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芳
【摘要】體育鍛煉旨在提升人的身體素質,幫助其減少疾病困擾。但是,目前學生背負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全天候沉浸于教室之中,完全不具備體育鍛煉的意識。本文簡要講述當前中專體育教學中學生在培養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所面臨的困難,并提出針對性解決策略,以期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中專體育 終身體育意識 鍛煉
終身體育意識,顧名思義,是指人們具備在日常生活中穿插體育鍛煉的觀念,主動開展運動并正確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目前,中專體育教學不僅加強學生的實踐水平,同時為其樹立終身體育意識,促使其在學習之余得到身心放松。因而,體育教師應深人挖掘學生潛力,激發其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從源頭解決這一難題。
一、體育教學所面臨的難題
(一)學生因素
中專學校的生源質量較差,絕大多數學生由于不愿認真學習而被錄人中專學校,同時其身上具備貪玩、好動以及不服從管教等特點,使得教師無法采用正常手段管理秩序,甚至體育課堂不見人影,教師的教學之路異常坎坷。
(二)學習時間多
即便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但是當前教育體系下,文化課依然占比過大,體育課占比微乎其微,教師無法擁有足夠的時間教育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甚至部分文化課占據體育課時間。同時,學生面臨巨大的學習壓力,無心花費過多的時間在體育鍛煉之中,甚至認為玩游戲比鍛煉更有意義。
(三)師資水平較差
中專學校的生源質量差,同時導致教師招聘門檻較低,大多數中專教師并不具備足夠的教學經驗,且自身知識儲備量低,無法傳授正確的知識。中專體育教師直接影響學生的運動方式,如果自身經驗不足,且教學內容出現錯誤,則極易導致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受到傷害,得不償失。
(四)體育事業投入較少
校方均不愿為體育事業投入過多的資源,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體育器材的數量以及質量均無法保證,導致學生的體育活動質量不理想,甚至存在安全隱患。
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上述曾提及,由于文化課程給予學生過多的壓力,學生不愿花費時間于體育鍛煉。因此,教師必須竭盡全力為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促使其自覺參與體育活動。針對好玩的中專學生而言,最有效的手段是激發其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一旦其發現體育鍛煉的魅力,則會全身心投入體育事業。首先,體育教師應在體育課堂中采用科學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了解體育鍛煉對自身素質、未來生活的重要性,例如:學習壓力會導致學生的身體以及心理產生疲勞,注意力大幅下降,腰椎、血管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但是體育鍛煉能有效緩解上述傷害。其次,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打造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案,提升課堂趣味性,例如:教師根據目前火熱的網絡游戲或者體育賽事打造角色扮演活動,模仿某位球星的動作,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應保證教學效率,安排學生參與某項活動時,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個人素質,例如:技術水平、身體健康等因素,例如部分學生完全缺乏運動基礎,進而導致訓練結果與其他學生差距過大,自信心受到損害,喪失鍛煉的興趣,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構建相應的鍛煉方案。最后,教師必須將學生安排至其興趣小組,否則學生產生抵觸情緒,本文建議中專教學開辦足球、籃球、羽毛球以及乒乓球四個球類社團,上述四種球類的經濟耗費較低且較為普及,隨意性較大,有助于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優勢,同時促進班級凝聚力,提高自己的交流水平,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舉辦競賽活動
中學生不僅好玩,而且好勝心重,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征舉辦體育競賽活動,既涵蓋教學計劃,同時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滿足其心理需求。因此,教師可以根據球類運動的特征設計不同類別的競賽活動。例如:籃球可以細分為投籃比賽、運球技術比賽、團隊競賽;乒乓球以及羽毛球可以分為單打、混合雙打比賽等,通過控制比賽的內容以及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堅持小型多樣、單項分昔女和基層為主的原則,堅持將增強學生的身體體質,提高學生的身體運動技能,為其樹立正確且可持續的鍛煉觀念,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此外,教師可以舉辦:跑步、拔河、三人兩腳等趣味性競賽,增進課堂豐富性,打造輕松的學習氛圍,緩解學生的文化課壓力,進而形成集體教育的觀念。
(三)構建可行險較高的教學任務
由于部分教師的專業能力較差,僅僅根據上級領導的指示來統一制定教學任務,進而導致學生在文化課學習外,還必須承受體育課堂的學習壓力,激化師生矛盾。本文建議,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個體水平來制定特定目標,例如部分學生的長跑能力較差,則教師應適當降低及格標準,既保證學生的自信心不受到傷害,同時激發其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又例如:部分學生的籃球技術較好,如果教學任務過于簡單,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倦,因此,教師應為其打造較高難度的目標,滿足其挑戰欲望。如此以來,不同學生竭盡全力實現自己的運動目標,在訓練階段挑戰自我,感受體育鍛煉的魅力,全面增強體育鍛煉的意識,從根本上提升身體素質。
(四)創新教學評價體系
任何學科都必須擁有科學的評價體系以展現學生的學習情況,傳統教師會以最終考試成績為評判標準,忽略過程性評價。因此,本文建議教師應花費時間注重學生的訓練過程,注重學生的努力程度以及其他因素,公平公正地評價學生學習質量,促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認識自己,端正體育鍛煉的態度,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五)提高招聘門檻,加大資源投入
校方應提升體育教師的招聘門檻,既要考核其理論知識的儲備量,同時檢驗其實踐能力是否滿足教師資格,避免學生誤人歧途。此外,校方應適當增加對體育教學的資源投入,保證學生擁有足夠數量的運動用具,提高教學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專體育教學事業面臨重重困難,例如教師素質較差、學生學習壓力大、性格頑皮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認為應從學生的興趣愛好人手,創辦豐富的競賽活動,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加大對體育教學的資源投入,保證師資水平,進而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參考文獻:
[1]甘克佳.新課程理念下中專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4):136+138.
[2]蒙永明.基于體育興趣培養來提高中專體育教學質量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16):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