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騰 徐俊容
1 水稻種植全過程中存在問題
1.1 水稻種植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水稻種植中,水稻種植區域分布較散,區域不同水稻的品種以及產量都不相同,就我國現階段水稻種植整體水平來說,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相對來說較為落后。尤其是在貴州遵義地區,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較為薄弱,大多數農戶依舊使用人工從事水稻種植。在水稻種植中,貴州遵義地區的水利設施、稻田自身的限制、插秧機械化等問題,導致該區域水稻種植存在滯后性,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只有加強對該區域的投入,解決稻田自身存在問題,推廣機械化,對水稻種植技術進行優化,才能提高該區域內水稻產量,增加農戶收入,推動遵義地區水稻種植產業的發展。
1.2 水稻生長中存在的問題
一般來說,水稻生長都會出現許多問題,對水稻的產量造成影響:(1)水稻幼苗的成苗率低。水稻幼苗生長中,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例如:環境因素、病蟲害因素、土壤因素等,都會對水稻的成苗率造成較大影響,從而影響水稻種植工作。(2)水稻插秧完后以后,稻田中長出許多雜草。并且,除草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其成本較高。(3)稻苗在生長中容易出現倒伏現象。插秧完成以后,水稻的根系插入泥土中較淺,如果環境較為惡劣,就會出現倒伏現象,對水稻的生長造成較大影響。
1.3 稻田間管理問題
稻田管理對水稻生長過程中,科學合理的田間管理能夠提高水稻產量,保證農戶收入。在田間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可以從兩方面進行敘述:(1)水稻施肥存在一定缺陷。水稻生長中,農戶通過施肥為水稻提供養分,并且能夠提高水稻生長品質。但是,在實際施工工作中,由于農戶施肥管理不恰當,導致施肥工作具有盲目性。(2)水稻藥物防治工作不到位。水稻生長難免出現病蟲害,采用合理的藥物進行的噴灑,能夠對病蟲害見有效防治,為水稻生長提供良好的空間。但是,農戶藥物防治工作中,完全不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從而對水稻造成一定影響,不利于水稻生長。
2 優化水稻種植技術的策略分析
2.1 葉齡種植技術優化
所謂的葉齡種植技術主要是指對水稻生長全過程進行控制,將水稻器官同伸規律以及水稻主莖葉生長狀況進行結合,從而保證水稻正常生長,提高水稻產量。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想要保證水稻各項生長指標可以同步發展其難度可想而知,這就需要專業的水稻種植人員對水稻生長進行控制,才能保證讓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在葉齡種植技術優化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2 對水稻觀察點的控制
在相關工作開展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對水稻觀察點進行控制。葉齡種植技術的優化工作的開展需要水稻觀察點提供精準的數據信息。技術人員在工作中應該結合水稻品種、稻田環境以及水稻生長狀態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然后確定水稻觀察點的位置。另外,技術工作人員還要對稻苗葉齡進行有效計算,計算方式為:先對水稻葉片下一葉的長度進行確定,明確一葉長度以后,然后在一葉長度的基礎上增加5cm作為該葉片的預計長度,葉片抽出以后,及時對其實際進行確定,再用葉子的實際長度除以葉片預計預測長度就可以得到葉片長度比例。
2.3 提高植技術和田間管理水平
在對水稻生長技術控制過程,技術人需要對水稻的種植技術以及田間管理水平進行控制,才能實現對水稻種植的全面控制。葉齡種植技術在水稻種植中的應用能夠幫助工作人員及時掌握水稻生長情況以及水稻生長規律的相關數據信息,但是,其前提是需要工作人員對水稻種植技術以及田間管理工作間控制,才能實現水稻種植技術的優化。所以,水稻種植,工作人員應該定期對稻田幼苗的生長情況進行觀察,并且做好相應的記錄,然后進行有效的田間管理活動,恩能給提高水稻產量。
2.4 加強對田間診斷技術的利用
在水稻種植技術優化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加強對田間診斷技術的利用,幫助工作人員進行稻田管理。水稻生長中,病蟲害問題在所難免,對于水稻的產量會造成一定影響,還會導致水稻品質下降。田間診斷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對病害問題的控制,能夠將病蟲害影響降到最低。
3 水稻種植技術優化
3.1 控苗技術的優化
在水稻種植中,無效分蘗已經司空見慣,該問題會造成嚴重的肥料浪費,同時還會導致稻田水結構發生變化,增加病蟲害的發病率,導致水稻產量降低,農戶經濟效益較差。控苗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緩解主水稻種植中分蘗問題所帶來的影響,主要是由于控苗技術可以減少無效分蘗數量,從而緩解肥料浪費問題。因此,控苗技術的優化側重點是對水稻施肥類型、施肥時間、肥料用量等相關因素進行控制,從而保證施肥效果最大化,能夠提高水稻產量,增加農戶收入。
3.2 控肥技術的優化
控肥技術的側重點是對水稻種植過程中氮肥使用量進行控制。在水稻種植中,大多數農戶認為加大氮肥量的使用量能夠促進水稻的快速生長,但是從實際的種植效果來看,過量使用氮肥,并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反而會增加分蘗、病蟲害的發生幾率。控肥技術的優化工作主要是保證農戶對氮肥的使用合理化。另外,優化控肥能夠大幅降低水稻種植成成本,增加水稻產量以及農戶積極效益。
3.3 控病蟲技術的優化
水稻種植中出現病蟲害在所難免,例如: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等是水稻種植中較為常見的疾病,對于水稻的產量具有直接影響。控病蟲技術優化工作的側重點是通過相關的措施提高水稻的免疫能力,增加水稻根莖的的直徑,能夠有效避免水稻出現倒伏以及降低病蟲害的發病率。并且,該技術還應以應用在無效分蘗問題的處理中,能夠有效降低病蟲害發病率,提高水稻產量。
3.4 田間管理以及育苗技術的優化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田間管理工作無處不在,例如:對于水分的管理,應該對薄水分蘗進行管理;耕地管理應該對田間的飛禽害問題進行防治。技術人員應該在以田間管理為核心,在此基礎上才能提高水稻種植質量,保證水稻種植品質以及產量,增加農戶收入。
(作者單位:563100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鐵廠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