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昶
隨著我國“校園足球”事業的不斷推進,為建立一整套后備人才培養體系,青少年足球事業的可持續化發展也逐漸進入大眾的思考中來。在“校園足球”事業發展的新階段就需要以新的理論指導發展過程中的實踐,通過積極借鑒吸收其他國家在足球事業發展過程中的成功發展的經驗,結合我國本地實際,形成一套有著中國特色的青少年足球事業發展道路。英格蘭足球改革從誕生繁榮到低迷再到重振,歷經百年的足球改革經驗為我國足球事業提供了形式上的范本,將英格蘭足球成功的改革經驗引入,將會給建立有中國特色的青少年足球發展事業路線提供指導意義。
英格蘭作為現代足球的誕生地,從12世紀開始到現在,走過了一條不平坦的發展之路。從英格蘭出現足球賽,足球文化便在英格蘭的土地上滋生發展,愈加強大。由于多種原因交織導致1985年歐足聯宣布5年內英國足球俱樂部禁止參加歐洲賽事,這給英國足球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打擊。1991年,被解除了5年禁賽期的英格蘭足球百廢待興,為重新回到足球強國的第一陣容,英格蘭開始了一系列的足球改革。
面對新的發展局面,英國政府主導對當時足球發展形勢進行分析作出以下改革措施:(1)鼓勵廣泛開展私營的足球俱樂部,為青少年足球訓練提供機會;(2)政府主導資助學校和社區增加比賽場次和創新比賽形式,開發更加適合青少年訓練比賽特點的迷你足球,具有針對性地進行比賽訓練;(3)英足總制定“足球發展戰略”,募集資金用來支持社區和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多種形式、多個層面的措施逐漸有效執行,英格蘭足球整體形勢蒸蒸日上,整體競爭力不斷增強。
2.1片面的、傳統的認知對足球發展的障礙
我國青少年足球事業發展進程中除了一些客觀現實問題的存在,大眾主觀觀念也亟待更新。首先,長期的應試教育給家長帶來思想上的包袱,足球訓練會影響學習、耽誤成績甚至認為練體育的都是身上標有成績不好等不良標記的學生。這樣的傳統的、錯誤的認知嚴重制約了校園足球推廣進程。然后,像足球這樣同場對抗類項目會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受傷,具有很高的危險性,為了規避危險,學校和家長寧愿學生老老實實待在班級里看書學習,也不會讓學生在綠茵場上奔跑。還有,有些學校認為目前“校園足球”推廣只是一時之趨勢,熱一陣就會降溫,所以不會真真正正地去執行相關政策和計劃,有著“面子上過得去”的奇怪心理的學校不乏少數。
2.2足球教師數量和質量都難以搭配發展節奏
在“校園足球”計劃推廣之前,國內中小學缺乏足球教師,但是隨著計劃的實施,國內對足球教師師資培訓力度的加大,讓足球教師的數量逐年大比例提升,但目前來看仍不能夠滿足發展的需要。而且,在大批量培訓的足球教師之中,基本上都是體育教師,不可能全部是足球專業出身,所以就導致負責足球教學工作的教師專業不夠精、能力不夠強。而現實來講,正是這批“足球專業不精的教師們”在教學一線承擔著“校園足球”的推廣。
2.3缺乏基礎設施條件開發
簡言之,去哪踢和怎么踢。第一個問題,去哪踢基礎設施建設需要能夠滿足青少年日益增長足球需求,國內中小學足球場地數量有限,正規場地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也就會出現國家層面提出的“建設校園足球文化”概念被一些學校片面地理解為編足球操、足球攝影展、我與足球的征文等活動。第二,怎么踢。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足球器材的開發也是需要面臨的問題,類似于網球運動的推廣采用短網和mini網球的形式,在足球運動中應該設計出多套適合于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技術水平的訓練方法形式及器材設施,不要急于求成,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1解放思想,重新認識足球訓練
對于家長而言,存在的保守思想、陳舊思想應該更新,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能夠在綠茵地上踢踢球。而且現在多學科科學家都已經證明:體育鍛煉行為能夠明顯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尤其是促進其學習正性情緒學習策略和學習集中力。也就是表明,體育鍛煉非但不是影響學習成績的,反而是能夠使學習集中力和學習效率提高的一種有效途徑。
3.2長期加強足球教師培訓,做好廣度和深度的統籌
《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中提出要在2025年完成對5萬名的校園足球專、兼職足球教師的專業培訓。當然,專業培訓不能僅僅作為普及面上的規劃,而且需要有廣度、有深度地進行培訓。不能夠使得足球教師一直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而是要足球教師越來越專業化,成為“足球專家”,這樣才能夠完成校園足球計劃下的任務達成,才能夠保證學生足球學習、訓練的質量。
3.3結合市場經濟,搭建俱樂部—社區—學校足球教訓體系
在“校園足球”推廣進程中的資金供給是一項很棘手的問題,英格蘭在國內的足球體系建設中,將足球推向市場,敞開來做。由俱樂部進行牽頭,與社區、學校進行合作,通過球員的培養、選拔等形式,對口培養,直接能夠彌補學校在足球訓練中的資金短缺問題,而且能夠讓學生接受俱樂部專業的技術指導,從而提升技能能力。
3.4硬環境、軟環境雙重發力,豐富壯大足球產業
足球形成一種產業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融入進足球產業中來,創建新型產業園,集合足球多種元素,創新設計足球周邊器材、服裝、動畫等一系列產業基因。不僅從形式上拓寬足球產業,而且從內容上充實足球文化。讓國內逐漸形成一種讓孩子有足球動畫可看,有足球場地可練,有足球專業器械保障技術提高,有多種形式的足球活動可參與的良好氛圍。
青少年是足球后備人才的重要保障,“少年強則國強”,在足球計劃推廣建設的設計中要科學化、全面化地進行,才能夠為足球振興保駕護航。通過吸收其他足球強國發展進程中摸爬滾打的經驗,來提升我們發展過程中的困難。相信在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螺旋上升狀組織框架中,中國足球必將沖出亞洲,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吳建喜.巴西足球運動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4):137-140.
[2]王妍玲.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與學習效率的關系研究—以上海為例[J].浙江體育科學,2015,37(6):90-96.
[3]柳鳴毅.基于路線圖方法的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治理體系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 51(1):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