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志勇
豬鏈球菌病是由多種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傳染性疾病,臨床上會導致豬出現敗血癥、化膿性淋巴結炎、腦膜炎、關節炎為主要癥狀,不同日齡的豬所表現出的臨床癥狀存在較大差異性。該種疾病在世界豬養殖產地廣泛流行發生,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會給豬養殖產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豬鏈球菌病屬于條件致病菌,除了危害豬之外,還會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分析的豬鏈球菌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學變化、診斷方法和防治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1 流行病學
豬鏈球菌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進入夏秋季節后,因為氣候環境高溫潮濕,常常會加大該種疾病發生的概率,呈現地方流行。豬群身體抵抗能力較強時,該種致病菌不會表現出致病能力,當豬舍衛生條件較差、潮濕、多雨、高溫、長途運輸等,造成豬身體抵抗能力下降時,就會為該種致病菌傳播流行提供機會。在規模化生豬養殖場,鏈球菌病已經成為一種十分常見的細菌性傳染性疾病,并且該種疾病常常和其他病毒性、細菌性、寄生蟲性疾病混合感染發生,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失,使得臨床癥狀更為復雜,診斷難度更大。
2 臨床癥狀
鏈球菌會導致豬出現不同類型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敗血型、腦膜炎型、關節炎型、淋巴結膿腫型。其中敗血型是最為常見的類型。該種類型主要發生在新疫區的發病初期。發病急、發病過程短,患病豬常常沒有任何臨床癥狀,突然倒地死亡。有臨床癥狀的患病豬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到42度以上,呼吸急促,常常在24小時內死亡。剩余患病豬體溫升高到40度以上,呈現稽留熱,呼吸急促,鼻癥干燥,從鼻腔中分泌出膿性分泌物,眼結膜潮紅。在頸部、、耳尖、腹部和四肢下端的皮膚出現出血紅點,一般在發病3天內死亡。腦膜炎型多發生于仔豬發病初期,體溫升高,采食下降,糞便干硬,從鼻腔中分泌出漿液性鼻液,繼而出現神經癥狀,磨牙,口吐白沫,在豬舍內不斷轉圈,全身肌肉震顫,四肢抽搐,發病嚴重后倒地不起,四肢呈劃水狀,最后麻痹而死。關節炎型主要是由上述兩種類型轉變而來,敗血型和腦膜炎型未死亡的患病豬主要會出現關節炎癥狀,患病豬的腿部關節會出現腫大現象,嚴重的不能正常行走,臥地不起,患病豬食欲下降,身體消瘦,最終衰竭而死,不死亡的豬也不能正常生長發育,成為僵豬。淋巴結膿腫型,主要表現為體表淋巴結形成膿腫,用手觸摸患病豬有疼痛感,采食吞咽困難。膿腫成熟之后,腫脹部位變軟,皮膚壞死明顯。
3 病理學變化
將剛剛死亡的患病豬解剖,可以看到各個臟器出現廣泛性充血出血,全身淋巴結存在不同程度的腫大現象,腫大為原來的1~2倍,外觀呈現紫紅色或暗紅色,在淋巴結邊緣還能夠看到黑紅色的出血性梗死區。腦炎型死亡的豬主要表現為腦膜充血出血,甚至存在淤血現象,個別腦膜下存在大量積液,腦組織界面存在散狀出血點,其他病理學變化和敗血癥相同。將病死豬腫大,關節切開之后,可以從內部流出渾濁淡黃色的液體,關節病變嚴重的可以發現軟骨組織壞死,關節周圍組織存在多發性的化膿性壞死病灶。淋巴結膿腫型的病死豬可以發現體表淋巴結腫大出血,在淋巴結周圍組織還能夠看見黃色膠凍樣或菜花樣贅生物。
4 實驗室診斷
采集病料直接進行涂片鏡檢,用革蘭氏染色劑染色,干燥之后放置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發現革蘭氏陽性染色的呈現卵圓形,無芽孢,有莢膜,單個或雙鏈存在的球菌。將采集到的病料粉碎之后,接種到馬丁肉湯和血液瓊脂平板上,恒溫培養箱內37度,培養24小時,肉湯均勻一致渾濁,在血液瓊脂平板上生長出了圓形,濕潤光滑,半透明的細小菌落,菌落周圍存在β溶血環,小心挑取肉湯培養物和分離得到的致病菌鏡檢,可以發現革蘭氏陽性染色,成對或單個排列的球菌。生化實驗發現,該種致病菌能夠發酵葡萄糖、淀粉、蔗糖、山梨醇、果糖,不發酵鼠李糖、甘露醇,不產生硫化氫。生化實驗和鏈球菌生化特性吻合,由此可以確診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豬鏈球菌病。藥敏試驗發現鏈球菌對慶大霉素、復方新諾明高敏,對卡那霉素、氨芐青霉素、土霉素、鏈霉素低敏。
5 治療
豬鏈球菌病治療應該選擇高敏抗生素對癥治療,在治療之前,應該對患病豬進行分群處理,將臨床癥狀較為嚴重,沒有治療價值的患病豬撲殺無害化處理。診斷臨床癥狀較輕的患病處,選擇使用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使用劑量為2mg/kg體重,每天兩次,連續使用三天為一個療程。同時對患病豬進行對癥治療,選擇使用30%的安乃近注射液20ml,每天一次連續使用兩次肌肉注射,緩解高熱癥狀。選擇使用氯丙嗪注射液,使用劑量為1.0mg/kg體重,鎮靜,每天兩次,肌肉注射。患病豬淋巴結化膿之后,應該及時將淋巴結切開,排除膿腫,進行清洗消毒,按照外科方法進行處理。一般經過上述綜合治療手段治療5~7天,患病豬臨床癥狀即可消失,恢復到以往進食水平。
6 預防
在做好豬鏈球菌病治療工作的同時,還要加強常規管理,改善豬舍衛生條件,精細化管理豬群,防止病菌進一步傳播擴散。畜牧獸醫部門應該切實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引導養殖戶逐步轉變傳統養殖理念,發現疫情之后,及時將病情上報當地動物單位,在明確病原的基礎上,選擇針對性藥物進行治療,避免養殖戶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療。同時還應該為養殖戶制定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確保衛生消毒制度執行,定期對養豬環境進行消毒。做好豬群疫苗免疫接種是預防豬鏈球菌病再次發生的重要工作。疫苗接種時,可以選擇使用豬鏈球菌病活疫苗,按照疫苗使用說明書科學使用,每1頭份添加1ml鋁氨鹽水進行稀釋,然后進行皮下注射,每頭豬皮下注射1ml,免疫期6個月。疫苗免疫接種之后,禁止投喂抗生素類藥物,進行豬舍消毒。同時還要做好生豬防疫體檢工作,制定嚴格的防疫制度,嚴格按照免疫程序,對豬群抗體水平進行檢查,將疫病發生率降低到最小程度。養殖場內部,禁止飼養貓科類動物,犬科類動物和其他動物,日常要做好養殖舍滅鼠滅蚊工作,控制傳毒媒介數量,有效預防豬鏈球菌病的再次傳播流行。
(作者單位:212400句容市家畜品種改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