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維娜
【摘要】合作學習應用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可以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合作氛圍中共同探索、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合作學習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方面的自信心,降低閱讀焦慮情緒。通過合作學習,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
【關鍵詞】合作學習 閱讀教學 教學模式
一、傳統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傳統閱讀教學強調教師向學生單一地傳授知識,忽視了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的中心,學習過程缺乏交流、合作與互動,結果導致學生學習被動、缺乏閱讀興趣,這種學習方式已經不適應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需要。而合作學習應用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可以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合作氛圍中共同探索、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合作學習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方面的自信心,降低閱讀焦慮情緒。通過合作學習,能夠有交女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
二、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合作學習的提出源于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強調學習者在構建和理解信息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建構主義強調合作是學習環境中的一個關鍵的特征。合作不僅僅是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各種活動或是小組成員間進行知識共享,合作應使深層次的理解和解決方案產生協同作用,而這是采用合作之外的其他方式無法實現的。
合作學習的另一個理淪基礎是前蘇聯學者維果斯基的社會發展理論,該理論從認知理論角度為合作學習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維果斯基提出,知識是社會的產物。他認為,學習在成為個人思維過程之前首先發生在學生間的交流互動中。最近發展區理論是維果斯基社會發展理論的核心內容。按照維果斯基的觀點,最近發展區是指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實際發展水平與其在成人指導下或是通過與更加有能力的同伴的合作所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也就是說,最近發展區是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事情的能力與其借助幫助,合作完成事情的能力之間的差距。因此,與成人或是更加有能力的同伴的合作是進入最近發展區的最佳途徑。
三、合作學習教學模式
(1)閱讀前準備。為了使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活動,在進行閱讀之前,教師根據閱讀材料設計并提出一些問題,要求學生在閱讀結束后會基于這些問題開展小組討論。
(2)泛讀與閱讀信息交流。教師要求學生在第一遍泛讀結束后組織小組討論。此步驟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明確閱讀篇章的主旨,對閱讀材料有整體性的了解。在此階段,教師要求學生有選擇性地忽略閱讀材料.中的部分內容,盡量了解文章大意,把握作者的思想脈絡。泛讀結束后,教師鼓勵組員間通過相互交流信息核實自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程度。通過合作和交流,短組員間的信息差距縮小了,這樣為接下來的閱讀活動順利進行作好了準備。
在這一階段,教師充當的是協作者的角色,沒有領著學生一步一步地解決問題,而是向他們提出需要仔細探究的問題以改變他們的研究思路。在學生進行相互交流、合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傾聽,了解學生的需要,把握他們的思路。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確目標,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鼓勵學生之間的對話和爭辯,創造良好的交流氛圍。
(3)精讀與討論。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在第二次閱讀后獨立完成閱讀后的練習,然后進行閱讀后的第二次討論。通過討論,成員間彼此交流意見,討論活動中,教師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并且找到證據來設法說服組中持不同觀點成員。最后,同學們在大多數問題會形成組內較為一致的答案,組長記錄下個別有爭議的問題。
在這個階段學生要做的就是解釋說明自己的觀念和對文章的理解以及自己在閱讀中所用到的技巧。在討論中,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以及自己怎樣在上下文中找到支持自己的結論的證據。教師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概念和定義并請他們對自己的解釋做出說明或提供證據。在具體的解釋中,有的同學歸納得比較好,結論合理,思路比較清晰,這樣的同學教師要予以肯定。也有些同學找出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是脫節的,此時教師可以提出建議來引導學生。同時教師鼓勵學生批判性地傾聽他人的解釋,并對其他解釋做出質疑。通過質疑、再討論等活動給學生提供新的信息和交流經驗,使學生對課文和閱讀技巧形成更深刻、更廣泛的理解。在這一階段,使學生注意信息和證據,讓他們從證據中得出合理的結論。
(4)組間討論。教師通過與各組的問答環節了解每個小組的學習難點;然后,各組代表論述本組觀點并就不理解的地方與其它小組展開討論。
這一階段的主要目的在于讓各組學生集思廣益、思維互補,使大家獲得的概念更清楚、結論更準確。小組間通過討論可以取長補短,聽取其他小組的報告后,將本小組的信息補充完整。
(s)教師解惑和評價。這個階段,教師會提示學生關注閱讀篇章的段落主題句和一些主要的輔助細節,同時對篇章中出現的生詞,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上下文對詞義進行猜測,對重難點語法現象進行講解,同時教師鼓勵學生評估自己的理解力和能力。合作閱讀學習后的評價可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不斷發展和提高。學生可以采用自我評價,積極、主動、客觀地評價自己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成果,或者是由其他組員給出他人的評價。在評價結論方面,要以積極的肯定為主,如果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對他們在篇章閱讀中的表現和收獲的評價不高,老師可以進行比較客觀的評價,既肯定他們出色的表現,又及時補充相關信息。同時,老師也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及時的思考,從而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四、結語
合作學習應用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讓學生體驗到閱讀的快樂,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合作的過程降低學生閱讀焦慮情緒,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方面的自信心。在實際的應用中,合作學習的模式不止這一種,關鍵在于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變被動為主動,能夠做到自主地學習的知識,在合作討論中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2]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
[3]張法科,趙婷.臺作學習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