣60%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加盟。
2.2 整合資源,加快發展
基層供銷合作社可以考慮整合社會資源,開發人才加盟,運用自己的新思路作為激活基層供銷合作社活力的新途徑。基層供銷合作社應積極參與和引導各類專業合作社,作為建立農村合作經濟協會的基礎,利用土地置換整合基層資源。2017年上半年,長汀縣供銷有限公司先后在長汀縣中通快遞、神通快遞、云達快遞、白石快遞等四家快遞公司中脫穎而出,控股長汀縣通石達物流有限公司,注冊資本630萬元。
2.3 引進能人辦社,全面啟動基層組織建設
按照“民主辦社、開放合作社、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的要求,對基層社空白的鄉鎮通過資金、土地、經營和消費,創造新型的農業經營者和農民,恢復基層合作社。目前,共改革了6個基層社會組織,恢復和重建了12個,覆蓋了整個基層社會。在選擇基層社會組織負責人時,要拓寬用人渠道,結合當地鄉鎮政府的建議,開展個體自我推薦、基層社會組織恢復與重建工作。
2.4 積極宣傳,推進改革
從8月中旬到9月初,我們計劃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移動報紙等形式擴大宣傳,為改革創造良好的實驗環境。全縣共發布宣傳材料5萬多份。通過宣傳,長汀縣鄉鎮供銷合作社的家庭宣傳動員工作已全面啟動,各行各業的反應熱烈,農民參與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積極推進基層供銷合作社、縣級以上供銷合作社的改革,協調基層供銷合作社的發展趨勢,引導基層供銷合作社的快速啟動和蓬勃發展。
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加強。我們的整體素質和責任心需要進一步提高。加強黨的建設和文明建設,改進作風,促進各項任務的有效實施。將綜合服務合作社的發展與供銷合作社的經營服務網絡相結合,開發適合農村、貼近農民的新型管理模式,豐富農村居民的消費環境,促進農村信息化。提高農村居民消費水平,促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
(作者單位:366100福建省大田縣供銷貿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