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法明
西陽林場位于吉林省永吉縣中部,建場以來,始終把森林資源管護和木材經營作為林場建設的重中之重,長期致力于森林火災的預防、撲救,認真落實工作措施,建立巡護、監測以及消防隊伍,防止森林火災發生,保護林區森林資源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林場設有生產科、林政科、財務科、安全科、撲火隊。現有領導干部15人、管理人員19人。設立公益林管護站4處,現有公益林管護隊員17人。
1 國有林場森林火災發生的幾大特點
1.1 季節性較強。吉林省森林防火期受季節影響,森林火災多發生于春季和秋季期內林下、林內可燃物含水率較低,大風天氣較多,降雨較少,農村備春耕和秋收時節,《吉林省森林防火條例》規定,春季森林防火期為3月15日至6月15日,秋季森林防火期為9月15日至11月30日。夏季和冬季積累的可燃物十分豐富,大量堆積于林中。
1.2 空間分布較廣。永吉縣林情決定,集體林地面積較大,且分布較散,一般森林火情多發生于集體林地和國有林地交界部位。隨著玉米等作物價格走低,農民燃料結構調整和城鎮化的鋪開,秸稈等農田剩余物作為燃料、飼料等情況隨之減少,部分林內可燃物載量已經嚴重超標,具備發生森林火災的物質基礎條件。農民燒荒、燒秸稈、祭祀用火等稍有不慎極易引發森林火災,以上為森林火災主要成因。
1.3 野外火源類型多樣化。隨著產業政策扶植和生態旅游發展,進入林區活動人員多,林區野外火源種類增多,尤其國家法定節假日、秋收時節入山旅游、吸煙、野外取暖、野炊、宿營等用火行為,還有林農矛盾的部位個別人有預謀的報復性縱火案件,精神失常患者玩火等形成的森林火災隱患,森林防火工作正面臨新的挑戰。
森林防火期和營林造林生產期重疊,氣候因素多變,高森林火險期相對集中,森林防火任務更加艱巨,每到關鍵時期形勢始終十分嚴峻。森林防火工作人員無法實現監控、監管全覆蓋,工作力不從心。
2 國有林場森林防火現存的主要問題
2.1 基礎設施薄弱,建設力度跟不上。受地方財政和林場經濟條件影響,森林防火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年久失修。山區道路崎嶇不平,給撲救運兵工作帶來極大不便;專業森林消防隊伍建設滯后,森林防火通訊覆蓋存在死角。巡護、撲救交通運輸工具缺乏,撲火機具、物資儲備等均不能滿足新形勢下森林火災撲救的需要,影響打早、打小、打了。
2.2 隊伍素質不高,人員結構不穩定。由于撲火隊員多來自于林場職工,大部分隊員的組成并非脫產,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的培訓及演練對隊員的示范作用大于實際能力的提升,實戰能力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提升。部分隊員身體素質差,老齡化嚴重,技戰術水平低,特別受季節工作影響,難以持之以恒開展訓練。撲救森林火災危險性大,工資報酬低,隊員工作積極性不高。按照吉林省森林消防隊管理規范,林場半專業化森林消防隊較專業化森林消防隊還有很大差距。
2.3 物資儲備不足,缺乏科技含量。林場森林防火物資普遍存在配備不足,科技含量較低。近年來由于領導重視和投入力度加大,裝備和機具得到逐步改善。但隊伍的機動化能力和新標準的撲火裝備仍然匱乏,以水滅火裝備建設落后,制約著隊伍專業化發展。風力滅火機以國產便攜式為主,急需更新換代。非新標準的撲火服裝水洗幾次后縮水嚴重,且耐高溫性能不強,撲火頭盔佩戴不舒適,撲火手套耐磨性較差。
3 國有林場森林防火的主要對策
3.1 以落實森林防火責任為目的加強組織領導。逐年逐步完善森林防火指揮機構和成員單位責任分工,全面落實森林防火行政首長負責制。建立網格化責任包保體系,合理劃分森林防火責任區,逐級簽訂森林防火責任書,明確各職能部門、相關領導干部的管理范圍、責任,制定相應獎懲規定,做到責任監管不留死角。
3.2 以全面提升依法治火為目的規范制度建設。結合森林防火工作實際,完善森林防火應急預案,完善森林防火工作規章制度,依法做好森林防火法律、法規、常識宣傳教育,牢固樹立以預防為主的思想,筑牢森林防火有關人員和群眾的思想防線;堅持以法律和規章制度管人管事,從管理隊伍、執法隊伍和管護隊伍上減少偏差,推進森林防火事業法制化建設。
3.3 以提升實戰能力為目的強化森林消防隊伍建設。重視專業化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工作,積極爭取解決專業森林消防隊員編制問題。建立常態的經費投入機制,補充有事業心、素質高、專業化的森林消防人才,為森林消防隊伍補充新鮮血液。建立管理、培訓、演練、實戰一體化的訓練機制,森林火災撲救必須以專業森林消防隊伍為主,一線撲火隊員必須經過上崗培訓,掌握安全知識和避險技能,增強應對突發狀況的自救能力。配合地方群眾撲火隊做為補充,形成以專為主、專群結合的林火撲救體系。
3.4 以提高科技支撐為目的重視科學技術應用。改變傳統人防的觀念,加大高精尖設施設備的投入使用,通過無人機、視頻監控、人工瞭望、地面巡護等手段,建立全方位、全時段、立體化森林火情監測,提升火情發現能力;積極儲備充足的撲救工具,改善隊員防護裝備現狀。按照國家新出臺的設備標準配備單兵裝備、運輸裝備、以水滅火裝備、搶險救援裝備。加強森林防火數字化指揮體系建設,建立穩定的指揮機構,培養指揮人才,提升森林防火科學指揮、決策能力,切實提高實戰水平。
國有林場在擴大森林資源、提高森林質量和建設生態環境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良好的森林資源也為生態保護、經濟效益保駕護航。森林防火工作面臨新困難、新形勢,不能固步自封,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立足本地社情和林情,創新發展思路,協調各方力量,秉承開放合作、共享信息、綠色發展的理念,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針,在上級森林防火指揮部門領導下,團結一致,凝心聚力,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撲救,提升森林防火科學管理水平和防控水平,為保護一方綠水青山而不懈努力。
(作者單位:132200吉林省永吉縣林業局五里河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