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增白姆
西藏作為我國的主要的牧區,平均海拔高度在4KM以上,氣溫較低,晝夜溫差大。當地以畜牧業為主,牦牛養殖規模較大,是當地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保障。但是由于草場退化,自然條件逐漸惡化,嚴重影響到西藏地區的牦牛養殖效益。西藏地區的牦牛養殖,對于自然條件依賴性較大,但是由于養殖戶的商品經濟理念陳舊,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嚴重制約牦牛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結合西藏地區實際情況,推進西藏牦牛高效養殖技術創新和完善,以便于滿足市場需要,推動牦牛產業發展,為農戶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加強西藏牦牛高效養殖技術探究,對于當地的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1 牦牛品種選育技術
1.1 種公牦牛選擇
對于種公牦牛的選擇,應該盡可能選擇基因優秀的牦牛進行繁殖培育,以此來提升后代群體中優質基因組合幾率,可以有效提升牦牛品質和產量。2~4胎母牦牛生育的公犢牛,對犢牛的體型、體重、和父母生產性能進行觀測,促進牦牛生育。此種方法適用于半歲前牦牛選育,選育質量較高。
犢牛兩歲半時,結合上述選育方法,結合公牦牛體征、外貌和生產能力進行選育,在三歲半時仔細篩選。
1.2 母牦牛選擇
牦牛的選種培育中,應該對優良牦牛群中選配,優秀類型的母牦牛生產性能高、血緣好和質量高,實現牦牛的優質交配;
2 圍產期補飼牦牛發情
母牦牛的生長,需要結合體況評分標準,來確定牦牛的發情情況。妊娠期母牦牛產前四個星期到產后四個星期之間,通過人工補飼方式來提供精飼料;產前一個月體況較差,每日補飼量1kg;產前一個月體況較好,每日補飼量為0.5kg。產后四周后,即可停止精飼料補飼。
3 產后牦牛隔離斷乳
3.1 產后2~3月期間,可以對牛犢隔離斷乳,采用1.5kg乳粉來喂養。
3.2 犢牛斷乳后,與母牛隔離飼養,確保犢牛可以單獨成群放牧;犢牛斷奶主要是為了降低對母牛的依賴性,及早食用植物性飼料,有助于促進犢牛的身體器官發育,提升消化能力,降低消化道疾病出現幾率。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對母牦牛產乳性能的影響,還可以避免犢牛吃奶導致母牦牛發情期延后問題,有效提升母牦牛的產犢率。
3.3 待產后,牦牛徹底斷乳后每日擠奶一次,促進母牦牛身體快速恢復,提早發情。在單獨區域內放牧,觀察母牦牛是否發情,也可以將母牦牛和公牦牛在同一區域內放牧,觀察母牦牛的發情情況。
3.4 發情旺盛期,可以對牦牛進行人工授精,配種45d~60d來觀察牦牛的妊娠情況。
4 牦牛飼養管理
牦牛的放牧管理,需要立足實際情況,結合區域場地條件和氣候條件進行選擇,部分地區放牧主要劃分為三季牧場,即春季、夏秋季和冬季;部分牧場則為四季牧場,但是西藏地區的牧場四季之分不明顯,只有冷和暖的區別,所以可以將牧場劃分為夏季牧場和冬季牧場。
4.1 春季放牧管理
春季氣候溫暖,適合牧草生長,可以適當延長該季節的放牧時間。春季返青草場,在放牧期間應該先吃枯黃牧草,然后食用情操嫩芽,但是需要限制剛剛出土的青草采食,避免青草過分采食影響到操場的生長,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草場退化。
4.2 夏季放牧管理
夏季該季節氣候溫暖適宜,牧草鮮嫩,是牦牛放牧的主要季節。在該季節放牧,有助于牦牛身體快速恢復,促進牦牛發情和交配,提升產犢率。夏季氣溫較高,蚊蟲較多,長期在高山涼爽草場上放牧,可以規避蚊蟲叮咬影響到牦牛采食和細菌滋生,促使牦牛快速生長,增加產肉量。
4.3 秋季放牧管理
在秋季放牧管理中,溫度適宜,蚊蠅較少,所以應該主抓秋膘,為牦牛安全過冬奠定基礎。秋季和夏季放牧相似,雨水偏少,其后逐漸轉冷,草籽逐漸變黃,營養價值有所損失。在牧草較多的操場放牧,促進牦牛進食。在秋末霜降期間,則應該在早霜后放牧,主要是為了降低牦牛早產率,抑制細菌滋生,提升牦牛的機體免疫力。
4.4 冬季放牧管理
西藏冬季放牧管理,在每日的上午9~10點期間,陰天時在較近的畝產放牧,晴天時可以在較遠草場放牧;大風雪天放牧,為了避免牦牛走丟,應該盡可能選擇在平坦或陽山操場。合理控制牦牛的飲食、飲水,避免牦牛走丟流產。先草后水,保證飲用水的溫度控制在10℃~20℃范圍內。
4.4.1 犢牛飼養
產奶母牦牛飼養管理中,盡可能選擇草質良好的草場。飲水前避免牦牛空腹,否則可能出現腹瀉、流產現象,需要嚴格的飼養管理。產奶牛較之種牦牛而言不同,需要特殊放牧管理。犢牛在飼養管理中,出生后避免犢牛爭奶,保證初乳喂食7d左右,促進犢牛消化系統發育,提升犢牛的成活率。初乳中含有大量的促進犢牛機體生長的物質,有助于提升犢牛的免疫力,降低疾病發病幾率,促進犢牛的生長和發育。尤其是在冬季,做好犢牛的保溫工作,營造適宜溫度的環境,提升犢牛的存活率。
4.4.2 產業發展
為了保住確保牦牛可以健康生長,應該結合西藏地區的氣候條件,選擇合理措施來促進牧場恢復,促使牧草充足供應,為牦牛生長提供支持。藏區牦牛和農區草集合,加強企業運作,以便于實現農民和牧民的良好銜接。同時,推進牦牛產業鏈完善,增加產業鏈的附加值。當地政府應該加強選種培育和對外引進工作,建立完善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產業鏈,進而提升牦牛產業鏈加工能力,增加附加值,增加牦牛養殖戶經營效益。
西藏地區由于海拔較高,四季不分明,這就需要在西藏牦牛養殖中結合區域實際情況,推動養殖技術和手段創新,在不同季節選擇不同的放牧手段,做好病蟲害防控,促使牦牛健康生長,提升牦牛生產性能和效益的同時。牦牛高效養殖技術在基層大范圍推廣和應用,可以更好的滿足市場需要,對于西藏牦牛養殖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850000西藏自治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畜牧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