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青,詹本樂,3
足球,起源于中國“蹴鞠”,后在歐洲、南美等國家和地區發展成現代足球,伴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文藝復興所倡導的人文精神成長起來的,足球世界性地普及也是因為英國的殖民統治,遍及世界各個角落。現在許多國家的足球文化和精神也正是因此而開始,經過各自民族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改造,形成了各國現代的足球文化精神,孕育著國家足球建設,不同風格的足球背后有著不同的民族文化,彰顯著各自國家的民族精神,以民族精神作為一個國家足球文化建設的底蘊,支撐國家足球運動的發展,是足球能夠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和核心內容。
1.1校園足球文化的概念及內涵
隨著足球火熱發展,足球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一種精神,在南美、英國等國家足球是一種生活,他們的足球文化體現著各自的民族精神。足球雖說起源于中國,但是在中國并沒有系統的足球文化體系,也不能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中國足球改革重視校園足球發展,從娃娃抓起,從跬步積起,久久為功,校園足球文化建構也將在中國足球發展史上寫下重要的篇章。足球文化是指以足球運動的生理和社會功能為軸心內容的精神與行為的總和,是以足球運動為載體而形成的物質、精神、行為和制度的符號系統,包括足球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是校園內與足球相關的一切文化信息,包括足球課程、足球操編排、足球賽事、足球傳媒等。
1.2四維足球文化
四維校園足球文化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物質文化是指為了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需要所創造的物質產品及其所表現的文化,足球物質文化主要包括足球硬件設施、足球書籍和資料、足球裝備等社會實踐成果,是足球運動的物質成果,也是足球運動得以開展的重要載體;精神文化是人類在從事社會實踐過程中產生的一種人類所特有的意識形態,包括了足球運動的道德準則、價值觀念、思維習慣等,是在一個國家特有的民族精神基礎上建立起的足球文化,足球精神文化有其獨特的優越性,它既傳承了一個國家的歷史和民族精神,又在改革中不斷升級和完善,跟隨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腳步,適時更新,是物質文化的內在驅動力,因此,各個國家足球文化都有其特有的民族精神及其文化內涵,如以開拓和創新為核心的美利堅足球文化、眾志成城的日耳曼民族的足球文化、日本“大和”文化形成全攻全守的足球風格文化、英國長傳沖吊的足球風格文化等;制度文化是指人類為了自身生存、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主動創制出來的有組織的規范體系。足球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管理體制、足球人才培養選拔制度、法律制度、行為準則及禮儀規矩等內容,是在足球實踐發展過程中所結成的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足球的制度反映了足球文化的價值,彰顯足球文化的精神,秉承足球文化的理念;行為文化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價值、促進社會文明建設及人類社會發展的經驗及創造性活動,行為文化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足球運動員的暴力行為與球迷間的暴力行為有著必然的聯系。
1.3足球文化的缺失
社會主義改革階段,中國足球過分追求戰績和經濟利益,造成功利足球、暴力足球等精神文化缺失的現象,校園足球深受影響,從而導致該項目發展蕭條。近幾年,國家政策支持,學校重新重視,社會廣泛關注,但校園足球的發展仍然傾向于競技足球、表象足球,學校、家長仍然擔心學校體育的安全問題、學校硬件設施受限、管理體制不健全等因素影響著校園足球的發展,究其這些問題的根本,是校園足球文化的缺失。“任何一件事物的背后,其價值都有著極其深遠的文化體系”,文化是一種軟件力量,能夠在校園足球改革過程中糾編學校、家長的錯誤意識和觀念;能夠在足球課程中幫助教師突破極限;能夠為領導人建立新的管理體制提供理論參考。因此,新校園足球時代,必須要建構文化體系、發揚民族精神、助其回歸本位,走出一條適合中國足球、中國校園足球持續發展的頂層路子。
