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暉云
1 云杉病蟲害的主要原因
甘肅省張掖市寺大隆林場云杉出現病蟲害的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1)寺大隆林場對于病蟲害的監測預報工作滯后。甘肅省地廣人稀,工作人員不能及時掌握云杉病蟲害的信息。(2)對于云杉病蟲害的防治落后,寺大隆林場每年進行云杉病蟲害防治的面積較小,并且由于面積較大,防治區域較為分散,導致防治效果較差,同時,一些新技術保護及時應用到工作中。(3)寺大隆林場主要種植的是云杉,樹種單一,導致其抵抗病蟲害的能力較差,易發生病蟲害。(4)由于寺大隆林場林區線較長,林區內部流動人員多,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病蟲害的流動性較強,并且林區內沒有設立檢疫檢查站,不能及時對流動人員以及流動車輛進行檢疫。(5)經費緊張,由于寺大隆林場每年所采取的防治面積較小,(6)寺大隆林場依舊采用傳統的苗圃育苗方式,從苗圃選地到種植,都未能嚴格按照相應的技術要求進行管理,不能保證云杉幼苗的質量,從而導致云杉病蟲害情況嚴重。
2 云杉立枯病
2.1 發病癥狀分析
云杉立枯病也叫做猝倒病,是云杉的一種主要病蟲害。云杉發病以后,不同階段的發病癥狀也各不相同,如果云杉種子攜帶疾病播種以后,病菌會進入到種子內部,對種子的種芽組織進行破壞,從而致使種子出現較為嚴重的腐爛現象,進而育苗效果較差;如果在云杉幼苗階段,發病以后,云杉幼苗莖葉會出現粘結以及腐爛,最后云杉幼苗死亡;如果在云杉幼苗生根階段發病,該階段中,云杉幼苗根部以及頸部并沒有全面木質,病菌就會進入到根莖,根莖組織造成較為嚴重的破壞,具體表現為:云杉幼苗根莖呈現褐色斑點,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斑逐漸擴大,病菌在云杉幼苗頸部組織逐漸繁衍生長,最后完全破壞根莖組織,導致云杉幼苗出現較為嚴重倒伏現象。
2.2 應對策略
在云杉立枯病的防治工作中,應該堅持預防為主,醫治為輔的基本原則,從云杉的育苗開始,加強對各個環節的管理,做好疾病防治工作。首先,在云杉育苗工作開始前,工作人員應該加強對種子選擇工作的管理,派遣專業的工作人員從種子的顏色、顆粒飽滿情況等方面進行分析,選擇顏色鮮艷,顆粒飽滿的種子,能夠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其次,工作人員還應該對育苗的土壤進行消毒,防止土壤中含有病菌,可以采用鐵對土壤進行消毒;云杉播種前,工作人員需使用3%硫酸亞的水溶液對苗床進行消毒,也可以按照每畝2公斤的比例將3%硫酸亞的水溶液播撒到苗床上,才能看是翻土作用;第三,苗床整理中,工作人員應該將化肥進行結合,一般來說都是有機肥,例如:羊糞、牛糞等。在土壤施肥作業中,必須要保證肥料已經完全腐熟;第四,工作人員還應該做好除草工作。及時將苗床四周的雜草去除,并且將雜草漚肥使用到苗圃中;第五,還要積極使用藥物進行防治。由于云杉的病蟲害種類較多,工作人員在立枯病藥物防治中,還應該做好其他病蟲害防治。在云杉苗立枯病藥物防治以后,工作人員還可以使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配比700倍液體從根部進行灌溉或者采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配比500倍液體進行噴霧,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3 云杉葉銹病
3.1 發病癥狀
在云杉葉銹病發病初期,云杉針葉上會出現淡黃色的段斑,并且色斑上生長許多針尖狀突起,一段時間以后,段斑會出現多數桔黃色銹孢子器,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破裂,出現大量粉狀銹孢子,呈現黃色。云杉葉銹病發病時間在7~9月的雨季,并且氣溫一般都在14~16℃條件下,發病率較高。
3.2 應對策略
云杉幼苗葉銹病的最佳防治時間為:6月10日前后4天內,在幼苗上面搭蓋塑料膜拱棚,高度為50cm。需要注意的是塑料膜不能貼近幼苗,防止爆嗮燙傷幼苗。塑料膜拱棚一直持續到7月20日。6月中旬還可以在拱棚兩頭噴灑1次國產粉銹寧(上海或四川產)500~600倍液,防治效果更佳理想。 云杉葉銹病防治的主要策略以防治為主,能夠減輕病害損失。在病害防治過程中,6月中旬噴灑粉銹寧500~600倍液,能夠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在云杉種植過程中,需要進行混交育林,避免出現較大面積的純云杉,能夠從根本上降低云杉的發病率,同時,還要做好護理工作,及時清除喇叭、杜鵑等,保證云杉林分郁閉度的合理性,避免出現較多的病蟲害。
4 云杉八齒小蠹
4.1 發病危害
云杉八齒小蠹是對于云杉類樹木危害較大的一種鉆蛀性害蟲,在甘肅地區紅皮云杉以及青山云杉等樹種是其主要危害的對象。云杉八齒小蠹都會在云杉、紅松樹干底部或者枯枝落葉層進行冬眠,并且還能在枯死幼樹皮下以及舊坑道內冬眠。云杉八齒小蠹幼蟲階段以及成蟲階段對云杉的危害最為致命,這些害蟲會對云杉樹皮韌皮較為柔軟的部位進行啃食。幼蟲階段以及交配階段,云杉八齒小蠹會對云杉的實木進行啃食,致使木材內部出現很深的坑道,造成樹木樹脂分泌停止,使得整片森林出現大面積死亡。
4.2 應對策略
首先,工作人員應該積極制定誘殺策略。春季是云杉八齒小蠹繁衍的最佳時期,此時,工作人員可以在根莖較小的云杉原木、一些較粗梢頭當作餌木。將其置放至森林地勢高并且樹木稀疏的地方,一般來說,每公頃放置5~6堆,每堆3~4根,誘惑小蠹蟲進行產卵。7月上旬左右,小蠹蟲幼蟲還沒有蛹化,工作人員此時要對餌木剝皮;其次,工作人員還要進行藥物防治。6月上、中旬左右,工作人員可以在受害木樹干距離地面40~50cm空洞上采用背負式打孔機進行打孔,孔深度1.0~1.2cm,在每個孔注射40%氧化樂果乳油1.5ml,操作完后以后用泥土將孔堵上。
(作者單位:734000甘肅省張掖市寺大隆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