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挺
【摘要】本文基于我國欠發達地區農村電商支付現狀,站在人民銀行的角度,積極探索推動欠發達地區農村電商支付的發展的有效對策,并以此作為農村電商支付發展的前景預測,希望能優化銀行支付服務,助力農村電商發展。
【關鍵詞】農村地區 電商 支付 銀行
電商業務是當前各大金融機構開展互聯網金融的重要形式,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專門提出推進農村電商發展,農村電商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本文基于我國欠發達地區農村電商支付現狀,站在人民銀行的角度,積極探索推動欠發達地區農村電商支付的發展的有效對策,并以此作為農村電商支付發展的前景預測,希望能優化銀行支付服務,助力農村電商發展。
一、欠發達地區農村電商支付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電商業務逐漸從城市擴展到農村地區,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主體。與此同時,各類互聯網企業、金融機構、電商主體等紛紛進駐到農村地區,開設服務網點,以點帶面,擴大輻射范圍。但受限于農村地區的物質經濟條件的落后,各項基礎設施不健全、金融支付服務環境較差、文化條件相對落后等多種因素,使得欠發達地區農村電商支付服務的發展步履維艱。此外,我國發達地區農村電商存在產業不完善導致供應鏈不完整;電商規模小,缺乏龍頭企業;電商人才緊缺等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村電商業務的發展速度,也使得農村電商支付呈現出與城市地區不一樣的特點。農村地區使用電商支付的主體人群以年輕人為主,手機上網占比高達84.6%,普遍高于城鎮地區,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農村電商支付的高增長。當下,大部分農村居民接受電子商務有難度,現行支付結算仍主要依靠農商銀行、郵儲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完成。一些農村居民認為網絡結算不安全,對電子銀行、手機支付等現代支付方式持懷疑態度,更愿意選擇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傳統交易模式。農村居民時間成本普遍偏低,有充分的時間在線下完成購買活動,短期內要求其進行網上購物,甚至將自家農產品放到網上銷售難以實現。因此,農村電商支付普遍呈現基數小、支付金額小、支付筆數多、支付用途多樣化等特點,對農村地區的電商支付環境和支付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何發掘農村電商支付的市場,為民眾提供更人性化和全方位的服務,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
二、欠發達地區農村電商支付的發展前景探析
(一)農村電商業務發展空間大
縱觀我國農村地區的電商支付現狀,雖然電商支付業務的基數少,涉及金額小,業務筆數少,但小額支付業務和跨行跨地域支付業務數量則較多,并隱隱有持續上升的趨勢。隨著“全國電商扶貧試點”戰略的實行,農村地區的電商支付必將呈現較大幅度增長,促使跨行支付、跨地域支付業務同步增長,從側面證明了我國欠發達農村地區的電商支付前景,依然可觀,發展空間巨大,不容忽視。
(二)持續推進農村支付能力建設,健全電商業務配套支持
第一,人民銀行要積極引導銀行業等相關金融機構逐漸向縣域和鄉鎮地區進行服務延伸,加強網點的建設力度,優化農村支付環境,逐漸建立以“實體營業網點+便民金融服務網點”為特色的一體化模式,填補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空白和不足。銀行等金融機構也要致力于打造農村地區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為農村地區從事電商行業的個體和小型企業提供包括儲存、信貸、電子交易、支付等內容的相關金融服務,增強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針對性、便利性和時效性。第二,加大宣傳,大力推行現代化支付系統。銀行機構要在農村地區進行駐點宣傳,引導民眾和電商從業人群使用電子支付系統,并與其他銀行機構之間互聯共通,實現支付系統的跨行合作,擴大支付系統覆蓋范圍,避免資金孤島和信息孤島現象的存在,為跨行資金轉匯提供便利,打通農村電商支付的“最后一公里”。第三,加大新興電子支付工具的推廣力度。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壯大,網絡支付、電話支付、手機支付等多種新興支付工具猶如雨后春筍般衍生而出,為電商主體和消費人群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支付工具,使得因電子消費和購物而產生的支付需求更多,支付過程也更加便利。針對農村地區信息閉塞、農民對現代支付結算工具接受度低的實際,組織人員定期開展金融知識普及下鄉活動,以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大力宣傳網銀、支付寶等支付結算渠道,提高農村用戶的認知水平。加大對信息接受能力強、傳播速度快、在農村具有一定號召力的種養大戶、合作組織成員的宣傳培訓力度,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助推農村電子商務活動開展。適時輔導農戶使用電子產品,提供“保姆式”代購或指導自助購物,為農村電商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支付環境。轉變農村地區民眾的支付觀念,為電商客戶提供多樣化的支付選擇,也為電商發展搭建優良的支付環境。第四,擬定農村電子商務優惠支持政策。相關部門要積極出臺以金融支持農村電商發展的政策性文件,采取對農村地區刷卡消費免收手續費用等措施,吸引民眾積極采用非現金結算方式,推動銀行非先進結算和支付業務的增長。第五,加強電商用戶培訓,提高電商支付風險意識。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要全面掌握所在農村地區的電商數量、分布情況,對定期對電商用戶進行第三方支付平臺、重要支付工具應用、預防網絡資金詐騙等相關內容的培訓,并在農村地區張貼廣告標語,提高民眾的電商支付風險防范意識,避免因為非法電商支付造成資金安全隱患,加大民眾電子支付風險。
(三)重視對支付數據的監測分析,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電商支付業務不僅包括多種支付工具的選擇,也包括了不同的匯劃渠道,這就對人民銀行支付系統的數據監測和統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全面的反映我國欠發達農村地區電商業務開展和電子支付所產生的資金流動情況,我們就應該更加重視對日常支付數據的監測和分析。一方面,人民銀行應在現存的支付系統業務數據基礎上,定期將跨行的資金流動數據、跨地域的資金流動數據分別進行比較,從數據之中抽絲剝繭地找出電商交易與地區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性,另一方面,人民銀行需要集合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電商平臺相關機構對內部真實數據進行匯總,并通過科學的分析方法,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理清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系和邏輯,找出數據中反應出的客觀問題,對欠發達農村地區的電商業務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積極引導農村地區的電商業務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聶林海.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特點和趨勢[J].中國流通經濟,2014(6):33-39.