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靖
母豬流產是養豬戶經常遇到的問題,給養豬業健康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給養殖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為了預防母豬流產,提高養豬業的經濟效益,需要養殖者和技術管理人員在生產中做好管理、科學飼養,從各個方面嚴格預防,現歸納如下,供參考。
1 規模化養殖母豬易流產的原因
母豬的妊娠中斷就是俗稱的流產,母豬發生流產會使早產的豬仔發育不良甚至夭折,還會對母豬的身體機能造成很大的損傷,本文通過研究母豬的流產案例,分析出了一些造成母豬流產的原因。
1.1 激素分泌失衡
母豬在懷孕期間如果分泌過多的雌性激素或者孕酮激素分泌不足,都會引發母豬的流產。這也是造成母豬流產最普遍的原因。
1.2 生殖道疾病
如果母豬患有生殖道方面的疾病,那么會對胎兒的發育造成不利的影響,如果母豬沒有獲得及時的治療就會引發流產。
1.3 飼養管理不當
懷孕期間的母豬需要飼養人員特殊的照顧,首先給母豬日常喂養的飼料就需要飼養人員做好營養的搭配,妊娠期的母豬需要更多的營養才能滿足胎兒發育的需要,飼料中要適當的補充鈣、磷、鎂和各種維生素等營養元素。其次也要注意母豬飼料的干凈衛生,及時清理料槽,不能讓母豬吃到發霉變質的飼料,發霉變質的飼料可能會產生毒素對胎兒造成傷害,還要注意避免給母豬喂養一些以引發流產的食物,比如含龍葵甙的馬鈴薯就極易引發母豬的流產。
1.4 母豬收到外力的傷害
懷孕的母豬身體較為脆弱,如果豬群太過密集,發生擁擠是對母豬的腹部造成擠壓很容易造成流產。飼養人員還要注意避免使用蠻力的方式對其進行抓捕或驅趕,以免造成損傷。還要避免將懷孕母豬進行長途運輸,在長時間的運輸過程中,母豬會由于路途的顛簸和陌生的環境及驚嚇,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神經也會變得過度緊張,這些因素也會容易引發母豬的子宮收縮強烈,進而造成流產的現象。
1.5 疾病威脅
母豬在懷孕時身體對免疫能力會有所下降,如果疾病防控措施做得不夠到位,母豬容易感染一些常見的傳染病,比如常見的流感、沙門氏菌、乙型腦炎等,或者感染如血吸蟲病、弓形體病等寄生蟲病,一旦治療不夠及時就會引發流產。其次在對患病母豬進行治療時,要特別注意避免使用一些容易引發流產的藥物。
2 母豬流產的防治措施
懷孕母豬是養殖場中寶貴的資源,是擴大養殖場規模,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飼養人員要留意懷孕母豬的身體健康狀況,盡可能的避免母豬發生流產。
2.1 防治營養性流產
雖然懷孕的母豬需要攝取更多的營養,但是飼養人員不能盲目的給母豬提供營養豐富的飼料,要根據母豬的試劑情況,科學的調配飼料的營養配方。母豬在懷孕期間,不同的時間段需要對喂養的飼料成分進行適當的調整,針對母豬妊娠的不同階段適當的補充好各種營養元素。其次還要確保飼料的質量安全,對飼料的采購、運輸和儲存環節進行嚴格把控,防止過期變質和質量不達標的飼料進入養豬場。
2.2 給母豬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在養殖場中進行規模化的養殖,難免某些方面出現紕漏,但是飼養人員必須對母豬尤其是懷孕母豬的飼養投入足夠多的精力,盡可能的給母豬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生活環境。飼養人員要對豬場進行合理的布局,引進先進的設備以及不斷更新對懷孕母豬的養殖技術,來提高母豬的繁殖效率。對即將臨產的母豬進行封閉式的飼養,可以有效避免突變的天氣變化對母豬造成的影響,概要盡量避免人類的活動對母豬造成驚嚇。
2.3 產后母豬進行及時的護理
產后的母豬身體更為虛弱,需要對母豬進行一些護理工作,最簡單和有效的方式就是給母豬喂養“益母紅糖湯”,配方就是用水熬煮益母草后過濾,再將紅糖摻入濾液中攪拌均勻,既可以給母豬喂服,這可以是母豬的收縮能力增強,盡早的排空淤血,還能起到一定的殺菌作用。 母豬不行流產后更應該加強對母豬的護理,可以結合造成母豬流產的原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盡早的恢復母豬的生產性能。此外要避免使用催情藥物來刺激母豬進行交配,還要對母豬進行除蟲和免疫接種的工作。
總之,造成母豬流產的原因有很多類型,飼養人員要對懷孕母豬提供更多的照顧,做好各方面的防治措施,盡可能的降低懷孕母豬流產的風險。
(作者單位:637200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雙鳳鎮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