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晶
牛結核病是在牛的成長過程中,常見的慢性傳染病之一,它是由分枝桿菌引起。這類結核分枝桿菌主要有三個類型:這三個類型都屬于分枝桿菌,只不過他們是發生在人、牛和禽類的病體上,把它們分成人型、牛型和禽型三種類型,牛型分枝桿菌感染后,使病牛日漸消瘦,并且這種結核病畜,可以傳染與他接觸的健康牛,因為這種結核桿菌,可以在牛的各個器官中分布,成為牛結核病的病灶,通過病畜的糞便、乳汁、尿及氣管分泌物這些介質都可以帶有病菌,由于這些病菌可以對牛生活的環境帶來污染,因此會對牛的健康帶來影響,當然,在這種污染環境下接觸的人或其他禽類,也會受到傳染。因此,這種牛結核病在世界范圍都可能發生,對人、牛和其他禽類都會感染,這在公共衛生范圍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1 牛結核病的發病原因
牛結核病的發作與傳染,主要由牛型結核桿菌引起,它的傳染源,也可以通過人或禽類相互交叉感染,如果有的牛一旦受到結核桿菌的感染。這種結核病患牛,就成為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就會使它周圍的牛群極易感染致病。因為這種牛結核病菌,可以通過牛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進行傳染致病,病牛自身的結核桿菌,隨著牛的鼻汁、唾液、糞尿排出體外,必然會污染牛的飼料、飲水、空氣和環境。還有患有生殖道結核的病牛,這些病牛在交配時就會受到相互傳染,新生的犢牛,吮吸帶有牛結核的牛乳,也會受到感染。
2 牛結核病的發病癥狀
攜帶牛結核病的病牛,不是立即就會發病,通常的潛伏期是 16~45天,但有的病菌攜帶牛,幾個月甚至數年都不發作,有很長的潛伏期,牛結核病的發病癥狀有以下幾種類型
2.1 患有肺結核的病牛癥狀
患有肺結核的病牛,在發病初期,會發現有短促的干咳聲,慢慢這種干咳就加重為濕咳。隨后,就會發現病牛開始加重咳嗽的病況、咳嗽發作的次數頻繁、病牛的呼吸數增加,同時,還伴有氣喘,并且牛還帶有淡黃色粘液或膿性鼻液流出。用聽診器對牛的肺部聽診,可以發現肺部有口音或摩擦音。此時,患病的食欲下降并日漸消瘦,貧血,對哺乳期的母牛,就會發現病牛的產奶量開始減少,檢查可以發現病牛的體表淋巴結腫大,體溫一般正常或稍升高。
2.2 患有淋巴結核的病牛癥狀
患有淋巴結核的病牛,經檢查病牛的各型結核病的淋巴結都可發生病變。當病牛的縱隔淋巴結,由于受到侵害腫大壓迫食道時,就會使病牛出現慢性膨氣癥狀,病牛的咽喉淋巴結核,可引起病牛的吞咽和噯氣困難。
2.3 患有乳房結核的病牛癥狀
患有乳房結核的病牛,它的乳房淋巴結腫大,無熱痛,但常可發現,在病牛后方乳腺區發現結核腫塊。病牛的乳房表面,呈現大小不等凹凸不平的硬結,病牛的乳房有硬腫,使病牛的乳量減少,乳汁稀薄,混有膿塊,等到后期,病牛的乳腺萎縮就會使泌乳停止。
2.4 患有腸結核的病牛癥狀
多見于犢牛,表現下痢與便秘交替,既而發展為頑固性下痢,糞便帶血或膿汁,味腥臭
3 牛結核病的防治措施
對牛結核病的防治措施,要依據牛結核的傳染途徑和感染源入手,在日常對牛的飼養管理中,就要嚴格控防,要堅持牛舍的衛生條件,要堅持引用為生的飼料和清水。同時還要從幾下方面采取措施,給予注意。
3.1 對牛結核病的預防措施
對牛結核病來說,采取必要的措施,對牛結核的發病,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是防止牛結核病出現的最佳方案,對牛結核的發病,其預防措施可以按如下方式進行。
(1)牛結核病的定期檢疫
牛結核病的定期檢疫,是保證健康牛群的基礎,要堅持每年兩次檢疫,一旦確診為陽性牛時,應一律進行淘汰,采取的方式是深埋或火化;對于帶有陽性結核的牛群,應在第一次檢疫后 30~45天進行第二次檢疫,以后每隔 30~45天進行一次檢疫,要求在 6個月內,連續三次不再有陽性病牛出現,可認為是健康牛場;同時,在場內工作人員定期體檢,預防結核病菌的傳染。
(2)牛結核病發病牛群控制措施
對于發病牛群嚴格隔離,防止疫病擴散,牛舍設計應符合環境衛生學要求;要做好消毒工作;每季度要進行大消毒,可用5~10%熱堿水、10%漂白粉、3%福爾馬林、3%苛性鈉和3~5%來蘇兒。對開放性的病牛要屠宰,無癥狀陽性牛要隔離。
(3)對種牛的控制措施
要堅持用人工受精進行繁殖,要選用良種冷凍精液,繁殖牛群。在購買牛只時,應嚴格檢疫,確認無結核病后,可以并群飼養。
(4)對牛群的預防接種措施。
對受威脅的犢牛可進行卡介苗接種,一般于出生后一個月時,在牛胸垂皮下注射 50~100ml。在20 天后可產生免疫力,以后每年要接種一次。
3.2 對牛結核病的治療
國內外對牛結核病的治療,大多利用鏈霉素、異煙胼和對氨水楊酸鈉等藥物治療,但對牛結核的治療很難根治,只能有所改善,而且療程較長,醫療費用大,因此,對牛結核病的治療不是最佳的方法。應該采取淘汰處理的方式,堅決消滅帶有牛結核病的病牛。
(作者單位:164000黑龍江省北安市鐵西區畜牧獸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