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大白菜園營養豐富而號稱“蔬菜之王”,是我國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它不僅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而且維生素E的含量更加豐富,具有營養豐富、菜質鮮嫩、清爽適口等特點,是深受我國人民喜食的蔬菜之一。大白菜生產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文章根據生產的實踐介紹了秋季大白菜無公害種植技術,以供種植者參考。
無公害大白菜是指其產地環境條件、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并允許使用無公害產品標志的未經加工和初加工的蔬菜產品,其生產過程允許有限度地使用無公害合成物質,但其新產品的有毒物質含量應限制在允許范圍以內。大白菜是冬春的主要食用蔬菜之一,因此,種好無公害大白菜關系重大,現將秋季大白菜無公害種植技術介紹如下:
1 選擇合適的品種
種植秋季大白菜,要選擇合適的品種,這樣才能得到較高的產量,一般選擇抗病、耐寒、高產、耐貯藏和運輸的品種。
2 播前種子處理
種子選好后,要進行篩選,選種粒飽滿、整齊度一致、生活力強的種子播種。播前先進行曬種,曬種后用藥劑進行拌種,常用的拌種藥劑有40%樂果、50%福美雙、90%的乙磷鋁等。
3 精細整地,合理施肥
種植大白菜前要精細整地,做到平、凈、碎、松、軟的標準,這樣有利于秋白菜根系發育良好。大白菜需肥量大,所以要施足底肥,以備大白菜生長需要,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畝施量有機肥4000~5000公斤左右,同時每畝可配合施用N、P、K復合肥40~50公斤。
4 播種時間
一般情況下,在立秋前后3~5天播種為宜,高溫年份可推遲到8月中下旬。抗病、生長期長的晚熟品種可以適當早播,生長期短的中熟品種可適當晚播幾天。近年,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適宜播種期一般在立秋后7~10天。
5 種植管理技術
5.1 播種。播種分為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一般依前茬作物的收獲早晚而定。前茬作物收獲早,又能及時整地作畦的,可采用直播法。否則,就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直播比育苗移栽晚5~6天播種。種植大白菜一般采用高壟和平畦兩種模式栽培。高壟一般每壟栽一行,壟高12~15厘米;平畦每畦栽兩行,畦寬依品種而定。直播有穴播和條播兩種方法。穴播是在行內或壟頂按一定的株距開穴。條播是按行距開5~10厘米深的溝,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并撒蓋1厘米厚的細土。每畝用種量0.3公斤左右。直播大白菜待幼芽出土后,采取勤澆小水,保持地面濕潤而降低地表溫度的措施。
5.2 苗期管理。幼苗出齊后,在3~4葉期進行間苗。去除并生、過密、擁擠、病、蟲、弱、殘苗,間苗后在澆水或雨后適時中耕,這樣既防止土壤板結,又可以去除雜草,松疏土壤,保持土壤通透性。在5~6葉時定苗,苗距10厘米。在高溫干旱年份,適當晚定苗,使幼苗密集,遮蓋地面,降低地溫,減輕病害的發生。定苗后也要適時中耕,這樣可以消除雜草,保持水分,這次中耕切記不可太深。每次間苗、定苗后,應立即澆水,防止因苗根系搖動而萎蔫。
5.3 移栽定植。苗齡一般在15~20天,幼苗有5~6片真葉時,為移栽的最佳適期。移栽最好在下午進行。移栽后要立即澆水。以后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連續3~4天,以利幼苗緩苗。
5.4 合理追肥。追肥要根據不同的生長時期和苗情決定。幼苗期一般不追肥。若底肥不足,第一次可在3~4片真葉期施提苗肥,每畝施復合肥10公斤,撒施于幼苗兩側,并立即澆水;第二次在定苗或育苗移栽后,每畝施復合肥15~20公斤發棵肥,于壟兩側開溝施入;第三次在連作期大追肥,每畝施尿素15~20公斤,過磷酸鈣10~15公斤,將肥料施入溝內或穴內,再稍加培土扶壟,然后澆水;第四次在結球中期施灌心肥,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可隨水沖施。
5.5 合理澆水。大白菜從團棵到蓮座期,氣溫日漸下降,天氣溫和,此間可適當澆水,蓮座末期可適當控水數天,到第三次追肥后再澆水。大白菜進入結球期后,需水分最多,因此,剛結束蹲苗就要澆一次透水。然后隔2~3天再接著澆第二次水。以后,一般5~6天澆一次水,使土壤保持濕潤。
6 大白菜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
6.1 農業防治。(1)選用抗病品種:一般選擇抗病毒、抗霜霉的品種。(2)精細整地:施用腐熟的有機肥,精耕細耙,以利于大白菜生長。(3)合理輪作倒茬:不能連作,最好與豆科、蔥蒜類、禾本科等作物輪作。
6.2 物理防治。(1)黃板誘殺蚜蟲;:在田間設置黃板,高度與植株相平,隔7~10天重涂黃板,可誘殺白粉虱、蚜蟲、美洲斑潛蠅等。(2)安裝殺蟲燈:利用光波原理,誘殺害蟲,這樣可減少用藥次數,降低農藥殘留。
6.3 化學防治。(1)軟腐病:為細菌性病害,又名“腐爛病”、“ 爛疙瘩”,從蓮座期到包心期均可發病,嚴重時葉柄基部組織腐爛。發病初期可用72%的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隔7天噴1次,連噴2次。(2)病毒病:白菜各個生育階段均可發病,苗期發病時植株明顯矮化畸形。發病初期可用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進行噴霧,6~7天噴1次,連噴2次。(3)霜霉病:又叫“枝干”、“白霉”等。發病初期葉片病斑呈現黃綠色,漸成黃色或黃褐色,陰雨天發病重。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5~7天噴1次,連續防治2~3次。(4)白斑病:發病初期為灰色圓形小斑,后擴大成近圓形白色病斑,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連續防治2~3次。(5)蚜蟲、菜青蟲、地下害蟲等,可分別使用用樂斯本、生物農藥BT乳劑、吡蟲啉可濕性粉劑等藥液防治。
7 適時收獲
小雪前后適時收獲。收獲時應盡量避免機械損傷,并去除病殘株、未包心株,根據天氣情況,天氣好的話在田間適當晾曬,待外葉萎蔫,即可貯藏。
(作者單位:152000黑龍江省綏化市綏勝滿族鎮農牧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