馬克思的“全人發展理論”認為人類的發展應是全面的,動商理論也呼吁人的多元發展、“智商、情商、動商”三商一體化發展,因此校園足球的發展不應首先著眼于梯隊建設、足球隊后備人才培養等,為競技足球服務,而應遵循教育規律,讓校園足球成為普適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校園足球發展普適足球,而不是精英足球,將足球運動作為學校教育的一種手段,以育人為本位訴求,注重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中國教科院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幼兒園階段,80%以上的家長更多關注的是孩子會不會計算,認識多少字。這樣的關注源于應試教育,家長甚至開始將孩子送至各個興趣班、補習班,不愿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殊不知,他們剝奪了孩子的天性,也可能埋沒了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形成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
“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貫穿整個學校體育,然而近幾十年學生體制下滑現象顯著,生活機械化、大數據時代,肥胖癥、視力下降、抑郁癥等心理疾病,呼吁新校園足球遵循個體身心發展規律,培養個體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促進終身體育,提高全民身體健康水平。足球作為提高國民體質的手段,注重提高人體的力量、速度、耐力、反應能力等身體素質,注重足球運動精神的傳承和傳播,注重人體良好品質、思想的形成,促進參與者身體健康發展。國新辦2015年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我國6-17歲青少年兒童的肥胖率相比2002年大幅度增加;我國18歲以上成年人的超重率也呈明顯上升趨勢,這一數據已經對國民體質敲響了警鐘,遏制國民體質下降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足球熱的興起能否遏制學生體質下降,校園足球文化回歸健康,糾編學校和家長的錯誤認知,完善管理體質,回歸健康是新校園足球的重要舉措。
《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中多次強調中國足球持續發展,“持續發展”讓足球回歸體育本身,從大眾體育到競技體育,從普適足球到精英足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體育成績不是點滴就能成功,不是喊口號、搞集訓、施壓力就能提高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復雜過程,足球運動更是如此,方案提出了三個階段的目標,久久為功,從改革管理體質,到發展增加足球人口,再到競技足球,足球水平的提升不是靠黑哨、政績足球,靠的是科學的發展體系,穩定的足球人口、系統的足球學習、科學的足球訓練、健康的比賽氛圍等。遵循足球運動發展規律,從普適到精英,從普遍到特殊,在普遍中發現特殊、發展特殊,循序漸進才是足球運動發展發展的基本規律。日本每一個角落都能夠完成足球啟蒙教育,美國足球的成功之道是從幼兒足球起步,南美國家的足球就是生活等,足球發展較好的國家都體現了事物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因此中國校園足球文化回歸體育,是校園足球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動商,即運動商數,是個體通過身體活動所表現出來的運動天賦、潛能和意識的量化指標,狹義概念主要包括身體機能、心理機能、運動素質和運動智能四個部分。(引用)其廣義的概念是體現的是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與智商、情商一起表示人類某一方面的指標,提出了“智商、情商、動商”三商一體化發展、運動智能理論、動則徐生等。在學校體育改革、體育應試教育、校園足球改革等情況下,王宗平教授提出“動商”,轟爆了體育界乃至教育界的腦神經,“動商”無疑是體育中最具說服的軟實力,一個合乎大眾口味的名詞,也將成為校園足球文化建構的科學理論,助使校園足球文化回歸教育、健康和體育。
5.1動商,足球是更新教育理念的催化劑
“智商”、“情商”、“動商”三商一體化發展,助推學校教育改革。校園足球不僅僅是一項體育,更是教育,不僅僅是一個球,更是萬花筒,在不同的場合,足球詮釋著不同的意義。作為學校教育的手段應遵循教育發展的規律,注重人全面發展,使事物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通過足球運動,實現教育的目的:以足球運動促進學生學習,英國一項研究數據表明不參加運動的學生繼續學習易遇到瓶頸,其智力發展也會遇到“天花板效應”,新校園足球時代,花式足球、體育游戲的風靡,讓足球突破了自身限制,也突破學生智力發展限制,提升孩子未來發展的高度;以球會友,“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眾”字詮釋了足球對于人類情商、品質和精神的培養,情商決定了孩子未來發展的廣度,古今中外無數偉人的足球情懷;以足球促健康,貫穿健康第一的學校體育的思想,體育是學校教育增強學生體質的、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手段,足球運動對提高人體的力量、速度、耐力、反應能力等身體基本素質作用明顯,提高學生的動商能力,拓寬孩子未來發展的遠度。高度、廣度和遠度伴隨人的一生,智商、情商和動商貫穿整個教育,動商是建構校園足球文化的新詮釋。
