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龍
【摘要】在改革的新契機中,建筑企業稅負實現了有效降低、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與升級。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建筑企業為了能夠保證健康、長遠發展必須從內部著手,加強成本管理。但是,增值稅制下的建筑企業稅率較營業稅卻有了顯著提高。因此,建筑企業只有通過及時調整成本管理模式,合理利用增值稅進項抵扣原則減輕企業稅負,才能從稅制改革的大潮中脫穎而出,充分享受營改增的利好成果。本文分析了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并闡述了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成本影響的措施。
【關鍵詞】建筑企業 成本管理 影響 措施
我國在全面推進了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將房地產業、金融保險業、建筑業及現代服務業納入到增值稅征收的范圍中,建筑企業從此需要繳納增值稅。建筑行業一直以來就是保證我國民生的基礎性支柱產業,其自身發展環境較為復雜,營改增的全面實施對其成本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因此,結合營改增納稅機制,根據建筑企業自身特點,采取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加強其成本管理工作,是建筑企業得以健康、穩定發展的有力支持。
一、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體系
(1)建筑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程序及過程。成本管理是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內容,在進行成本管理時,必須系統地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構建成本管理體系,以此來提高企業成本管理能力,提升經濟效益。建筑施工企業進行成本管理的過程:將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成本進行系統的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并通過對成本的預測積極參與到企業的經營決策中,如實反映企業成本狀況,及時組織進行成本分析考核,并對考核信息進行反饋。
(2)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資源。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動態化的管理活動。成本管理貫穿于企業整個施工過程中,因此,要求建筑施工企業必須對人員、設備、材料、資金、技術、信息等不同的生產要素進行合理調配,實施動態化組合管理。
二、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
(1)加大了建筑施工企業的利潤壓力。在實施“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各項工程造價中的費用項目中均不包含增值稅進項稅額,而進項稅額是可以抵扣的。建筑施工企業對成本進行歸集時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并未計入到成本中,而不可抵扣的則全部計入到成本中。可見,只要是建筑施工企業無法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各項采購業務均無法進行抵扣,成本并未實現與收入的同步減少,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筑施工企業的利潤壓力。
(2)對建筑企業勞務成本管理的影響。建筑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在總包合同中勞務成本所占比重較大。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收入水平不斷增加,從而使得企業的勞務成本也在不斷攀升,從而增加了建筑企業勞動成本的比重。為了合理規避勞務用工風險的發生,有的建筑企業通過培訓和增加薪酬等方式培養出自己的施工作業隊伍,建筑企業的施工隊伍是以工資的形式進行勞務費用的結算,從而導致建筑企業的勞務成本無法進行抵扣。有的建筑企業并不具備組建勞務隊伍的實力,只能通過勞務外包的形式完成施工建設。但是,由于目前我國勞務市場的管理松散,特別是建筑勞務市場存在明顯的不規范問題,有的勞務公司甚至并不具備合法的資質。在實施“營改增”后,由于那些資質不合格的勞務分包商無法為建筑企業提供有效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無法實現建筑企業的抵扣,因此,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業的成本壓力、稅收負擔。
(3)對建筑企業設備、機械使用費管理的影響。建筑施工過程中常用的設備主要為施工機械和車輛,營改增之前企業擁有的設備所含增值稅不能進行進項稅抵扣,當建筑企業的自身設備無法滿足企業的施工需求時,很多建筑企業將通過租賃的方式來解決設備不足的問題。因此,這些機器設備租賃費用的可抵扣程度將直接對企業的稅負帶來影響。但是就目前的租賃市場現狀來看,可抵扣進項稅額的成本獲得難度較大,這對建筑企業成本管理極為不利。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國施工設備的租賃企業大部分為中小型企業,并且大部分為小規模納稅人,這樣就無法實現進項稅額的抵扣,因為他們無法為企業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很明顯,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建筑企業的稅負壓力,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
三、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成本影響的措施
(1)合理降低人工成本。建筑企業必須時刻樹立以人為本的項目成本管理理念,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新性,使全體員工均形成成本管理意識,并積極參與到企業的成本管理中。建筑企業必須合理降低人工成本,這就要求建筑企業必須進一步加強勞務管理、選擇綜合實力較強的勞務團隊,將返工等行為控制在萌芽狀態中,以此來實現對人工費用的有效控制。另外在營改增環境下,從建筑企業的人工成本難以實現抵扣進項稅額或抵扣額較低這一實際情況來看,降低人工成本也勢在必行。
(2)對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原來那種粗放式的管理方式逐漸被淘汰,特別是在“營改增”銳制改革的大環境下,更是要求企業必須實現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建筑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到加強管理層職能對穩定和平衡稅負、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的重要作用。如:對于材料采購,在營改增后一方面要充分考慮購買材料直接付出的款項,還必須充分考慮采購價款帶來的進項稅額,二者的差額才是企業的實際采購成本,建筑企業必須對增值稅進行系統地、全面地分析與研究。
(3)盡快提升建筑施工企業員工營改增意識和業務水平。營改增的實施對建筑企業財務管理、成本管理等都帶來了巨大影響,新增加的很多會計科目是原來的財務人員并未接觸過的。這不僅增加了財務核算的難度,更增加了實際納稅申報的工作量。因此,面對新環境和新形勢,建筑企業財務人員必須盡快提升財務管理的納稅籌劃意識、提升管理水平,并以此為契機降低企業的財務管理成本。如:加強對建筑企業財務人員的培訓,提升財務人員在實施“營改增”后的納稅申報工作的熟練程度,這已經成為建筑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提升的關鍵環節。
總之,在實施營改增后,對建筑企業的影響不容忽視,同時更對建筑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并為建筑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利潤空間。因此,建筑企業必須緊緊把握發展的新契機,不斷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加強對相關人員營改增政策的培訓和學習,為促進建筑企業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遙越,段悼鑫.“營改增”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建議[J].財政監督,2015,(36).
[2]孫偉.“營改增”實施的必要性及對我國第三產業經濟的影響[J].科技與管理,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