5.2動商,引領足球成為新的生存文化
動商表示人體運動潛能,個體的粗大運動指標包括移動、平衡、接推、反射和非移動能力;精細運動指標包括抓握、眼-手協調、手應用和靈活性;這些運動指標貫穿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是自然災害面前,攀爬、游泳等生存技能如此缺乏。“養備而不動時,則天不能病”,動商理論認為“因動而生,為生而動,動則徐生”,廣義的動商強調人體的“動”,大數據、云計算、4G時代下,人體的生理活動愈來愈少,因此維持健康遠比恢復健康更加重要,運動促健康遠比醫療追健康更加經濟。“健康中國”的內涵是人的健康素質全面提升,“健康第一”也逐漸成為學校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健碩的形體和整體無疾病,從而建構校園足球健康文化。動商理論是為了保障“人權”,“動”的人權,社會快速發展正剝奪著人這一基本權利,這一問題上升至民生問題,影響校園足球文化建構。近幾十年,學生體質嚴重下滑,遏制學生體質下降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校園足球呼之欲出,是集“走、跑、跳、投、射”等身體素質練習為一體,傳播足球運動的同時,也肩負著時代的使命。因此,新校園足球時代,以“動”為主,發揮足球運動之魅力、之精神,開展“球動校園”,進而增強學生體質,發展終身體育。
5.3動商,促進中國足球的理論創新
動商是體育界的理論創新、足球理論創新,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促進人的發展,促進體育的發展,助于建構科學的校園足球文化。足球作為提高個體動商的一種方式,通過校園足球培養學生的體育素質,提高動商。這一新理念為校園足球文化提供新的方向、新的引領。“體育”是一個外來名詞,18世紀傳入中國,包括了競技體育、大眾體育、學校體育及其競賽、活動、文化等,而動商不僅僅包括體育的一切內涵,它表示人類的運動潛能,即可與生俱來,又可后期培養。無論是針對個體發展還是一項運動發展,動商都無疑是新的理論創新,遵循個體發展規律、遵循足球運動發展規律,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有意發展普適足球,培養后備人才插柳成蔭。
校園足球文化是發展校園足球的軟實力,是擴大足球人口規模,扎實人才根基,推動普適足球發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堅定力量,文化優勢也是中國校園足球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動商,作為新的教育理念、引領新的生存文化、提供新的理論創新,從教育、社會和體育的角度,幫助建構新校園足球時代的本位文化,保障校園足球的持續發展,最終實現偉大的中國足球夢。
參考文獻:
[1]Gardner H.多元智能[M].魏屹東,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宗平.動商,瞄準中國體育改革主戰場[N].中國體育報.2016,(06).
[3]王宗平,林華維.動商怎樣驅動體育[N].中國體育報.2014,(10).
[4]張紅兵,李海燕,王宗平.動商測試量表、動商公式和評價標準構建[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02).
[5]毛振明,劉天彪,臧留紅.論”校園足球”的頂層設計[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03).
[6]張新萍,王宗平.建構智商、情商、動商三商一體的全人發展理論體系[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9).
[7]李斌.基于”頂層設計”的我國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構想[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03).
[8]成宇,吳紅.新時期大學校園足球文化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5(10).
[9]王宗平.動商—人類全面發展的重要支腳[J].體育學刊.2014,(07).
[10]楊雷,王靜宜.中國足球文化發展軌跡的異化及其本位回歸訴求[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0(08).
[11]田世平,李坤賢.世界杯與足球文化[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7(04).
[12]Capute A J,Shapiro B K.The motor quotient A method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motor delay[J].American Journal of Diseases of children,198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